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垃圾不落地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peng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刚到台北住下来,我就被朋友领着去超市买这买那,包括垃圾袋。我被告知,要细看垃圾袋上的说明,那样就懂得垃圾分类了。我诺诺,却没太往心里去。
  第二天我独自游览,买了饮料喝完后,想把瓶子扔进垃圾桶。然而奇怪:走过好几个街口,也没有见着一个垃圾桶。
  回到住处,我仔细研究垃圾袋上的说明,又上网查看台北市环保局的垃圾清运规则,才知道原来“垃圾不落地”在台北已经行之有年,而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垃圾费随袋征收”。
  我从超市买的袋子是环保局监制的“台北市专用垃圾袋”。50元新台币10个,每个可以装10升。也就是说,每丢10升垃圾,要花费大约1元人民币。袋子的成本大约不到这个价格的十分之一吧,剩下的9毛多钱其实就是垃圾清运费。在指定时间与地点,市民将装得满满(但不得满到超过袋子上的某条线)的垃圾袋直接放进垃圾清运车。不使用这种专用垃圾袋的,拒收;使用假冒垃圾袋的,罚款至少3万元新台币;偷偷扔垃圾的,重罚;举报者,重奖。
  因为装垃圾得花钱买袋子,要想省钱,就得少制造垃圾。这个做法同时还鼓励了垃圾分类与资源回收。居民将垃圾分类集中起来,垃圾车会定时定点到各个社区清运:周一、周五回收废纸、旧衣服、塑料袋等平面垃圾;周二、周四、周六回收瓶瓶罐罐与小家电等立体垃圾。至于电池、光碟等,以上时间都回收,还有厨房残余的果皮菜帮和剩饭剩菜。周三、周日停收。
  具体是怎样回收垃圾的呢?我特地到汀州路去看过。固定的时间一到,市民纷纷拎着鼓鼓囊囊的垃圾袋等垃圾清运车来。垃圾清运车一来就是好几辆。不可回收的垃圾,就丢在一辆像装甲车的尾部斜敞的黄色车里,清洁工人守在敞口,看着大家把袋子往里扔。可以回收的垃圾则放到中型货车上,如废报纸等,都捆好了集中摆放。你若去得遲了,垃圾清运车已经开走,就只有拎回去等下次清运了。我直观地认识到,所谓“垃圾不落地”,并非指不乱扔垃圾,而是指垃圾从家里出来就被直接投到垃圾清运车上拉走,不是先倒进垃圾桶,再由环卫工人清理。
  我还留意到了台北人的诸多生活细节:小孩子会在水池里洗干净奶茶纸杯;白领看完报纸后会把报纸掖起来带走;酒店里不提供一次性牙刷和一次性拖鞋……
  台北基本上三面都是海,垃圾填埋余地无多。我还在新竹见过巨型的垃圾焚烧厂,就在海边,除非毒素零排放,否则即便污染不到人,也会污染到鱼,最终还是会污染到人。既然烧也不是办法,埋也不是办法,那最好就是既不烧,也不埋,而是回收后循环利用。台北市的目标就是实现资源全回收、垃圾零掩埋。
  (摘自人民文学出版社《陆客台湾》,王文华荐)
其他文献
沈子善(1899-1969),又名沈六峰,江苏六合人,曾任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主席。1943年主持出版《书学》杂志,著有《怎样写毛笔字》《怎样教学写字》《中国的书法和印章》等。本文刊发于《书学》杂志1943年第1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书法学习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执笔  1.笔杆必须捏得正直,不可自由欹侧。  2.五指必須齐用,五指部位(如图所示)应为:  (1)笔杆竖立在大指(第一
期刊
1947年二战结束后不久,荷兰的一家报社做了一个调查:在我们的国家,你最喜欢谁?  结果,代表国家未来和希望的新任首相位列第一,代表国家的过去和传统的王子殿下排在第三。  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却违和地插入了一个小人物:汉·凡·米格伦。  米格伦既不是政治领袖,也不是文化名流,而是一个骗子一个不折不扣的人骗子,一个曾被以叛国罪投入监狱的人骗子! 一个叛国的人骗子,为何受到荷兰围民的喜爱?  “二流画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全世界火了一把。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条系一直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从中国“非遗”到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走过了10年。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订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
