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学习有“背景”的小学语文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ofen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阔的知识背景,而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影响等“背景资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具价值的宝贵资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章背景资料的了解是少不了的。在教学中,教师将相关背景资料的运用融入阅读教学中,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渗透,让学生在丰富的背景资源中,更深刻地感悟文章的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感受文本的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背景,创设情境
  如在《钱学森》一文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此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把主人公和我们中华民族所倡导、尊崇的爱国情感贯穿教学始终。在结课阶段,我补充介绍说:同学们,钱学森被评为2007感动中国人物。(出示2007年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披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这是2007《感动中国》人物钱学森的颁奖词,这段话是钱学森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深情朗诵,把这段话送给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老师相信他的精神会在我们中间世代相传、永放光彩。这一环节中背景资料的介入,再加上歌曲《我的中国心》的渲染,成功地营造了情感氛围,拉近了学生与钱学森这位伟人之间的距离。学生经历了一次感人肺腑的情感体验后,那个被激起提升的心灵深处也许会永远地烙上一个“中国印”。
  二、运用背景,画龙点睛
  《给家乡孩子的信》,巴金写得朴素无华、感情真挚。其中“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一句是信中的点睛之笔。如何在教学中也做到画龙点睛呢?为了让学生体会作者巴金为文和为人的高度统一“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种感情。”我不失时宜地运用了背景资料:巴金从没有领取过国家的工资,他一直靠稿费生活。巴金关心灾区和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他为帮助灾区和希望工程默默地做了许多工作,但总有一个条件:不要宣传、报道。1998年,巴金获得第四届“上海文学艺术奖”的一笔巨款,立即以“一个老人”的名义捐献给了希望工程。近十多年以来,他几乎每年都要给“希望工程”捐款,捐款额累计达到了50多万元。101岁生日的文学老人巴金两次托人以“上海作家李尧棠”的名义为印度洋海啸灾区共捐款6万元。让学生自读自悟这些背景资料,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敬爱的巴金爷爷一生都在践行“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这句话。我想这个小环节中背景资料的运用也许就是这篇文章教学的点睛之笔吧。
  三、运用背景,渗透写法
  如《大自然的文字》一文,思路清晰,语言通俗,内容不难理解,原因就是本文作者伊林的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风格就是“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在学生理解了文中的几种“大自然的文字”的具体内容后,我设计了简介作者写作风格的教学环节:“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认识了四种大自然的文字,之前你们知道吗?那是谁把这四种大自然的文字告诉我们的?对了,是伊林。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这样评价他的语言风格:‘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思想活泼,段落简短。’人们也说他是世界上最善解人意的科普作家,他会把简单的问题想得津津有味、讲得津津有味,任何复杂生硬的科学原理在他笔下都会变得津津有味。默读课文的第六节,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最有趣?想一想,这样写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在这儿,我才引出背景资料——介绍作者,是为了引导学生真切感受文章第六节中集中体现的伊林的科普小品文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融为一体的语言风格,让学生感悟到了作者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讲述科学知识这种写法的巧妙之处。
  四、运用背景,延伸课外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提倡少做题,扩大阅读量,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我们可以利用背景资料趁势激发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兴趣,把阅读延伸到课外。如教学《夹竹桃》一文后,我补充介绍:本文作者季羡林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国学大师”、“国宝”。他出身农民家庭,20岁时,他同时考上了清华和北大。24岁时留学到德国。在国外季羡林先生坚持顽强地学习和生活,完成了博士学位。35岁的季羡林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从此他每天清晨四点就起床开始写作。2003年,92岁的季羡林因病住进医院,但是他还是没有停止过学习读书,他把病房变成了书房,又著成了20多万字的《病榻杂记》。2006年,95岁高龄的季羡林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你们愿意读读这位作者的文章吗?就去找季羡林的文章读读吧!这样通过背景介绍,向学生推荐好书,引导学生把语言实践更多地延伸到了课外。
