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的培养与传承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R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武术运动的形成与发展
  
  武术源于中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在其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曾被称为武艺、国术等,也有一些人称之为“功夫”。
  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华先民们求生存、争发展的活动。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武术是军队用于克敌制胜的技术,是民众自卫防身的手段,也是人们用于锻炼身体和喻悦生活的方式。近现代随着社会和文明的逐步发展,武术运动已从整体上脱离了军事技术,形成一种以攻防动作为基本元素,并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逐步演变成为包括套路运动和散手运动两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
  武术套路运动是一种将若干动作按照一定的规律编组成式、式式相连的程式化运动,具有攻防内涵,蕴含哲理。武术散手运动是指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攻防练习和竞技的运动。此外,还有推手、短兵、长兵等格斗运动形式。
  武术运动具有很高的竞技和健身价值,深受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喜爱,尤其是对培养青少年优秀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各类武术学校近万所,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培养了优秀人才和后备力量。
  近年来,竞技武术的发展迅速,许多综合性、区域性的体育运动会已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武术运动已成为世界体育的一部分。
  
  二、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
  1 动作具有攻防技击性
  武术动作具有攻防性是它的本质特征。作为中国武术特有表现形式的套路运动,虽然拳种不同、风格各异,有的还有地方特色,但无论何种套路,其共同特点都是以踢、打、摔、拿、击、刺、劈等攻防动作构成套路的主要内容。
  2 具有内外合一、形神兼备的运动特色
  既讲究动作的形体规范,又要求精气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运动观,是中国武术的一大特点。所谓内,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气息的运行;所谓外,指人体手眼身步的形体活动。“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众多拳种的练功准则,如形意拳讲究“内三合、外三合”;太极拳要求“以意识引导动作”等。套路演练在技术上特别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行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这一特点充分体现了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备受中国古代哲学、医学、美学等方面的渗透和影响,形成独具民族风格的运动形式和练武方法。
  3 内容丰富多彩,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武术的内容和练习形式丰富多样,不同类别的武术项目,其练功方法、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负荷不尽相同,分别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职业、体质的需要,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和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同时,武术运动较少受时间、季节的限制,场地器材也可以因陋就简,这种广泛的适应性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作用
  1 壮内强外的健身作用
  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习武实践和多年的科学研究,都表明武术由于注重内外兼修,对身体有着多方面的良好影响,经常练习能收到强内壮外的健身效果。例如长拳类套路,包括屈伸、回环、跳跃、平衡、翻腾、跌扑等动作,通过内在神情的贯注和呼吸的配合以及人体各个器官的积极参与,尤其是坚持基本功训练能加强人体肌肉力量,提高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加大关节运动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而散打对抗中的判断、起动、躲闪、隔挡或快速还击等,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活、耐力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太极拳和许多武术功法练习一样,注重调息运气和意念活动,长期练习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均有良好的医疗保健作用。
  2 提高防身自卫能力
  “防身自卫”在武术产生之初就是其最根本的目的。现今的搏斗运动虽然属于体育范畴,但其技术方法却与实用技击术十分接近,绝大多数技术动作在实际搏斗中可以直接运用。在以前,习武者们通常都是打练结合的,现在,也有许多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在从事散打专项之前也是练习套路运动的。如果长期坚持系统的武术训练,不仅可以掌握防身自卫的知识和方法,提高人体的灵活性和对意外情况的应变自卫能力,还可以直接为国防、公安建设服务。
  3 培养道德情操的教育作用
  武术在长期的发展中,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秀传统。“习武以德为先”,说明武术练习历来十分重视武德教育。尚武与崇德是练习武术过程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其精神可以培养青少年尊师重道、讲理守信、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武术的练习,特别是在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需要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精神。这不仅能培养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意志品质。也是一种修身养性的重要手段,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4 交流技艺,增进友谊
  群众性的武术活动讲究“以武会友”,即通过习武的共同爱好,可以切磋技艺、扩大交往、交流思想、增进友谊。随着武术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还可以促进与国外武术爱好者的交流,使他们通过练习武术了解认识中国文化。通过武术的竞技比赛、演武大会等,还可以促进经贸往来,为经济的繁荣作出一定的贡献。
  
