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1116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戏古典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在经济浪潮的冲击和现代影视技术的洗礼下,已离我们的心灵越来越遥远。语文教师理应视课堂戏曲教学为契机,传授戏曲基本知识,同时调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欣赏戏曲的热情。
  【关键词】戏曲教学;戏曲常识;戏曲鉴赏
  
  中国古典戏曲把五千年中国文化的精粹集于一身,给观众以诗歌、音乐、舞蹈、思想的熏陶。但是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在影视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洗礼下,它已经是“门前冷落鞍马稀”。没有正规的戏剧院,没有大腕的广告商,没有家喻户晓的明星,没有热情的“粉丝”……在中学语文教材中也只有一个单元,再加上一些教师为了应试教育,又把这个单元的教学简单化,这样我们带出的学生只有戏盲。
  作为一名炎黄子孙,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这块小小的教学天地激活古典戏曲,将它作为一粒种子播种到学生的心田,让它发芽、生根、滋长成一棵长青树。
  
  丰厚的土壤
  
  “欲求木之长者,必先固其根本”,要让古典戏曲之树茂盛参天,就要有坚实丰厚的土壤——中国戏曲知识和戏曲发展纲要。古典戏曲早已远离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前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戏曲语言和角色的特点,还应了解不同戏曲样式的特点,如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等。在了解戏曲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让学生对中国戏曲的发展纲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补充戏曲样式和戏曲作品所产生的社会背景,这就如同给了学生一盏明灯,让他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感受古典戏剧的发展。而且一部古典戏剧作品也只有同它产生的时代相联系,它的意义才会凸显出来。杜丽娘与柳梦梅生生死死的爱情故事,离开了万历年间的反封建的新思潮流,就不能传达出在封建礼教压迫下的青年男女要求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争取个性解放、婚姻自主的美好愿望。古典戏曲如果脱离了时代就如同失去了土壤,就会成为一棵枯木,而我们带领学生去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俗和人物命运,就会让它再次拥有充满活力的社会土壤。
  
