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来源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l1983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学校被称作“学堂”或“私塾”,进学堂、私塾学习称之为“读书”,而学生则被称为“书生”。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儿童读书的优良传统,更有着“以诗书传家”的优良家风。可是现在,由于升学的压力,题海战术愈演愈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学校唯分是举,学生唯分是从,已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读书生活。但可喜的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倡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并从教材编写着手,力图引导学生由课内阅读走向课外读书。
  媒体热议
  “中新网”(2018.1.11) 《中国好书评价》研究报告10日在北京发布。报告显示,中国读者的购买量低于阅读量。报告认为,一方面因为中國人对图书的版权意识不高,另一方面在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无法吸引读者。数据还表明,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受访者对各类图书的阅读数量和购买数量普遍最低,甚至低于初中以下学历水平。
  《中国教师报》(2018.1.3) 谈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离不开传统经典阅读。我们要花更多的精力研读《论语》,理解它的内容和精神。我们主要以读的形式进行《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因为读和听是不一样的:读是一种主动的学习,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进行主动思考的过程。从诵读经典到对文字、字词背后意义的理解和体悟,都有我们主动思考的内容。如果仅仅是听别人讲,则显得比较被动。只听别人讲时,我们属于被动地接受讲授者所研究的结论,很难有思考的时间和机会。这样,你所得到的就不是经典的东西,而是经过讲授者消化过的内容。
  青春论坛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主持人:少年正是读书时。阅读经典,会让我们受益终生。对此,各位同学有什么看法呢?
  王蔚:多读书,可以让人多思考,剔除浮躁心态,体察人生百态;可以增长见识,滋润心灵;可以提高文学修养,提升阅读、写作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气质的人。
  张越:读书可以感悟人生。读一本好书,如乘一叶扁舟,纵横于知识的大海。读书是一种充实人生的艺术,没读书的人生仿若空心的竹子,空洞无物。
  余诗睿:阅读可以丰富知识,纯洁灵魂,坚定信念,明辨是非,修身养性。
  余悦:读书是一种品质,一种责任,一种情怀,更是一种境界。读书,不仅可以拓展视野,发展思维,净化心灵;还能增添智慧,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坚定信念,让我们收获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课外读书路漫漫
  主持人:课外读书长路漫漫,需要我们攻坚克难。那么,大家在课外读书的过程中,曾遇到过哪些困惑或困难呢?
  汪庆伟:中午、晚上都有作业,写完作业已经很晚了,我几乎抽不出时间来阅读;况且,一些文言文读物需要借助工具书来读,这样,读书量就更大了。
  沈芸宣:家里人不支持我读课外书,说会影响学习成绩。
  吉成:很多同学都有家长不让读课外书的烦恼,我却没有。爸爸妈妈很支持我读课外书,但我的空闲时间实在太少了。小学时有大把的时间去阅读,可上了初中后,学业变得繁忙了,白天上课,晚上写作业,还要写到很晚,读书的时间便所剩无几了。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主持人:相信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讨论,已经认识到读课外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也交流了读课外书所遇到的困惑。作为新时代的初中生,我们应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牢牢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下面,请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读书计划。
  詹继雄:我会制订好读书计划,周一至周五,每天中午阅读1小时,周末每天阅读3小时。然后,再根据计划来读课外书,每学期至少阅读5部古今中外经典著作。
  曹翔:古今中外书籍浩如烟海,我会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地读书。每读一本书前,先了解它的大概内容,然后对精彩章节或需要了解的知识进行深入阅读,并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提升我的文学修养。
  刘小龙:朱熹有云:“ 读书之法,读一遍,又思量一遍;思量一遍,又读一遍;读诵者,所以助其思量,常教此心在上面流传。”我的读书之法是随手写读书笔记,有时,也会拿起笔把自己的阅读心得记下。
  檀晓俊:我平时是这样读课外书的:①浏览。这是读书的第一步。拿到书后,首先读一读内容摘要、目录,对该书有个大致的了解。②略读。读书中的各章节标题以及章节间的承上启下的部分,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该书的整体框架。③精读。对书中的精彩或重点部分仔细读,反复读,最好是边读边思考,圈重点,画红杠,把自己原有的知识和书中的新知识结合起来。④复述。离开书本去回忆书中的内容。这是我检查读书效果的方法,也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手段。
  张越:我们班有图书角,平时,我可以通过借书的方式来阅读,看完了及时归还;有时也与同学交换图书来读;另外,我在实验小学旁边的华中希望书社办了借书卡,可以通过租书的方式来阅读。
  郝桂欣:我有个习惯,即读书时,会备上一支笔、一个本子和一部字典放在身边。字典是我阅读时遇到“拦路虎”的好帮手,笔和本子则便于随时记笔记或摘抄。
  师长寄语
