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学习兴趣的反思性探究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li115296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让数学有趣起来?维尔斯拉斯说:“不带点诗人味的数学家,绝不是一个完美的数学家。数学家就像一位恋爱中的人,为了数学他可以赴汤蹈火、一往无前。”他把对数学的挚爱推向了极致。因此说,数学枯燥无疑于站在花园外说花儿都不好看。我们的数学教学一上课往往是先推导或直接出示公式,讲例题,做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这种不变的程式和乏味的学习,没有应用,没有情节,怎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盲目赶进度,讲得多,练得少,独立思考得少,交流得少,有的基本概念刚讲完,马上引入中、高考题进行强化训练。学生大都感觉太难、太苦、太累,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多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学习。
  面对这种状况,怎样改革数学教学,使数学变得有趣起来?我认为应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在日常数学教学中渗透隐性目标教育
  1.数学应用价值教育
  谈到数学的作用,华罗庚这样描述:“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有数学的重大贡献。”杨乐认为:“数学是一种工具,它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计算机、经济、金融、管理甚至文科方面产生影响,能培养人的思维、创新、分析、计算、归纳和推理能力。”数学的落后,将影响一个国家长久的竞争力。张奠宙对数学的作用十分肯定:“高技术在本质上都是数学。”数学作为科学之母,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数字化时代,人类更加离不开数学。一种工作只有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是精确的和高效的。数学之于个人成材也是极为有益的。搞软件出了名的求伯君在大学时代就是个数学天才,没有数学做支撑,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2.数学审美教育
  不少科学家谈到了科学美的问题。数学也有美,诸如对称美、简洁美、奇异美、和谐美。美学境界的培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法国菲尔茨奖得主洛朗·拉佛阁说:“在数学中找到了同文学一样吸引我的东西,那就是美,数学的幽深严谨使我着迷。”正是这种美吸引着他一步步走向了成功。
  3.数学精神教育
  要用数学家的事迹和精神启发和激励学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数学课本中,尤其是高中课本中,有很多用数学家命名的定理和很多关于数学家的注释,教师可以借题发挥,把数学家的故事讲给学生听,把数学家评传引荐给学生看,使学生了解科学家的生平事迹、主要贡献、精神品格,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使学生从中汲取向上的动力,为其成长和发展树立目标。阿基米德就是这样的典范,敌人的刀架在他的脖子上,仍从容镇定,要求把画在地上的几何题做完。陈景润走路时都在思考数学问题,以致头碰到电线杆上。数学家的这种献身精神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很大的,对学生投身数学的影响是极为有益的。
  二、创新学习方式,将数学学习情境化、生活化、形象化
  1.创设问题情境
  情境的设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他们的思维。如讨论三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个部分的问题,不妨先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一个西瓜,要求只切三刀,将瓜切成七块,而最后吃出八块皮,怎样做?这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热烈地讨论着,连比带划,一会儿结论就出来了。进一步提问:“三刀还可以切成几块?”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待结论出来后,再问:三个平面可以将空间分成几部分?学生又很快做出了答复。引出问题的过程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轻松欢快的氛围中,让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完成教学任务,这不正是我们所梦寐以求的吗?
  2.化抽象为形象
  数学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空对空地讲,学生很难理解,如采取形象化的方法,效果要好得多。比如为了让学生记住圆周率,先给学生讲个故事:有个老先生,让学生背圆周率前二十位,背不过要挨板子,布置完后便到山上寺里找老友喝酒去了。回来一检查,都没背过,结果学生们挨了板子。安排继续背,先生又喝酒去了,再一次检查,竟然都背过了。原来一个学生编了一首打油诗: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杀吾,把酒吃,酒杀尔,杀不死,留尔留。那个地方的方言恰好是3.1415926535897932384626的谐音。故事讲完了,学生也背过了。这就是形象化的妙处。
  3.多与生活实际挂钩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际,又应用于生活实际。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比皆是:数学里的黄金分割,造就了无数美丽的建筑和艺术,比如维纳斯、蒙娜丽莎;无限不循环小数造就了奇幻的金字塔;上海地铁的运行规则是加拿大数学家成功运用数学运筹理论的结果;数学家张庆恭提出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北京交通拥堵问题;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在短时间内调运大批人员、物资到位,效率惊人,靠的是他们成功運用了数学中的统筹学和优化技术;我国当年研制原子弹,实验次数仅为西方国家的1/10,从原子弹到氢弹,仅用两年多时间,重要原因就是有许多优秀数学家的参与。今年的高考题就涉及到汽车总量控制问题、上网概率问题、国内生产总值的推算、农村人均住房面积的增长等,充分体现了研究性学习的教育理念,这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极为有益的。
  总之,通过上述“四教”、“三化”的努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入门的向导,是探究的动力,是成功的前提。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好它难道还是困难的吗?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儿童自身的特点,结合具体的实例,论述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积极思维 信心    主动学习的最大原动力是兴趣, 这是一种出自人好奇和好胜的本性的内蕴动力,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根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使学生能快乐学习。创造学习,关键在于教与学方式的多样化,因此, 如何激发学生对数
期刊
摘 要: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手段,启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用爱启迪学生心灵,消除恐惧心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改革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大面积提高物理教学成绩的目的。   关键词:物理实验 多媒体 开放式课堂 参与学习    许多学生都感到高中物理“难学”。高中物理真的“难学”么?那么又如何才能学好高中物理呢?经过多年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我认
期刊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不但是“学识”,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否则,学生就一辈子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并凭借教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凭借教师的教法来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
期刊
北宋程颐语:“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歌德也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生物学在中考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大,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不够高;加之生物学科介于文理科之间,也使学生面临学习方法方面的困惑。人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往往存在误区,认为无非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不然。 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是提高学习成绩、提高科学素养
期刊
摘 要:在进入中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有效率地学习,如果能勤奋而有效率地度过中学时光,必然无愧于己,坦然而充实,将会以丰获的成绩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关键词:新课改 学习 效率 進步 动力    人与人的差别不仅在于努力的程度,更在于学习技巧的掌握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这里简单谈谈什么是有效率的学习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学习。  如何才是有效率的学习?我认为,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里,历史是枯燥的、无聊无味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课,历来被冷落,不受学生、家长的重视,被称为“小科”。 加上传统的历史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探究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没有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喜欢起来?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历史课导入充满魅力,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出精彩的
期刊
我一直从事的是小学的语文教育,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的授课经验,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有积极性,除了认真备课、提高自身素质之外,有些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拙见:  首先,评价激励要有方法。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中也不乏评价的时机,关键是我们能否合理把握时机。老师的批评是评价,老师的认同也是评价。张庭峰是我们班一个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平日喜欢跟人打闹,回家不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心理和教法上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 语文学困生 成因 教法    一、心理转化  1.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杜拉泽指出:“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
期刊
摘 要: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质量的水平,而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就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堂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听讲、交流和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  关键词:超前思考 交流合作 课堂笔记    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老师对知识的精心讲解,而
期刊
现代教学,引导比授课更科学。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与研究问题的发展态势给予引导。引导策略可分为启发式引导、规范性引导、科学性引导、点拨性引导和发展性引导。要以创设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氛围为基础。  一、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讨论问题卡壳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