  正确的方法
  
  古典戏曲的教学要显示出它的无限生机,还需要园丁正确的培育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吸收那些有用的养料,让古典戏曲在我们的教学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始终应是处于主体的地位,只有让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学才有它的长远意义,所以交给学生欣赏戏曲的正确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第一,运用适当的煽情手段来使学生萌发学习欲望。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部戏在戏曲史上的重要地位,了解整部戏的剧情发展,以及本折或本出戏在整个剧本中的地位,这样既不至于让欣赏偏离轨道,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西厢记》的教学前,使学生了解到它已被誉为“天下夺魁”,王世贞称“北曲固当以《西厢》压卷”,王骥德赞“实甫《西厢》,千古绝技”,还有许多剧作在不同程度上受它的影响,如《倩女离魂》等,足见其对戏剧创作影响之深。而《长亭送别》在整部戏中是最精典的一场离别戏,从古至今不知迁动了多少离人的情思。
  第二,运用正确的戏曲语言鉴赏方法来指导学生。鉴赏古代戏曲的语言主要是品味曲词和宾白。对宾白的理解在戏曲欣赏中是基础,剧情的发展实际上都蕴含在宾白中,所以品味曲词是和理解剧情相辅相成的。崔莺莺在【滚绣球】中所唱“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车儿快快的随。”和在【一煞】中所唱:“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两首曲词所表现的心理完全相反,一个是送别途中,一个是别后怅望,忽视了这些也就无法理解人物愁苦心境。
  第三,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来体会中国的古典戏曲。教材中的篇目都可以从网上查阅到不同的资料,教师认真作比较,结合学生的情况来选择,让学生从画面、唱腔等不同方面感受古典戏曲的美。在教学《窦娥冤》的时候,如果将现代电影版和戏曲版的《窦娥冤》选断放给学生看,让他们比较,许多同学都认为,虽然电影让人一看就懂,却无法体会到戏曲中的声腔美、音乐美、服装美、舞蹈美、器乐美。再如《长亭送别》的情景交融的画面美和曲词的音韵美只有通过学生的耳闻目睹才能体会得真切,如诗如画的布景,缠绵悱恻的唱词会让学生沉浸在离别的愁绪中,这也是培养学生喜欢戏曲的良好契机。
  第四,运用有效的手段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古典戏曲的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一潭死水,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让学动手理出戏曲的情节缩写;可以带领学生反复诵读优美的曲词,让学生去体会曲词的优美意境和表现手法;还可以分角色朗读和表演,让能唱和愿意学唱的学生大胆地唱,从中更好地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对经典的唱段可以采用改写的形式让学生从更深层次上去理解;还可以将经典作品中的其他精彩片断布置成家庭作业,让学自己上网去看,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和主题。教师要让学生走进戏曲的天地,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配合才能使古典戏曲的教学充满活力。
  第五,运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来扩展古典戏曲教学的天地。古典戏曲作为一种文学样式,实际上是一门诗、乐、舞综合的艺术,一部完整的戏曲总是将各种艺术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所以它与小说诗词曲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理解是与小说的鉴赏分不开的,只不过小说是通过人物言行和心理活动等来表现,而戏曲是通过曲词和宾白来表现,《长亭送别》中的崔莺莺临行前对张生的一番嘱咐,正是她矛盾心理的折射。我们在教学古典小说单元的时候也是我们渗透戏曲教学的良好时机,《失街亭》中的挥泪斩马谡,《林黛玉进贾府》中《天上掉下个林妹妹》都是古典戏曲中的经典唱段。“泉涓涓而始流”,只要抓住每一个机会将戏曲的清泉引入学生的心田,就会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戏曲的曲词赏欣与诗词的赏析如同孪生姐妹,我们对曲词的把握也是通过反复诵读,从修辞手法、表现手法、音韵美等方面去品尝的。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奇特画面打开了我们想像的翅膀,窦娥的三桩誓愿、杜丽娘的离魂通过奇特的艺术构思,表达难以实现的愿望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引人入胜。
  古代戏曲还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情景交融、注重意境美的艺术传统,使写景抒情成为表达思想感情、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长亭送别》中的“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正是情景交融的极品。“春风又绿江南岸”的诗句中有“绿”字传神;“冷清清的残照,剩一弯柳树”的曲词里同样有“剩”字定情。戏曲的欣赏需要这样的融会贯通来使它丰满起来。
  “戏台小天地,天地大戏台”,戏曲纳古今上下种种生相世态于一台,已完全称得上中国社会历史的一个全景式缩影。“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作为语文教师要改变戏曲教学的现状虽然很难,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教学领域里,驾驭着自己那艘小小的船,沿着戏曲的涓涓细流,用灵魂去感动学生,让古典戏曲之树在学生的心田中萌芽生根,让中国灿烂的古典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绚丽的色彩。
其他文献
【摘 要】《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感情纠葛历来众说纷纭,但有一个基本事实是,三十年后,周朴园不顾鲁侍萍的“藕断丝连”,断然抛弃,曾经的偶像早成陌路。周鲁二人的“情变”表现了人性的复杂,这样的艺术构思完成了对典型人物的立体塑造。  【关键词】《雷雨》 感情纠葛 人性  曹禺的戏剧《雷雨》中,周朴园跟鲁侍萍的感情纠葛是极其重要的一条线。三十年前的始乱终弃造成了鲁侍萍一生的痛苦,她坚决反对鲁贵把女儿带
【摘 要】磨课是许多中学教研组开展教研活动的形式,通过磨课,可以探讨文本,研讨学情,调整教案,完善教法。本文详细记录了一次教研组磨课的过程,并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反思。  【关键词】教研 课堂教学 磨课    本学期,学校分配了二位刚大学毕业的老师,于是,我们教研组便经常性地开展新老教师磨课。所谓新老教师磨课,是指新老教师共同备课,探讨文本,研讨学情,磨合教案、课件,再相互听课、评课、反思
很多理科老师在讲解某例题后,常常再用一些同类的题目来巩固,以便学生熟练掌握解题方法。语文也是可以归类学习的,下面就《荷塘月色》的教学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一、文章体裁的归类  《荷塘月色》作为一篇情景交融的优秀散文,编录在各个版本的教科书中。散文体裁在课本中的比例不在少数,且散文体裁的阅读理解在各级各类语文试卷上纷纷登场。这足以证明以此文为典型教学生学会有关散文的方法尤为重要。  结合《课标》及文
【摘要】诗歌以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新课程下的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如何进行,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必须重视和探讨的问题,而寻求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出诗歌的人文内涵,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是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诗歌教学 新课程 体验感悟 心灵对话    新课标中“阅读与鉴赏”第一条就指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
画面是那样的鲜活灵动,色彩是那样的青翠欲滴,如同一块硕大的果冻,从天而降,扑面而来,不由分说地将你囫囵儿包裹,刹那间,你觉得赏心悦目,你感到心旷神怡,于是乎你沉浸其中,你不能自拔,你见识了弱小生命的尊严,你忘记了人类是万物的主宰。因为这里处处是生命的舞台:勤劳热情的蚂蚁,队列严整的毛虫,无奈行贿的蚜虫,水中涅槃的孑孓,一滴巨大的水滴落下,打在枝头,枝头振动,将甲虫高高地弹起,又稳稳地接住,如此熟练
读,是语文的第一学法,读,能帮助学生进入文本角色,和作者的思路融为一体,感悟人物内心的情感,把握文章深刻的寓意,达到“文若己出”的最高境界。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
【摘要】关于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第5段写景方法的分析,存在着“反衬”、“衬托”等等说法。由细读文本可知,这段文字的写景方法应是“间接描写”,而不是“反衬”或“衬托”。  【关键词】《荷塘月色》写景方法衬托反衬正面描写间接描写    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是名家名篇,历来被选入高中教材,堪称范文。教师乐教,因为它虽是白话文,却有讲头;学生喜读,因为它不仅能增加知识,而且是一种享受。评论家、文章
【摘 要】面对诗歌教学,教者常常束手无策,本文作者经过十多年教学实践,认真反思,发掘出了教材教法、学生学习态度、基础知识在这一过程的作用,希望对高考备考有所帮助。  【关键词】诗歌教学 教材教法 学习态度 文言知识  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优美的意境,朗朗上口的音韵历来脍炙人口;然而能真正走入诗歌,领悟这千古诗情的又有几人?  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进行诗歌教学时,颇
【摘 要】名著列入高考考查范围后,怎样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呢?一是教师要通读名著,整体规划复习内容;二是采用“入乎其中、出乎其外、融会贯通”三级跳的方式进行复习;三是要去粗取精,以简驭繁,将复习内容序列化、专题化,简化头绪,以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四是要研究高考命题、研究复习方法、研究名著内容。  【关键词】名著复习 整体意识 专题复习     自2007年开始,江苏省将名著列入高考考查内容,“
【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阅读了小说《祝福》,书中主人公祥林嫂以一种别样坎坷的命运走进了我们的视线,触动了我们的心灵。她和我们一样,从童真的少年走来,从亮丽的青春走过,饱满的生命却在一个本该收获的年岁里戛然而止。鲁迅先生用自己的小说向我们展示了祥林嫂这个悲剧的形象,更用他的思想向我们揭示着深刻的思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板书课题:祝福。)  鲁迅先生曾说:“书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