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芦笛》(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huitou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苏教版小语教材第十一册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7~12自然段。
  2、了解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衬托作用,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的意思。
  三.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实际理解“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使学生明白课文中经风雨,见世面,接受实际锻炼,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感知大意。
  1、板书课题,师:想听听爷爷的芦笛声吗?(多媒体播放画面、音乐)
  2、你觉得这笛声怎么样?它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学生自读自画)
  3、师生交流。
  4、师:同学们真会读书,找得真准,这悠扬的笛声会带你走进一个充满诗情画意而又神秘的氛围,感受大海的温柔与狂暴,体味大自然的美好与成长的味道。每次笛声会给强强怎样的感受呢?让我们走近强强,和他一起聆听,一起感受。
  (点评:新课伊始,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其形,听其声,身临其境地感受芦笛的有趣和声音的动听,并且设计了优美的导语,将学生带入美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研读课文,读中感悟。
  1、第一次笛声是怎样的?在什么情况下响起的?请找出有关句子。
  2、读后你感受到了什么?谁愿意再来读一下?
  3、师:转眼苇叶葱茏的五月到了,强强的愿望实现了——教师引读二、三节。
  4、此时,强强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他的心情如何?
  5、学生答后欣赏美图,再指名读。师:强强来到了爷爷的身边,与海鸟同乐,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快乐。让我们齐声朗读,读出海边的美,读出强强内心的快乐。
  (点评:语文学科重在读,而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体,只要把文章“读进去”了,就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以读为主,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让他们真切体验到海边的美,体验到强强的快乐,从而很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学生初步体验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品句析段,体验情感。
  1、第三次笛声响起又是在什么时候?他听到了吗?
  2、交流后多媒体出示句子:“强强从未经过这样一个漫漫的长夜。不知过了多久,蒙眬中,他仿佛听到,在逐渐平息下来的风涛声里夹杂着一种奇特的声响。”
  (1)指名读。师:“漫漫长夜”是一个怎样的夜晚?
  (2)让学生读出相关句子,教师注意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当时夜晚海边的可怕。
  (3)能用你平时积累的一些词句来形容夜晚海边的情景吗?
  (4)师:你们真会学习,爱读书善积累,能举一反三。听了你们的介绍,我也感到大海发起怒来真令人胆战心惊(教师相机用媒体出示大海发怒的画面)。
  (5)谁愿意再来把这些句子读好?
  (6)如果你在黑夜中来到了这样的海边,孤独一人在小屋里会怎样呢?
  (点评:当学生的思维由课文转向课外时,教师鼓励学生交流在别处读到的相关内容自己的独特感受,较好地延伸了课本内容,丰富了积累,激活了学生的想象,从而引导学生走近人物,与之心灵碰撞,情感交流。)
   3、在这风狂浪大的恐怖夜晚,我们的小主人公又是如何表现的?
   (1)师:请画出描写强强的句子,再轻轻地读几遍,静下心来体会他的心情。
   (2)交流讨论,指导学生读出强强的焦急、害怕。
   (3)师:是呀,强强从未经过这样的漫漫长夜,他担忧着,焦急着,恐惧着……他想到了什么?现在你就是强强,来设想一下。
   (4)就在这时,又是什么让强强不再害怕了?教师引读12、13自然段。此时强强听到的仅仅是笛声吗?他似乎听到爷爷在对他说些什么呢?
  (5)师:不管爷爷说的什么,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多媒体出示句子:“海边的孩子,不沾点海水就长不结实。”
  讨论:强强在大风大浪之夜心里害怕、焦急、紧张,而他为什么一开始说“放心吧,爷爷,我不怕”呢?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6)师: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深入到强强的内心去想了。是的,平静的大海练不出熟练的水手,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让我们永远记住爷爷的这句话——(齐读)
  (点评: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作为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阅读个性,给予学生思维、表达的自由,指导学生进行想象、拓展、延伸,使语言文字在学生的朗读中“活”起来,“立”起来。)
  (四)总结升华,续编故事。
  1、师: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收获?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2、教师赠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齐读。
  3、如果几天以后,强强又独自一人在小闸屋面临暴风雨的洗礼,他又会有什么反应呢?请你展开想象,以《又是一个风雨之夜》为题,写一篇短文。
  (点评:教师在学生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鼓励学生续写故事,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更重要的是丰富了学生的实践活动,训练了学生的想象力、表达力。)
  责任编辑 丁洪刚
其他文献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为不道德行为和不法行为的滋生蔓延提供了沃土。据有关专业机构对一批网吧进行点击率的监测显示,网吧中的上网者中有20%多在聊天室聊天,20%多在浏览黄色网站,有20%多在看电影玩游戏,只有少数在学习了解信息。另外互联网上大量虚假信息也使学生对周围世界产生了一种不信任感,影响他们世界观、人生观的正常发展。不仅如此,网络带来的“网络病”比比皆是——“网络人际成瘾
教学目标:   1、认识“叽、喳”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3、有爱鸟护鸟的意识,感受到做“爱鸟护鸟小卫士”的快乐与自豪。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体会小鸟的活泼可爱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教学准备:  课件美丽的森林图片小鸟图片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一、激趣导入    1、(放鸟叫)清晨,在
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实习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要求。实习基地则是学生扩展视野、增长见识、了解社会的重要平台。外语系高度重视作为专业建设
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4月份,全国家电下乡产品销售480.3万台,实现销售额1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倍和2.6倍,其中彩电、冰箱和计算机位居销售额前三位。销售量较大的家电品牌分
有人说板书是反映课文内容的“镜子”,展示作品场面的“屏幕”,是教师教学风格的凝练和浓缩。所以,研究和运用教学艺术,必须了解和掌握板书的艺术。本文就此问题,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板书设计的艺术    板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要真正发挥好板书的作用,需要注意板书设计的艺术技巧。  (一)板书内容方面  1.抓住重点  板书内容必须是课堂内容的精华,它必须体现出教学的目的、教学
对于内存芯片厂商来说,2008年不值得留恋。据iSuppli公司的初步市场份额统计,该领域大幅下滑,几乎所有供应商的营业收入均出现下降,导致总体半导体产业萎缩。
民族精神是民族存续的精神血脉、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民族兴盛的精神资源,它关涉一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成为提升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和优秀资源。基于文化视野之下,从
大学生村官计划自实施以来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联系到最近几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大学生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不少人联想到40年前那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一、前言近年来,天气预报准确率有了显著的提高,2-5天的预报尤为突出.如今三天的预报可与五年前两天的预报相妣美(Flood,1985).然而,更短时间的预报却改进甚微.目前,英国气象
2010年8月8日,学生上网狗在教育部主办的“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闪亮登场,这是中国首款针对中小学生上网和学习的管理产品,其市场前景远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