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花儿”地黄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28日,北京大学绿色生命协会观测到,地黄开了。在北大绿协流传着地黄是“民间校花”的说法。初听可能有些莫名其妙,不过观察一下它的小花,也的确能从颜色和花型联想出鲁迅先生设计的北大校徽的模样。

“校花儿”开了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野外实习基地——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学们曾经见到过一种名为花无柱兰的野生兰花,因其花形酷似北大校徽,被同学们亲切地称作“北大兰”。只可惜“北大兰”并不生于北大。于是同学们便把目光投向了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地黄,它不仅从花型能看出“人”字的轮廓,而且颜色也与校徽更为相近,由此获得了“民间校花”的俗名。
  春天来了,低矮处生长的砖红色小花与北大代表性的红色砖墙相映成趣,也成为了一道特别的风景。三教墙根下的是几丛毛绒绒的小草本,举着同样密生绒毛的紫红色小花,那是我再熟悉不过的身影。每年春天,这种极具代表性的华北野花就会如期绽放,从墙根、荒地、土坡中生出皱纹密布的叶子,举起召唤着传粉者的花朵。一直以来,我对它的模样熟稔于心,却又从未正眼相看。可看到地黄花,来参加物候巡护的同学们却纷纷问:“这是什么花?”“地黄。就是六味地黄丸的那个地黄。”
其他文献
这里说的“雷区”,也就是命题者经常设置陷阱的地方。据笔者统计,并列成分在病句考查中的出现率是极高的。那么,了解由并列成分而导致的“陷阱”类型,找出规律去“排雷”,就十分必要了。考察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归纳起来主要有这样四种类型:    一、语序不当    1.这项基金,是对公益林管理者发生的管理、抚育、保护和营造等支出给予一定补助的专项资金。(2006年安徽卷)  2.对调整工资、发放奖金、提高职工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确如此,阅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但由于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常担心阅读教学中讲不到位,追求面面俱到。结果,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被肢解得零乱破碎;一个个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被抽象得枯燥琐碎。这不能不说是阅读教学的失败和和学生的悲哀。所以,呼唤个性化阅读,让个性化阅读润泽学生心灵,已成为一股强劲的春潮。
俗话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情者,文之经也。”可见文章是心灵的产物。但长期以来,学生对学习作文往往表现为“厌”和“怕”,探其心理原因之一,就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没有培养好学生的写作兴趣,没有使学生“情绪”高涨,“情感”萌发。古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辞才发,情不动,辞难发。我们平时的作
应对高中生写作缺点的三个策略  孙立红 孙立华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堪为“重中之重”,而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可谓“难而又难”。本以为有了九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十几年日常生活的积淀,学生“我手写我心”的作文一定会有独立意识的表现,有个人独到的人生见解,有对人生的无限憧憬。但事实上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人的思考和见解,语言表达趋向网络流行语,不知所云。针对以上
在诗歌评论家陈超看来,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诗坛有两种主要的声音:一种是颂体调性的农耕式庆典诗歌,诗人以华彩的拟巴洛克语型书写“乡土家园”,诗歌成为遣兴或道德自恋的工具,对具体的历史语境缺乏起码的敏感。另一种是迷恋于“能指滑动”,“消解历史深度和价值关怀”的中国式的“后现代”写作。这两种写作倾向消解了诗歌对于历史和生存的关注,变成了单向度的即兴小札。由此,陈超提出:“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概念,要求
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卷中,咏月诗词是一道别具特色的风景,历来被文人骚客们赋予丰富的意蕴,借以抒发各种情怀,表达对宇宙、社会人生的思考。  月亮首先是母亲与女性的化身,反映女性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曰、嫦娥奔月的传说,使月亮成为一个女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
一、神话于屈原创作的意义    神话是反映古代人们对世界起源、自然现象及社会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过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的形式来表现的故事和传说。中国神话极其丰富,许多神话保存在古代典籍中,如《山海经》、《淮南子》等。神话是对中国各种文学创作较早发生影响的一种体裁,有着丰富的文化蕴涵。它的题材内容和各类神话人物对历代文学创作及各民族史诗的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它丰富的想象和对自然事物形象化的表现
世界上有从无而生的事物  譬如你——  或许,只是一丝微风  从海面,从深井  从五月之夜的露珠以及  朝阳升起后的霜雪  不可知的力平静地聚集  在无知无觉的天空  来自广袤宇宙的无,如今成为有  沒人知道  你的体内藏了多少风  也无人知晓  你的后院豢养了多少条龙  那样无声地燃烧,不为人知地颤抖  你柔软的变幻,可怖的翻滚——  这些来去无踪的雾、风和泪水  也许只是为了向大地  倾尽一场
作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常感叹学生作文中缺乏鲜活的例子,缺乏厚重的历史人文感,缺乏鲜亮隽永的语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产生这些弊端的原因之一,是学生脑中、手中的作文素材太少,平时又不注重积累。所以要解决学生作文提笔无言、干巴生硬的毛病,必须加强素材的积累与整理运用。    一、从整理内容上来说,可以运用以下方法    1、研究古今中外名人,从耳熟能详的例子中再找出新的角度、新的“抓手”来。例如诸葛
在比较之前,我要重申一下新课程的重要特征。新课程目标是促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课程内容倡导的是“新、活、宽”,学习方式倡导的是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过程倡导的是沟通、理解和创新。因此新课程改革下的选拔考试理应符合这些特征,这样才能促使中学基础教育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新课程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新课程考纲》)比《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考试大纲(语文)》(以下简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