  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可以提高我们读课外书的自觉性;认识课外阅读的困惑和困难,可以坚定我们迎难而上的决心;大家畅谈交流的读书经验,更是我们携手并肩、砥砺同行的宝贵财富!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头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要知道,我们正赶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就让我们立志高远,以书为友,与经典同行,让书香伴随我们茁壮成长!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县域整体推进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k17028)
其他文献
家,是中國人文化血脉中的基因。家庭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生活场所。无数的“家”构筑成了唯一的“我的中国”;穷年累世的“家风”塑成了如今泱泱中华的“国风”。《谢谢了,我的家》这档栏目是央视中文国际频道(CCTV-4)推出的一档以展现全球华人家庭文化传承为主的季播节目,围绕每位嘉宾的成长经历中与家人相关的故事展开访谈,从中挖掘出家风对成长的重要意义。  据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总监李欣雁介绍,《谢谢了,我的
期刊
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爱是无私的话,那就只能是母亲对儿女的爱;如果说,世界上还有哪一种爱能够让我们泪流满面的话,那只有母亲对儿女的爱。  ——题记   我书桌的抽屉里,珍藏着一封信。闲暇时,我总喜欢拿出它细细品读。信笺里饱含的丝丝温情,总能牵起我心底最柔软的回忆。  记得五年级放暑假时,我成天埋在电脑游戏里不能自拔,这让妈妈非常生气,明令禁止我碰电脑。不仅如此,她还给我报名参加了“魔鬼夏令营”
期刊
小人物的喜与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普通大众的生活体验,看到他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千千万万人。  “小人物”虽小,但其身上所呈现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却不小。  【阅读训练一】  茶 垢  史老爹喝茶大半辈子,喝出了独家怪论:“茶垢,茶之精华也!”  故而,他那把紫砂茶壶是从来不洗不擦的。因常年在手里摩挲,壶身油腻腻的,紫黑里透亮。揭开壶盖,但见壶壁发褐发赭,那厚厚的茶垢竟使壶内天地瘦了一大圈呢
期刊
文题亮相  有人说,生活是一本渊博的书,是一门高深的哲学。我却认为,生活是一位无言的老师,它总是教给我们一些重要的东西,令我们受益匪浅。在这位老师的引领下,我们才真正读懂了人生。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最好的生活”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健康,选材新颖;(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感情真挚;(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范例作文  最好的
期刊
在我的印象中,爷爷是小气的,他的小气似乎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中。  早餐,爷爷只吃一枚咸鸭蛋和一个大大的白馒头。这枚咸鸭蛋对他来说就是美味的菜了,他剥壳时总是小心翼翼的,生怕“宝贝”掉了。吃蛋时,也不会直接吃下,而是一点点地用筷子拨下放到嘴里。我们都劝爷爷多吃点,可他总是不听,还说已经习惯了。  学期末,当我准备把快要用完的本子扔掉时,爷爷总会迅速地跑过来,拿过我的本子,将新本子放在旧本子下面,用订
期刊
场面描写是指对众多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和环境中相互发生关系而构成的生活画面的描写。如果一个场面内人多、事多、物多、景多,大家在写的时候往往会顾此失彼,表达方式单一,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下面这篇作文,大家看完就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了。  【就医作文】  精彩的运动会  盼望着,盼望着,我们终于盼来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  隆重开幕  开幕式隆重又热闹。  寒冷的风儿挡不住同学们的热情。伴随着节奏明快
期刊
文题亮相  顾晓蕊在《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中这样写道:“心是一棵会开花的树,那枝叶是信念,那树干是平和,那深入地底的根须,就是默默地承受。人这一生,有这么一棵树,不管经历多少风雨,依然能凭借一缕心香,从容抵达幸福的彼岸。”她将心比作会开花的树,意蕴丰富,认为人应该像树一样,在遭受灾难时,保持平和的心态,默默承受,做一个智者;同时,有着坚定的信念,坚强乐观,做一个强者。  其实,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心
期刊
这是一棵老松树,树干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它老了,树梢似乎再也长不出浓密的枝叶了,再也无法让鸟儿栖息在这里卖弄清脆的嗓音了。  可它身旁的一大丛玫瑰却与众不同,娇艳欲滴,姹紫嫣红,各色花瓣好似波浪,连绵起伏。青翠欲滴的根茎挺得直直的,散发着青春和活力。每当人们走在旁边的青石板小路时,总会不禁赞叹:“花丛多美呀!再瞧瞧那棵老树,根本不配拥有苍松的称号!”  没有人去触碰花丛——或许是怕自己粗糙的双手伤
期刊
童年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在斑斓的岁月里,许多童年趣事就像七彩奇石,零零碎碎地点缀着童年的画卷。那些故事时常勾起我的回忆,让我产生无限遐想。  儿时的我极爱吃糖,哪怕满口“黑牙”,疼得龇牙咧嘴,也不停止。因为我酷爱吃糖,还闹出过一个笑话呢。  那时,每次到外婆家,我都会让母亲买一大包糖果。有一次,我见外婆手里捏着一把花生的种子,竟冒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既然种子能够发芽结果,为何糖果就不可以
期刊
【考点解析】  看背景·思人物。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时,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同时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  巧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形式的最大特点。分析小说的描写方式,主要是通过从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等方面入手,尤其是细节描写,以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读情节·理思路。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