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老男孩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foo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亲爱的大大怪将军:
  虽然我平时很少提及您,但我还是希望有一些文字是写给您的。
  年轻时的您有着一腔热血,总爱骑着一辆黑色的摩托车带我“闯天下”。您戴上头盔,油门一开,那叫一个威风。可后来,您因为经常应酬而灌下了一杯杯啤酒,肚子胀得像怀胎七月的孕妇似的,脸上开始有了皱纹,头发也白了不少。岁月带走了您英俊的容貌,但即便这样,您依旧热爱生活,童心未泯。
  春暖花开时,我们一起出去踏青;烈日炎炎时,我们一起下水捉鱼;硕果累累时,我们一起去看漫山的野菊花;寒风凛冽时,我们围在篝火边烧烤。
  记得有一年暑假,我们一家用啤酒瓶垒了一个小小的鱼塘,往里面灌些水,养了几条金鱼,引得不少邻居前来观赏。那天傍晚,我跟您去屋顶浇花,落日的余晖洒在您的肩上,像披着一块金黄色的薄纱,梦幻、轻盈。您放下手中的喷壶,凝望天边那抹夕阳。那轮如血的夕阳缀在西山上,像一朵绽开的红牡丹;映在您的眼中,似乎又成了一簇鮮红的火焰,温暖且炽热。此时的您,像一位魁梧的战士,有一种说不出的深沉。
  后来,我长大了,上初中后,您带我去县城里读书。过马路时,一辆又一辆车子从我面前驶过,扬起地面的灰尘。您往前走,回头看我一眼,然后习惯性地朝我伸出手,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又连忙缩回去,只是叫我小心车,跟上来。
  写到这儿,我的鼻子不禁酸酸的,眼眶也有些发热,或许是今天的天气比较热吧!
  抛开这些记忆深处的事儿,说说您最近过得怎么样吧!您是否还会带着老妈出去兜风?是否会躺在屋顶的摇椅上晒太阳?是否会在空闲时给狗狗洗澡?是否会在某个夜晚,想起我们在“江湖”上“闯荡”的那些小事?您可千万别再熬夜了,别再因为工作喝那么多酒了,别再没日没夜地操劳了。
  爸爸,我爱您!
  您的小小怪女儿致上
  2018年3月
  (福建安溪县恒兴中学初一·5班,指导老师:陈丽鹏)
  点评
  语言生动。小作者以书信的形式述说了自己对父亲的牵挂,语言生动流畅,令人回味。作文结构清晰,心理描写真实,体现了小作者良好的语言功底。
  情深意切。作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了小作者对父亲的深切情感,生活气息极浓,收到了良好的表情达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这是一棵老松树,树干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它老了,树梢似乎再也长不出浓密的枝叶了,再也无法让鸟儿栖息在这里卖弄清脆的嗓音了。  可它身旁的一大丛玫瑰却与众不同,娇艳欲滴,姹紫嫣红,各色花瓣好似波浪,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的根茎挺得直直的,散发着青春和活力。每当人们走在旁边的青石板小路时,总会不禁赞叹:“花丛多美呀!再瞧瞧那棵老树,根本不配拥有苍松的称号!”  没有人去触碰花丛——或许是怕自己粗糙的双手伤
期刊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斑斓的岁月里,许多童年趣事就像七彩奇石,零零碎碎地点缀着童年的画卷。那些故事时常勾起我的回忆,让我产生无限遐想。  儿时的我极爱吃糖,哪怕满口“黑牙”,疼得龇牙咧嘴,也不停止。因为我酷爱吃糖,还闹出过一个笑话呢。  那时,每次到外婆家,我都会让母亲买一大包糖果。有一次,我见外婆手里捏着一把花生的种子,竟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种子能够发芽结果,为何糖果就不可以
期刊
【考点解析】  看背景·思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时,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同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  巧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分析小说的描写方式,主要是通过从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入手,尤其是细节描写,以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读情节·理思路。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
期刊
古代,学校被称作“学堂”或“私塾”,进学堂、私塾学习称之为“读书”,而学生则被称为“书生”。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读书的优良传统,更有着“以诗书传家”的优良家风。可是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题海战术愈演愈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唯分是举,学生唯分是从,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读书生活。但可喜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从教材编写着手,
期刊
妈妈经常在我耳边叮嘱的一句话,那就是人不能说谎。可回想从前,我却听到了来自妈妈说的不少谎言。①  小时候,我总是很贪玩,不到晚上绝不回家。有一天,我玩到晚上八点多才回来,一推开门,就看到妈妈坐在沙发上,满脸严肃地对我说:“儿子啊,你又回来晚了。妈妈告诉你。从前,这里就有抓小孩的,且大多数都是贪玩的小孩。经警方调查后才知道,他们是被大灰狼叼走了!”  当时,我吓得半天说不出话儿来。打那以后,我每次出
期刊
在《陋室铭》中,刘禹锡采用托物言志法,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而在《爱莲说》中,周敦颐更是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表现了其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可见,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的“物”上,使其具有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这种方法就叫托物言志法。  下面这篇文章同样运用了托物言志法。细读,你又获得了什么
期刊
记叙文中的议论,通常指作者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等表明自己的态度及对问题的看法,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性语言,往往能起到点明主旨或深化主题的作用,使作文的感情得到升华。而记叙文中的抒情,则指作者在作品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但不论是议论也好,抒情也罢,其作用都是为了深化作文的中心思想,增强作文的感染力。  但写作时,如果缺少了必要的议论抒情,整篇作文或许就失去了主题。不信,且看
期刊
【左读名家经典】  平安扣  女友送我一只翡翠平安扣,红丝绳系着。它碧绿地沉重地附在我的胸口,澄清中透出云雾状的“棉”,水色迷蒙。扣的正心有一个完整的孔,仿佛一枝竹箫横断。清冽的空气在扣中穿行,染出一缕青黛。  我问友人:“它是真的翡翠吗?”友人说:“只是经过化学处理的石头而已。”  我把平安扣摘下来说:“既然是假的,那还有什么意思呢?我看这平安扣,倒是很像一枚铜钱的。”  友人抚摩着平安扣说:“
期刊
直至今天,卧室床头柜的抽屉里还放着一幅画,画功虽不高超,但它包含着的却是一个孩子纯真可爱的心灵。每每看到它,就勾起了我对那段美好时光的回忆……  去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到无锡游玩,住在三姨姥家。无锡的燥热让我着实难受,一进屋,和三姨姥他们打完招呼后,我便赶紧和哥哥姐姐冲进卧室,躺在床上,吹着空调,打着游戏,吃着零食……惬意得很。正当我们享受美好的生活时,故事的主人公——三姨姥的小外孙,六岁的小佳皓
期刊
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传统的诸如《朱子家训》《范氏家训》等,现代的诸如“尊重长辈”“礼貌待人”等,每个家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家之规。  【热点导入】  ◆董丽萍隶属于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曾先后担任《中国新闻》《中国舆论场》等节目的主持人,被观众亲切地称为“80后美女主播”。这一路走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