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延伸,时代思索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yr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阿Q正传》作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是最早向世界传播的中国现代小说。阿Q是文学典型,是20世纪20年代启蒙思潮、20世纪三四十年代民族思潮中的一面镜子。1981年,《阿Q正传》被改编、拍摄成为电影后,《阿Q正传》的讽刺艺术通过影像得到表达,阿Q的形象深刻地留在人们心中。在此过程中,电影《阿Q正传》对原著的意义转换使其仍具时代意义,不失经典的地位。电影《阿Q正传》对原著的讽刺艺术进行继承、创新和发展,引发着大众对“国民性”和时代的思考。
  关键词:《阿Q正传》 文学艺术 讽刺 国民性
  一、影片“画外音”下的讽刺意味
  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作品,就像将破碎的花瓶重构,而将《阿Q正传》进行电影改编,导演并未大量地改造。编剧陈白尘在电影中加入“画外音”,极大地还原了原著的文学品格。影片以鲁迅坐在房间里思考的镜头开始,既吸引观众,又尊重原著。小说《阿Q正传》中,作者的议论是表现阿Q形象的一个手法,所以仅仅运用语言和动作来构成电影中阿Q的形象是不完整的,甚至可以说是失去阿Q灵魂的,“画外音”议论的使用使得原著小说的风格得到了保留。有学者提出,鲁迅出现在影片开头是否会使整部影片的故事显得突兀?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但是在尊重原著的角度上来说,这是很难解决的。影片上映后的事实表明,片头虽有一些尴尬,但利大于弊,反而使作者更贴近观众。
  《阿Q正传》电影的“画外音”恰到好处地把阿Q的心理活动通过最直接的言语表达出来,摒弃了曲折的暗示、隐喻手法,更为大众理解和接受。旁白表现出阿Q的性格特点,以及他的内心活动。以影片开头一段为例,“阿Q没有固定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割稻便割稻”“阿Q真能做”两句旁白把中国底层农民的形象塑造出来,阿Q的质朴代表着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民的典型特征。“阿Q真能做”这句话在影片中先是老叟的一句话,其后旁白重复在《阿Q正传》的《手稿》中对“阿Q真能做”作注,有拼命干活的意思,这句话本身含有褒义,却偏偏让人陷入“是真心夸赞还是有心讥笑”的疑问。语言的歧义带来两方面的结果:一是赞扬,二是讽刺。阿Q自己是喜欢别人的赞美的,这句话在他听来没有讽刺,实则却是最大的讽刺。旁白把简单的一句话重复说明,引起了观众的思考,带来更深层次的解读。
  旁白本身也具有深刻的讽刺,如“他几乎是一个完人”是一句反语。阿Q是一个完人吗?很显然不是,但是阿Q有着“能做”“进过几回城”“见识高”“在精神上不把赵老太爷父子放在眼里”的特点,这些特点让阿Q与其他人有所区别。“完人”一词是有“先进”的意思的,其他的人害怕赵老太爷,阿Q在精神上不害怕赵老太爷。从时代意义上来说,阿Q是先进的。然而,正是这个特点让阿Q与未庄的人格格不入,最后导致死亡。这是作者对当时现状的抨击和讽刺:苟且偷生的人欺侮阿Q,有先进思想的人却得到死亡的结局。批判的深刻性虽然在影片中没有具体表现,但是讽刺的手法一直在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深入。
  二、以阿Q为线索,讽刺对象的宽泛化
  電影《阿Q正传》和原著小说一样,也以阿Q为主要线索展开情节,阿Q和赵老太爷、吴妈、地保老爷、小尼姑等次要角色之间的关系详略得当。例如故事是以阿Q的命名开始的,而因为这姓氏,阿Q就和赵老太爷家扯上了关系。可以说阿Q和赵家的关系是影片的一条暗线,牵动着故事的发展。在赵老太爷的角色塑造上,影片一开始就确定了他强权者的形象。从赵老太爷剥夺阿Q姓“赵”的权利就能看出,未庄的人都畏惧他的权势。随后,赵老太爷厌恶洋鬼子,讨厌假辫子,反对革命,最后为了保全自身利益“投身革命”,腐朽的封建意识在赵老太爷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在赵老太爷家的木箱被抢劫后,赵老太爷想到的是找人顶包,而此人非阿Q莫属,其原因有三:第一,阿Q是未庄人中唯一一个精神上不把赵老太爷放在眼里的;第二,阿Q从城里回来后,带回来一批衣物,是从别人家偷来的,有过前科,且不受未庄人待见;第三,赵老太爷内心是害怕阿Q成为革命者的,他害怕阿Q颠覆他在未庄的地位。这三个原因成为整部电影的内在构架,其他的故事情节是穿插在其中的。
