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沟》教学设计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2. 学会本课生字,认识“沟、产”等18个二会字,会写“份、坡”等10个四会字,能读准多音字“种、好、干、分”。
  3.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词句的意思。
  4. 学习仿写句子,尝试把句子说完整、说具体。
  教学过程:
  一、 视频激趣,初识葡萄沟
  1. 小朋友们,美丽中国地大物博,山川辽阔,(出示中国地图)我们已经领略过秀丽的黄山奇石和日月潭,今天,我们再去千里之外的新疆吐鲁番走一走、看一看。(出示吐鲁番航拍视频)
  2. 这里还有一封来自吐鲁番的邀请函呢!(出示)
  小朋友们,我们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这里出产好吃的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的葡萄呢!那味道别提有多甜啦!我们特别邀请大家来葡萄沟做客哦!
  (指读句子,随句认读“沟、产、梨、份”。)
  3. 葡萄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想去吗?现在就开始我们的葡萄沟之旅吧!(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航拍视频带领学生初步领略美丽的新疆风光,激活学生的感观体验,再以亲切自然的邀请函形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 疏通字词,走进好地方
  1. 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带着问题在文中找一找:葡萄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2. 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一人一段,相机正音并交流思考反馈。
  3.维吾尔族的老乡们为大家准备了这份见面礼。
  摘葡萄,读词语。多种形式认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相机正音。
  第一行:茂密的枝叶
其他文献
文本解读  本篇课文共6个自然段,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第1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首尾呼应,既保证了文本的完整性,又能激发起学生对太空生活与相关知识的兴趣。其他四个自然段围绕着“有趣”这一核心词语,向我们展示了在宇宙飞船中睡觉、喝水、走路、洗澡等几件日常生活小事。  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紧紧围绕太空“趣”事展开,体现激趣—探趣—品趣—说趣—求趣的一个层层深入学习的过程。
《大象的耳朵》《蜘蛛开店》《青蛙卖泥塘》《小毛虫》是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四篇引人入胜的、有思维价值的童话故事。人文主题指向“改变”。有因为不断改变,而变得越来越美好的,如《青蛙卖泥塘》;有因为不断努力,耐心等待,而不断成长的,如《小毛虫》;而《蜘蛛开店》《大象的耳朵》则围绕“改变”,讲述了妙趣横生的故事。“借助提示讲故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提示”从何而来?如何运用“提示”讲好故事?笔者从单元整
教学实录  一、读懂诗题,把握背景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两首诗,看老师写课题。(板书诗题:示儿 题临安邸)  (师指名朗读诗题)  师:学习这个单元我们要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请问“示儿”是什么意思?  生:给儿子看。  师:第二首诗是《题临安邸》,看到这个“题”字,你能想起以前学过的另一首诗吗?  生:四年级有《题西林壁》。  师:这个“题”字怎么理解?  生:题写。  师:“题临安邸”
能动学习,钟启泉教授在其《能动学习:教学范式的转换》一文中是这样解释的:“能动学习”最初是北美在上世纪倡导的摆脱教师传统讲解的大学教育的一种学习论,后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一种思潮。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这个概念提出的,当课堂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成为被动的知识消费者时,我们称之为“被动学习”。反之,当学生能够积极参与知识建构,彰显“主体性”“协同性”,能动地参与学习时,我们称之为“能动学习”。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竞”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够背诵全文。  3.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  4.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对比看图,理解题意  1.出示图片,找相同点。  相信大家读过很多历史故事,请根据图片说出故事的名字。(出示图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对比这两个故事,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引
崔峦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我们有一个天然的问题,就是重读轻写。这是不对的。”于是,读写结合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重点探讨和实践的内容。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是对读写关系的正名,也为我们寻找读写结合的途径和方式打开了一扇窗。  这里所谓的“段式”就是段落的写作构思模式,是段落的结构
以“人文主题 语文要素”双线主题统领语文教材内容体系,以语文要素贯穿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过程,是统编本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之一。我们可以将语文要素看作一个单元阅读和习作的学习重点、目标或学习的核心任务,以此为抓手,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新的学习需求,站在教材双线主题融合的全局语境视域下,构建单元主题读写活动。这一单元活动,既要立足于教材编排的单元,又要不惟这个单元,要从语文要素的读写关联、认知建构、
2019年秋季,统编本教材全面实施,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成为新教材的一大亮点。如何用好新教材,建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语文教学新体系,成为每一位语文老师亟待研究的新课题。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主体,无论是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是阅读内容的推荐、方法的指导等,均应坚守儿童立场。然而,现实情况是否如此?近日,笔者就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  
2006年开始,我陆陆续续写了一些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评论,其中大部分是对小学语文界名师课例的点评,它们发表在有关小学语文类的各种刊物上,使我有幸与更多的小学语文教师相互了解与交流。但是,回头想想,我最初开始这样写作的时候,对评课本身并没有明确的、理性的认知。说来惭愧,一路写下来,文字背后更多的是自己对语文、对教育、对文本、对课堂的“直觉”与“体悟”,写作的过程很接近弗朗士所说的“灵魂在杰作中的
记得2008年的初夏,陈琴老师应邀来到我校做“经典素读教育”的经验传播,展示了“素读”教学法这种奇特的教学方法。当时的我对于何为“经典素读教学”既陌生又好奇,对陈琴老师展示了她的学生诵读经典时的录像——孩子们摇头晃脑、或吟或唱、怡情娱乐的场景,我始终觉得不可理解。对于陈琴老师说的,孩子们经过六年的学习可以达到“背诵十万字、读破百部书、能写万千言”,我觉得那更是遥不可及的天方夜谭。那一次,我从心底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