期刊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如何让众多老年朋友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享有更加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老年教育热”悄然兴起,很多地方出现了老  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  让心灵有所安放  早上7:30,从北京清河出发,坐车1个多小时,71岁的王阿姨赶到了广电总局老年大学,开始了她一天的学习。“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上老年大学,这是诸多像王阿姨一样的老年人的
期刊
蘸墨法  笔头上的墨一般不可均匀,要有浓、淡、干、湿,这就要研究蘸墨的具体方法。  笔端蘸墨:蘸水后,笔前端蘸墨,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端至笔根由深逐渐变浅。这样无论是正锋顺用还是侧锋用,都会出现墨的浓淡变化。  笔腹蘸墨:蘸水后,笔腹蘸墨,然后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腹至笔端由深逐渐变浅。这样做正锋顺用和侧锋侧用形成的黑色效果与笔端蘸墨的墨色变化正好相反。  这两种蘸墨法是极为常见的方
期刊
有一組图,分别表现了不读书的人、读了一些书的人、读了很多书的人的三种境界。  不读书的人,面前立着一堵墙。他们面对的只是柴米油盐的世界、鸡毛蒜皮的现实和眼前的苟且,囿于杂乱的事务之中,很容易心胸狭窄、见识短浅。  读了一些书的人,看到的是一片阴暗。因为读了点书,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了解,但因为站得不高,所以看得不远,看到的只是丑陋阴暗,于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是黑色的。这样的人很容易愤世嫉俗。  读了
期刊
蔡志忠是台湾著名漫画家。  他四岁开始画漫画,十五岁辍学成为职业漫画家,至今已逾五十年。  在本文中,他回忆了父亲对自己的影响。  要做就做第一  父亲小时候曾经跟他大哥一起到雾峰林家(台湾省台中市雾峰区知名的望族)当童工,后来学过记账,12岁返乡后才上小学。因为那时他已经认识了些汉字,又学过书法,所以六年的小学课程,他只花了三年便毕业了。由于在豪门待过,学过如何做生意,婚后他便自己创业,经营碾米
期刊
日本是一个适合慢慢品味的国家,要真正了解这个国家,需要花上很长时间,从它的每一个细节入手,体会它的独特之处。  比如,日本的“春运”。是的,日本也有“春运”。由于日本的户口制度是只登记管理,不限制自由移动,所以很多乡镇的年轻人在考大学、就业、婚嫁时流动性非常强,往往都集中到了三大都市圈。每年8月的盂兰盆节前后和元旦前后,就是這三大都市圈居民集体返乡、回城的高峰期。日本将这种大规模迁徙叫作“归省高峰
期刊
詹姆斯·戴森名气不大,他的家电公司戴森却享誉全球。拥有一台戴森的产品,已成为有钱人身份的象征。  成为企业家前,戴森是以设计师的身份出道的。他出生在英国东部的小镇克罗默,自小喜欢美术。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他便开始了设计师生涯。1993年,他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并担任CEO,出售自己设计的产品。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戴森已成为家电业大红大紫的品牌,尤其是戴森的吸尘器,平均每5秒钟便能售出一台。因为对
期刊
我和友人谈起生活之道时,得到的反应经常是:“你有钱,所以有条件培养种种兴趣,我们做不到。”其实兴趣与钱虽然不能说没关系,但有钱并非绝对必需。看蚂蚁搬家也可以看个老半天;养条便宜的金鱼、种盆不值钱的花,就可以玩个够。读书更是最佳兴趣。目前的书愈卖愈贵是事实,但绝非一般人负担不起,何况还有免费的图书馆等着你。而且我曾一再说,兴趣可以變为财富:把一种东西研究得够深入,就成了专家,可以凭自己的专业知识来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