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力量

来源 :老年博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b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組图,分别表现了不读书的人、读了一些书的人、读了很多书的人的三种境界。
  不读书的人,面前立着一堵墙。他们面对的只是柴米油盐的世界、鸡毛蒜皮的现实和眼前的苟且,囿于杂乱的事务之中,很容易心胸狭窄、见识短浅。
  读了一些书的人,看到的是一片阴暗。因为读了点书,他们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些了解,但因为站得不高,所以看得不远,看到的只是丑陋阴暗,于是他们眼中的世界是黑色的。这样的人很容易愤世嫉俗。
  读了很多书的人,看到的是云层上的阳光。是的,云层以下或阴或雨,变幻不定,可当你达到一定高度,你就会看到光明,看到丑陋阴暗之上的希望。因此。这样的人内心安宁,充满愉悦。
  真正的哲人不是看不到黑暗,没有痛苦,而是拥有超越苦难的力量。多读书,能让人从烦心的杂事中超脱出来,于绝望中看到希望。
其他文献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篓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期刊
12年前,我无意中看到了秀峰大姐的一幅力作——《歌手的沉寂》。与画面中人物如炬的目光乍一相接,那如刀刻斧凿般的人物形象便瞬间深深烙在了我的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人生中真正透入骨髓、深入灵魂的幸福抑或痛苦,都不是能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述出来的,因而有人说,绘画是一个人心灵的直接外化。也许吧!面对画面,似乎一切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但我还是想加一段画外音。  大姐早年是画工笔画的。作为一个西部大省美术协会
期刊
小鸡的基本形体大体上是由两个蛋圆形组成,大的为小鸡的身体,小的为小鸡的头部。作画时,小鸡的头部一般要画得比真实比例大一些,这是为了充分表现小鸡天真稚拙、活泼可爱的形象。  画小鸡要用两种笔:一是羊毫笔,如小提笔、大白云,这种笔吸水多,铺写面积大,笔触在纸面上易渗化,可以表现其毛茸茸的感觉;二是硬毫笔,如叶筋笔、衣纹笔等,适合画小鸡的嘴和爪,以表现其质感。  画小鸡的蘸墨法是:先使笔头吸满淡墨,在调
期刊
此图以侧锋淡墨皴出了石头大的体和而,用笔概括,强调虚实。重墨的苔点和短草给墨色单纯的石头增加了一些变化,并与梅枝的墨色相呼应。梅枝用笔以中锋为丰,兼用侧锋,顺逆有序,连断、顿挫自然,提按、虚实适当,淡墨圈梅花,浓墨点花萼和花蕊,醒目而又有细微的变化。用浓墨画梅枝,用以衬托淡墨画的石头,形成了明显的层次关系。  此图综合使用了中锋、侧锋、驻笔、顿笔、皴、点等各种笔法。用中锋勾勒水仙花的叶子,叶端用笔
期刊
曾经有位山西朋友说,他老家的面食无比丰富,如果让他母亲每天三顿饭都做不同花样的面食,她能做到一个月不重样。我听了非常羡慕。的确,把小麦磨成面粉后,可塑性特别强,可以烙成各种各样的饼,可以蒸成各种形状的馒头、包子,可以炸成不同花样的油条、麻花,可以做成各种各样的面条,还可以调成各种口味的面糊糊。面食的花样太多了,相比之下,以大米为主食的南方人不免自惭形秽,因为大米通常只用来做粥饭,没有什么花样。  
期刊
沈子善(1899-1969),又名沈六峰,江苏六合人,曾任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主席。1943年主持出版《书学》杂志,著有《怎样写毛笔字》《怎样教学写字》《中国的书法和印章》等。本文刊发于《书学》杂志1943年第1期,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书法学习中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  一、执笔  1.笔杆必须捏得正直,不可自由欹侧。  2.五指必須齐用,五指部位(如图所示)应为:  (1)笔杆竖立在大指(第一
期刊
1947年二战结束后不久,荷兰的一家报社做了一个调查:在我们的国家,你最喜欢谁?  结果,代表国家未来和希望的新任首相位列第一,代表国家的过去和传统的王子殿下排在第三。  然而,在这两者之间,却违和地插入了一个小人物:汉·凡·米格伦。  米格伦既不是政治领袖,也不是文化名流,而是一个骗子一个不折不扣的人骗子,一个曾被以叛国罪投入监狱的人骗子! 一个叛国的人骗子,为何受到荷兰围民的喜爱?  “二流画
期刊
2016年11月30日,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被批准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全世界火了一把。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条系一直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从中国“非遗”到世界“非遗”,“二十四节气”走过了10年。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制订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用于指
期刊
目前,我国已进入人口快速老龄化阶段,如何让众多老年朋友在衣食无忧的同时享有更加丰富健康的精神生活,是值得全社会关注的话题。在这一背景下,“老年教育热”悄然兴起,很多地方出现了老  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  让心灵有所安放  早上7:30,从北京清河出发,坐车1个多小时,71岁的王阿姨赶到了广电总局老年大学,开始了她一天的学习。“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上老年大学,这是诸多像王阿姨一样的老年人的
期刊
蘸墨法  笔头上的墨一般不可均匀,要有浓、淡、干、湿,这就要研究蘸墨的具体方法。  笔端蘸墨:蘸水后,笔前端蘸墨,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端至笔根由深逐渐变浅。这样无论是正锋顺用还是侧锋用,都会出现墨的浓淡变化。  笔腹蘸墨:蘸水后,笔腹蘸墨,然后在调色盘上按一按,使墨色从笔腹至笔端由深逐渐变浅。这样做正锋顺用和侧锋侧用形成的黑色效果与笔端蘸墨的墨色变化正好相反。  这两种蘸墨法是极为常见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