  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有时“背景资料”也是一种很好甚至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资源。阅读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背景资料”这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针对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切忌“搞形式”、“走过场”。将背景材料的运用融入教学过程中,自然渗透,充分发挥“背景资料”的作用,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他文献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就是教之以学。这个“学”,不但是“学识”,更是一种学的方法和能力。否则,学生就一辈子也离不开教师的“教”。所以,教师应该将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并凭借教材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学生也凭借教师的教法来掌握知识、学会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是行之有效的。  笔者认为,阅读教学
期刊
北宋程颐语:“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歌德也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由于生物学在中考成绩中所占比例不大,导致学生对生物学习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不够高;加之生物学科介于文理科之间,也使学生面临学习方法方面的困惑。人们对生物学的学习往往存在误区,认为无非就是死记硬背,其实不然。 寓教于乐,让学生喜欢上生物课,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是提高学习成绩、提高科学素养
期刊
摘 要:在进入中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学会如何有效率地学习,如果能勤奋而有效率地度过中学时光,必然无愧于己,坦然而充实,将会以丰获的成绩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  关键词:新课改 学习 效率 進步 动力    人与人的差别不仅在于努力的程度,更在于学习技巧的掌握以及学习效率的高低。这里简单谈谈什么是有效率的学习以及如何有效率地学习。  如何才是有效率的学习?我认为,它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利
期刊
在很多人的眼里,历史是枯燥的、无聊无味的,尤其是初中历史课,历来被冷落,不受学生、家长的重视,被称为“小科”。 加上传统的历史课堂存在许多弊端,如教师讲授多、学生探究少,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没有兴趣。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将活力注入历史课堂,让课堂“鲜活”起来,让学生喜欢起来?下面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让历史课导入充满魅力,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出精彩的
期刊
我一直从事的是小学的语文教育,同时担任班主任工作,通过自己的授课经验,我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要想让自己的课堂有积极性,除了认真备课、提高自身素质之外,有些方面同样不容忽视。以下是自己的一些拙见:  首先,评价激励要有方法。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在教学中也不乏评价的时机,关键是我们能否合理把握时机。老师的批评是评价,老师的认同也是评价。张庭峰是我们班一个语文成绩不好的学生,平日喜欢跟人打闹,回家不
期刊
摘 要:语文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有效地提高全体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必须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农村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存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本文拟从心理和教法上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以促进学困生的转化。  关键词:农村 语文学困生 成因 教法    一、心理转化  1.用爱心温暖学困生的心灵  现实疗法的创始人杜拉泽指出:“人人都有爱与被爱两种本能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焦虑、抑郁寡欢、自
期刊
摘 要: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阵地。课堂学习效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学习质量的水平,而要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就要指导学生掌握课堂高效学习的方法和技巧,尤其是听讲、交流和记录课堂笔记的方法。  关键词:超前思考 交流合作 课堂笔记    课堂学习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阵地。在课堂上,不仅可以听到老师对知识的精心讲解,而
期刊
现代教学,引导比授课更科学。叶圣陶曾说:“所谓教师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使学生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非谓教师滔滔不绝讲说,学生默默聆受。”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与研究问题的发展态势给予引导。引导策略可分为启发式引导、规范性引导、科学性引导、点拨性引导和发展性引导。要以创设师生之间的和谐情感氛围为基础。  一、问题卡壳时,给予启发式引导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在讨论问题卡壳时,
期刊
怎样让数学有趣起来?维尔斯拉斯说:“不带点诗人味的数学家,绝不是一个完美的数学家。数学家就像一位恋爱中的人,为了数学他可以赴汤蹈火、一往无前。”他把对数学的挚爱推向了极致。因此说,数学枯燥无疑于站在花园外说花儿都不好看。我们的数学教学一上课往往是先推导或直接出示公式,讲例题,做练习,然后布置课后作业。这种不变的程式和乏味的学习,没有应用,没有情节,怎么能吊起学生的胃口?实际教学中还存在这样一些问题
期刊
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上、纪律上暂时落后的学生。在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为此,我们要深入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根据不同学困生的共性和特点,想方设法采取措施促其由学困生转化为优秀生。  一、学困生的一般表现  1.对学数学不感兴趣。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使学困生在学习数学方面产生了障碍,再加上学习数学本身是枯燥的,或由于自身的智力问题,因而对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