  电影对阿Q形象诠释得最为完整的一段情节是阿Q前往静修庵偷萝卜的场景。调戏完吴妈之后,阿Q在未庄寸步难行,没人雇他干活。在桥上看到孩子吃肉包子,狗啃骨头,阿Q受到了刺激,这才是他跑到静修庵偷萝卜的原因。而电影的情节较原著更为流畅,“调戏吴妈”“无人雇佣阿Q”“静修庵偷萝卜”的情节环环相扣。看似简单的三个情节,却把电影的讽刺艺术发挥到了极致:看似无意,实则步步紧逼,连桥头吃肉包的小孩、啃骨头的狗都是被讽刺的对象;完美地塑造了阿Q的形象,造就一个在讽刺中成长的“悲剧”人物。
  三、电影《阿Q正传》讽刺语言、手法的丰富多样
  鲁迅在评论《儒林外史》时说:“其文又戚而能谐,婉而多讽。”讽刺艺术是建立在“新”的价值观上,来批判“旧”的价值观的,通过激进的手段来刺激社会、影响国家。《阿Q正传》在改编成电影之后,在语言上有了改进,有效地强化了阿Q本身的形象。电影《阿Q正传》中,“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的口头禅出现在阿Q被赵老太爷打时,而原著中是没有这一细节的;“君子动口不动手”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也远多于原著。这样的同语境话语移用是电影惯用的手法。《阿Q正传》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运用了这种手法,令阿Q的形象在观众心中更加清晰。
  在阿Q调戏尼姑的情节中,酒馆里未庄人的言语是阿Q行为的诱因;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未庄人还代表着旧社会中国人“看戏”的心态。如“小尼姑下得山来,山前山后,山左山右,桃红柳绿,柳绿桃红”这句话,是看客用唱戏的口吻说出的,是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人的写照,是作者对封建文化糟粕强有力的批判,讽刺意义不言而喻。电影深层次地揭露并讽刺了旧社会中国人爱看热闹的劣根性,抨击了旧时代人们的弱点。这些生动的语言,以及演员惟妙惟肖的神态、动作,把新旧交替时期旧社会的“丑陋”一一揭露,既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又在深度上加以拓展,引发了观众对于自身的反思。   电影的讽刺手法与文学的讽刺手法相似,但又十分不同。电影《阿Q正传》在保留原著讽刺手法的基础上,对讽刺的对象和内容加以深化和通俗化,使《阿Q正传》的内在精神从单一向多元发展。小说《阿Q正传》以幽默的语言和多样的手法著称,电影《阿Q正传》保留了小说幽默诙谐的语言,并在这一基础上,引导观众在发笑的同时关注旧社会的黑暗面,反思旧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弱点。
  电影是与小说互通的文学样式,“写人”的小说意在揭露社会风气,电影也是如此。真正的电影最终还是要回归于探讨“人性”的本质,反映社会现象及时代主题。夸张和反讽是影射社会现实最直接的电影手法,电影《阿Q正传》着重刻画了阿Q这一人物形象。在想要革命的梦中,阿Q作为掌权者,在处置赵老太爷等人时,却去询问曾经欺侮过他的人的意见,这是对阿Q本人最大的嘲讽。想要革命却又离不开未庄人,阿Q本身的懦弱由此表现出来。陈白尘将此作“南柯一梦”,内容虽然是戏剧性的,结果却带有悲剧的色彩。阿Q是善良的,他在革命的梦中没有杀死赵老太爷等人,在土谷祠老头要帮忙时让他去旁边歇着,但他的善良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如此手法的运用是电影改编的一大亮点,不仅将讽刺深化,还使得电影的思想内涵在原著的基础上得以升华,使观众获得新的体验。
  四、结语
  将《阿Q正传》改编为电影,有进步之处,也有不足之处。但是总体而言,《阿Q正传》的改编是成功的,它从小说中走出,进入电影银幕,使文学经典走向了大众。小说与电影是两种截然不同又情感相通的艺术,将文本改编为影像艺术,带给大众的感觉是不同的。电影《阿Q正传》在保留原作精神的基础上,放大故事情节中的矛盾冲突,让影片的讽刺效果更加明显。全新的叙事视角、审美体验和思考方向是《阿Q正传》电影改编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经典文学作品“重鑄”的伟大尝试。以小说、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大众解读、反思其中的时代内涵,是文艺作品不断进步的巨大动力。
  参考文献:
  [1] 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2] 徐妍.鲁迅小说:从文学语言到电影语言——以《阿Q正传》为例[J].现代视听,2017(12):36-40.
  [3] 陈伟华.论《阿Q正传》的电影改编模式[J].鲁迅研究月刊,2015(6):48-55.