  三、现代武术的发展和传承
  
  (一)发展的途径
  1 通过竞技比赛发展武术
  竞技武术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借鉴奥运会竞赛原则和模式进行整理并发展起来的,有着明显的竞技体育特征。目前国内举行的各类武术锦标赛、冠军赛、全运会武术比赛,以及国际性的亚运会武术比赛、世界武术锦标赛等,这些赛事的比赛内容就是竞技武术。竞技武术包括套路比赛和散手比赛两大类。竞技武术的发展目标是争取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2 通过学校传授传统武术
  传统武术是现代竞技武术的根和源,是按照武术的传统样式和自身发展规律发展着的武术,有着明显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它的运动形式包括武术套路、武术散手以及武术功法等。传统武术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发展空间。它的健身价值、防身价值和文化教育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正逐渐进入全民健身领域,成为终身体育、休闲体育和文化体育的一部分。也是发展和传承武术的一个重要途径和环节。
  3 通过民间交流发展武术
  各种民间团体的交流大会、各种武馆、社团间的沟通交流也是促进武术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传承的依托
  1 大学生是重要的依托载体
  大学生不仅是支持我们国家科技,经济等方面发展的重要群体,也是把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重要传播者。武术,现在不仅是人们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一个重要手段,它是中国文化的一种象征,还包含了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内涵和精华,也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宝贝,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贝。武术要传播到世界各地,首先就要把传播者培养好、教育好,这就是我们教师的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实现武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目的。
  2 落实后备人才的培养措施
  (1)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包括教师的专业素质、运动素质、理论水平、教学方法、手段等。
  (2)教师的职业道德责任心:认真备好每堂课,研究总结教学方法、手段,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理解老师传授的知识技术。
  (3)教师在实践中总结改进教学计划任务:在大学里传授武术有两种对象:①有过专业训练的学生。②大学普修课的学生。对这两种学生在教学中的计划和任务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接受、学习地的知识也是有区别的。这就需要老师明确目标,设置课程大纲计划,以便科学准确完成目标,达到培养传承的任务。
  
  四、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抓好传统武术人才的培养是我们武术文化传承的重要基础。大学生又是传承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大学武术课程设计要注意合理性,课程目标准确性,课程的实施要具有科学性,其中包括教学过程的针对性和教学原则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进,本科生导师制也面临新的发展困境。分析推进过程中的掣肘因素,探索发展思路,增强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效性和长效性,成为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现状与困境    目前,各高校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功能不一、形式多样。从是否有机制保障看,可以
期刊
一、“80后”大学生是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群体    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在社会上一直被称做“80后”大学生。这一命名与一些社会事实有关:第一,他们是独生子女的一代;第二,他们拥有主要以金字塔式的应试教育为基本经历,社会教育相对滞后;第三,“80后”最先引起人们的关注是以一批少年作家在市场上彰显出来的意义等。  但是无论“80后”的命名具体标准是什么,“80后”大学生都是在日益开放的环境下
期刊
在高等教育逐步发展的今天,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选课制和完全学分制的进一步推行,高校学生的自由度也随之进一步增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的压力和挑战日益凸显。学生干部组织作为学生管理机构的延伸,充分认识并发挥他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就变得尤为重要。由于学生干部本身具有“学生”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种身份的特殊性使得他们在日常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过程中享有特殊的职权,笔者把学生干部所特有的这种职
期刊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适用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应在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本文以高职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以形成高职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为目标,研究了学生专业认知、课程实验、教学实习、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行之有效的“12345”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其职业教育特色突出、
期刊
我曾经做过14年的班主任工作。在中断了近10年之后,由于学校招生量增加,我又主动要求带一个新班。带班的初衷是:第一,我感到现在的大学生有许多在学习、纪律等方面不可与昔日相比。我认为这是学校管理本身是否到位的问题。第二,在我国社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在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且生源质量不是很理想的状态下,学生班级应如何带?是否就像有些人所说的“社会开放了,学生可以放开了,应当让学生自己管理自
期刊
高校教师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级人才的重任,其主要职责是教书育人,为学生服务。高校教师有必要而且也应该逐渐树立起“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的理念,并将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但事实上,就像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教育相对于学生来说普遍缺少服务意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行为的缺失。笔者试图从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的内涵及特点人手,来揭示高校教师服务大学生
期刊
一、常见的就业弱项心理    1 盲目攀比、求高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有些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也不会考虑。如定单教育的班级,应当在就业方面有优先的待遇,但有学生听说自己原班同学找了一家好的单位,就觉得自己一定也能找到更好的单位。更有学生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认为用人单位一定会抢着要自己的,所以挑三陈四,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能积极地对自己进行正确、客观、公正的分析。  2 不平衡心理。部分学生或
期刊
新建本科院校,多为在原高等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或依托某高校建立和发展起来的,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层次的提高以及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对原有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师资队伍内涵建设,创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本科人才,是摆在新建本科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和艰巨任务。    一、新建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    1 师资规模与在校生规模未能同步协调发展。师资队伍总体
期刊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其高校合并的范围之广、力度之大使我国高校合并达到了一个顶峰。根据教育部历年公报的数据显示,1990-2006年5月全国一共发生了高校合并事件431起,其中合并最多的年份为2000年,一共发生了91起,全国不同省份、不同层次的高校均参与了这场规模浩大的合并浪潮。随着合并的不断开展,全国各地的合并活动基本结束或者接近尾声,故之后学校合并次数逐年递减
期刊
榜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先进典型为榜样,以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为范例来教育人们、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和思想觉悟的一种重要方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使得传统的榜样教育效应大大弱化。如何树立新时期大学生先进典型、开展榜样教育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先进典型的榜样示范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