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建构历史知识结构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知识结构是把大量的、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在历史教学中,归纳、整理和形成知识结构的过程,就是对历史进行识记、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不断深化知识的过程。编写历史知识结构,就是帮助学生在理解历史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的基础上,用一定的符号按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将其有序地联结起来,形成简明的、直观的知识框架。可以说,编写历史知识结构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学好历史的捷径。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自制知识结构呢?
  一、教师坚持用知识结构化的教学方法授课
  1.学习新课内容时,教师应尽量把那些零散的、孤立的知识点纳入到历史的整体发展过程中去。在宏观上,要注意讲清单元之间、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如教学世界历史上册第12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第13课《美国的诞生》、第14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时,教师须向学生讲明这些革命都属于世界近代史上的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这三课当中,《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近代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产生于17世纪中期,《美国的诞生》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扩展,《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美国与法国革命都比英国晚一个多世纪。讲清这些重大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它们分别所处的历史地位,对于学生学习编写总体知识结构是有重要作用的。在微观上,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理清具体历史知识之间的关系,教给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和编写知识结构的一些基本方法。如:重要事件,一般是从发生的背景(原因)、性质、经过、结果和影响等方面进行学习;而分析发生的背景,可以从革命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政治状况等方面入手。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从宏观到微观学习历史、掌握结构的规律性方法。
  2.教师要采用简明的知识结构形式板书教材提纲,并要求学生仿照教师板书进行自编历史知识结构的尝试。结构式板书是在理清历史知识层次关系的基础上,以大小括号将有关内容的归属、并列关系连结起来,它是以直观方式培养学生编写知识结构能力的好方法。如前面举例中的内容,从宏观和微观上可以板书如下:第12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这种结构式板书,学生比较容易模仿。教师进行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课的典型板书之后,学到美国的诞生或法国大革命时,就可以让学生在通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仿照英国革命的板书形式来进行编写知识结构提纲的尝试。尝试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必要的个别指导,然后选择编写得较好的学生向全班同学说明或上讲台板书自己编写的知识结构提纲,教师再和全体学生一起讨论、纠正、增减,使全体学生在和教师的讨论、纠正过程中完善自己编写的知识结构提纲。
  二、指导学生进行经常性的练习,提高编写知识结构的能力
  学生模仿教师编写知识结构,是学生编写知识结构的开始。教师应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编知识结构的练习机会。学习新课时,要多让学生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试编;学完一个单元之后,可让学生编写单元宏观知识结构;复习旧课时,可让学生编写专题知识结构;还可以通过多项选择题、列举题加强学生编写知识结构能力的训练。例如列举中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会议、建国以来的农村政策、中国现代化进程等都可以用知识结构图表示:
  
  
  
  
  
  
  
  三、编写知识结构,可以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
  指导学生整理编写知识结构,可以达到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又提高学科能力的目的。只有真正理解了各种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它们所处的地位,才能把知识点有序地排列起来,这就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点的理解。一旦整理出科学准确的知识结构,知识点也就被牢牢地固定在知识结构的枝干上,从而使知识点在学生头脑中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立体之树。其次,学生在整理编写知识结构时,必须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概括,通过思考使教材内容变得条理化、要点化,并按其内在联系进行组合和排列,这无疑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三,学生在掌握了编写一种历史现象知识结构的方法之后,可以仿照这种办法去整理编写同一类历史现象的知识结构,这有利于学生归纳这些同类历史现象的共同点;同时由于具体历史现象又有特殊性,这又迫使学生注意区分同类历史现象的不同点,显然这对于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有积極意义。
  总之,指导学生掌握编写知识结构的能力,既能够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又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比较问题的能力,也是在初中历史教学内容多、课时少、任务重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其他文献
在很多人的眼里,历史是枯燥的、无聊无味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课,历来被冷落,不受学生、家长的重视,被称为“小科”。 加上传统的历史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探究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没有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喜欢起来?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历史课导入充满魅力,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出精彩的
期刊
我一直从事的是小学的语文教育,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的授课经验,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有积极性,除了认真备课、提高自身素质之外,有些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拙见:  首先,评价激励要有方法。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中也不乏评价的时机,关键是我们能否合理把握时机。老师的批评是评价,老师的认同也是评价。张庭峰是我们班一个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平日喜欢跟人打闹,回家不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心理和教法上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 语文学困生 成因 教法    一、心理转化  1.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杜拉泽指出:“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
期刊
摘 要: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质量的水平,而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就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堂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听讲、交流和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  关键词:超前思考 交流合作 课堂笔记    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老师对知识的精心讲解,而
期刊
现代教学,引导比授课更科学。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与研究问题的发展态势给予引导。引导策略可分为启发式引导、规范性引导、科学性引导、点拨性引导和发展性引导。要以创设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氛围为基础。  一、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讨论问题卡壳时,
期刊
怎样让数学有趣起来?维尔斯拉斯说:“不带点诗人味的数学家,绝不是一个完美的数学家。数学家就像一位恋爱中的人,为了数学他可以赴汤蹈火、一往无前。”他把对数学的挚爱推向了极致。因此说,数学枯燥无疑于站在花园外说花儿都不好看。我们的数学教学一上课往往是先推导或直接出示公式,讲例题,做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这种不变的程式和乏味的学习,没有应用,没有情节,怎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期刊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纪律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为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共性和特点,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促其由学困生转化为优秀生。  一、学困生的一般表现  1.对学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方面产生了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
期刊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而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影响等“背景资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背景资料的了解是少不了的。在教学中,教师将相关背景资料的运用融入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渗透,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资源中,更深刻地感悟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
期刊
摘 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教学的双边活动中建立起来的。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会学、乐学,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多方面都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勇于探索、肯下苦功,把每节课教得活、新、实,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激发起来。  关键词:语文教学 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    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
期刊
摘 要: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又该如何做。  关键词:素质教育 自觉地寻求知识 主体性 自主学习 张扬个性 更新理念 激发兴趣 分层要求 激励质疑    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是篇“大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