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19世纪末期文学中的天主教议题——从于斯曼到叶芝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x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国自16世纪确立国教之后,一直努力消除天主教的影响。而在19世纪末,英国长期反对天主教的传统,酝酿了作家们的怀疑主义,于斯曼和王尔德重新皈依天主教,激发起文学界重新思考天主教教义的内涵。此时期的诸多作家在天主教中找寻到了灵感和智慧:菲尔德的诗歌深受天主教"三位一体"影响;王尔德和梅内尔的作品中,在物质世界中重新审视宗教,重点描述天主教圣礼,将天主教仪式和美学重新联系。20世纪初期,英国最伟大的诗人叶芝吸收了神秘主义和天主教神话,作为诗歌意象的源泉。19世纪末期英国作家对于天主教的关注
其他文献
全国新课标卷考试说明明确指出:“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因此,新课标卷与大纲卷比,不仅是形式的不同,其差异更表现在考试内容和要求与新课程标准
数字电影母版制作有三种方法:胶片电影影像胶转数、数字摄像机拍摄、电脑制作.由于DLP(Digital Lightt Processing)是美国"好莱坞"唯一认可的数字放映技术,所以本文主要讲述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基本上是“满堂灌”,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四十分钟,不翻给学生主动学习的时间。而“高效课堂”就是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
语文教学乘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学生沐浴在理想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接受着丰富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熏陶。人们在课程改革的大前提下,也在做着比较冷静的思考,在热闹之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从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做起。本文在探究创造教育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发现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分析了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方面存在的问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的评价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评价不再是为了选拔和甄别,而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激励和导向功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激发内在的发展动力
【正】一、大型集团企业档案工作发展历程伴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单一性企业逐步成长成为大型综合型集团企业,档案工作作为集团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企
每一道或复杂或简单的数学问题,每一幅形形色色的数学图形,每一个基本规律的发现,都离不开极强的观察力。数学观察的对象并不是直观的物体,因此,数学中的观察力不能仅仅是靠直接的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