《两只鸟蛋》的阅读教学片段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zcz19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小心地捧着鸟蛋,
  连忙走到树边,
  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我小心地拿着鸟蛋,
  走到树边。
  轻轻地把鸟蛋送还。
  
  (教师课件出示两个类似的段落)
  师请你找找不同?你喜欢哪小节,为什么?
  生:第一小节里有个“连忙”,第二小节里没有。“连忙”就是很快,不想让鸟妈妈着急。
  生:第一小节里是“捧”,第二小节里是“拿”。“捧”是这样(学生用手势表示捧的动作),“拿”就是这样(学生用手势表示拿的动作),不小心会弄碎的。
  师:同意吗?把你喜欢的部分读一读,让大家知道你爱护鸟蛋呢!(指名读)
  师:还有哪几个词也告诉我们小男孩很小心?跟同桌找一找,画出来。
  (生画出“小心地”“轻轻地”……)
  师你们能读懂课文里的每个词语,真了不起!
  师老师请一名读得好的同学来当小演员。(生上台表演:把乌蛋放回鸟窝)他表演得怎样?
  生:他表演出了“连忙”的样子,动作也很轻,但没表演出“小心”的样子。
  生如果不小心,会把鸟蛋弄碎的。
  师那好,再请一位同学当小树,另一位同学当送鸟蛋的小男孩,一起来演一演。(生演出小心翼翼、动作快的样子)
  [设计理念]
  1 让“教材中没有的内容”进来。在这一片段的设计中,引进了教材没有的内容,虽然这次引入的是“反面”教材,但不能否认的是,在与教材的比较中,孩子们发现了文本的优秀之处,为朗读铺设了基石。
  2 让语文知识深刻起来。“对语文知识形成深度理解”是“让学”的核心目标,深度不是深奥。如果脱离了引入文本,一味地跟孩子说这几个词在理解上对朗读的重要性,那是“强扭的瓜,不甜”。这里,教师结合孩子原有的认知水平,作了引领和发现。让这些不起眼的文字“亮”起来,让语文知识深刻起来。
  3 让语文学习思考的过程显现出来。教师不花工夫,只让学生背诵或者抑扬顿挫地按照教师的要求朗诵这个文段,教学目标也是可以达到的。“让学”的学习观认为,过程的显现,思考的实践无疑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效果,是真正让学生的学大于教师教的“学多于教”。
  4 把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一个问题——“你发现了什么”,是一种学习权利的转让,拱手把学习和机会让给学生,促使学生思考。这样一来,拉近了文本和学生的差距,教师在这时主动“示弱”,让学生尽情“逞强”。“捧”字就是学生在和“拿”的比较中,自己做动作,体会其妙处的。
  
  (陈晓雁)
其他文献
一 、运用多媒体使课堂更具真实性与实用性,优化学习环境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运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和继续学习之中。" 现代英语教学最明显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度的实践性。初中英语教学对学生进行听力、口语、阅读及写作等训练,要求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协调发展。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就要给学生提供能进行口语实践活动
提出一种测试码压缩方法,首先切分测试集中含确定位较多的难以编码的测试向量,然后与未被切分的测试向量共同组成新的测试集,并将新测试集编码成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种子,从而实现测试数据压缩.该方法提高了LFSR的编码效率,取得了稍优于混合码的压缩率.与混合码复杂的解压结构相比,在硬件开销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仅需一个LFSR和简单的控制电路,且通信协议简单.
情感,作为人对外界事物感受时所产生,并对行为动力进行制约的一种内心体验,在表现形态上,其本身并不是一种单独存在,它往往通过感知而“粘附”于一定的表象之中,古人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就是指的这种粘附现象。  诗人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任何文学创作都相通的。情感予艺术以生命,推动文学创作,同时又化为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