  作 者: 居文豪、丁川、张志君,均系浙江海洋大学东海科学技术学院在读本科生。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红字》是美国作家霍桑的一部力作,主要通过海丝特、丁梅斯代尔以及齐灵渥斯三个人之间的矛盾展开。自性是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的核心性所在,体现了人在经历一系列心理意识的冲突后整合出的一种升华、和谐的心理境界。本文以荣格的自性原型理论为基本脉络,分析《红字》中人物的自性显现的心理历程,进而以自性原型为基本立足点展现《红字》主题。  关键词:《红字》 自性 集体无意识  荣格将弗洛伊德的个体无意识
期刊
摘 要:阿来的多部小说创作中都有“最后一个”的形象出现,它们或是职业,或是生产生活方式,或是其他,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形象不仅仅是作为个体出现,而是与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它们的存在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拟从社会的能指性、文化的所指性和人文的关怀性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剖析阿来小说中的“最后一个”文学书写,力求能得到新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阿来 小说 “最后一个”  
期刊
摘 要:本文从《小镇畸人》中的“共同体”入手,通过辨析文中有关共同体的隐喻,揭示小镇人畸形的原因。作为小镇支离破碎的深层原因,小说中的家庭、社区关系的不堪一击牵连出小镇的共同体危机。安德森将小镇作为小说背景,体现出安德森思想的深刻性及其独特的观察视角。  关键词:安德森 《小镇畸人》 共同体  舍伍德·安德森(Sherwood Anderson)是美国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1916年,安德森开始在
期刊
摘 要:作为当代成就卓著的作家,蒋子龙积极响应时代的召唤与要求,承担起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他凭借对现实生活的深刻理解、对人物心灵世界的深入挖掘以及干预生活的创作态度塑造了诸多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揭示出特定历史变革过程中人们真实的心理流动与精神状态,给严峻多变现实中的人们以生活的勇气与力量。  关键词:蒋子龙 人物形象 时代使命 创作态度  优秀的作品离不开人物的成功塑造,文学承担着刻画人物的使命。
期刊
摘 要: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出现了一批以“典妻”为题材的作品。一大批离开农村、寓居城市的乡土作家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着故乡“典妻”的陋习,本文试从典妻习俗的根源、作家作品现实主义的共同倾向、作家不同文化样式和不同的文化立场等方面来探究“典妻”小说深刻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乡土小说 典妻 文化内涵  柔石的《为奴隶的母亲》、罗淑的《生人妻》和许杰的《赌徒吉顺》是“典妻”题材的代表作
期刊
摘 要:元稹与李商隐分别是中唐和晚唐杰出的诗人之一,他们在悼亡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悼亡诗在他们二人的诗歌创作中也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运用比较研究法,辅之以文本细读法,以元稹及李商隐的悼亡诗为研究对象,对比二人悼亡诗创作上的不同。二人悼亡诗创作的相异点体现在风格、语言、情感等方面。风格上,前者是直叙、明晰,后者是婉曲、含蓄;语言上,前者平实,后者浓艳;情感上,前者是自责与丧子之痛,后
期刊
摘 要:意象是中国古代诗歌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自然意象为例,从语言风格、表达形式等方面对中西方诗歌中自然意象的应用进行了对比,分析了自然意象在中国新诗中的传承和创新,认为中国新诗与西方诗歌在文学特征上存在一定共性,但同时又蕴藏着中国古代诗歌的自然意象之美,在传承过程中增添了创新的元素,实现了对中西方诗歌自然意象的现代性化用。  关键词:自然意象 中西方诗歌 中国新诗 传承 创新  意象是诗歌
期刊
摘 要: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厄榭府的崩塌》采用第一人称叙述,巧妙地运用话语转述方式对故事中的声音进行操控,将故事的恐怖氛围营造得淋漓尽致。小说中多处使用话语转述,将人物的声音压低,在言语行为叙事转述和间接引语的压抑叙述下,衬托出厄榭府的寂静和叙述者的紧张。小说中直接引语的设置,制造了突然出现的声音,使得故事场景更为惊悚,也拉近了读者与故事的距离。厄榭府与其主人公的声音互相融合,影响并完善了叙事声音
期刊
摘 要:《大海啊,大海》是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于1978年荣获布克奖的小说。它讲述了一名典型的默多克式的权力家查尔斯·阿罗比执迷于构建一个“理想的家”,但最终失败的故事。本文拟从默多克的道德哲学出发,借助“家”理念的相关社会学和女性主义批评成果,聚焦查尔斯的寻“家”之旅,探寻查尔斯寻“家”不得的根源。本文认为默多克通过记述查尔斯的寻“家”之旅,指出了现代人对“家”的概念的认知误区,并借此引发对“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多元化的现状已经形成。辨析清楚媒体多元化的成因,有助于加深我们对这一现状的了解,并且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面对媒体多元化带来的挑战。  关键词:媒体 多元 现状 思考  一、媒体多元化的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社会格局的变化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媒体多元化的现状已经形成。媒体多元的现状可以从多个方面予以考察,比如媒体的存在形态有纸媒、新媒体、影视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