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多元智能开发研究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w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教育不是孤立的,它在幼儿教育这个场域中不断地发生和发展。我们知道,音乐教育的功能可以体现在促成个性自由和谐发展,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发展多向思维,启迪智慧的增长以及促进身心协调健康地成长等方面。但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只重视语言智能和数学逻辑智能的学习而忽视了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导致了音乐课就是唱歌课的片面认识。加德纳通过研究、实践以及自身对音乐学习和实践的经历认为八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人类自身的发展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这种些智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独立,互相开发研究、互相促进。正如加德纳所说,揭示各种各样的人类智能及智能组合,然后对其进行相应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的智能组合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的主要根源。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发现和挖掘幼儿的多种智慧潜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多元智能开发
  多元智能理论已经证实音乐智能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智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与生俱来的,即便是“五音不全”的人,也具有音乐智能。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学习和欣赏音乐以及享受音乐带来的愉悦。然而每一个人在音乐智能方面的表现又存在差异,如有的人喜欢唱歌,有的人喜欢欣赏,有的人喜欢学习乐器,有的人喜欢音乐创作,有的人喜欢表现音乐……如果我们仅仅以是否具有歌唱的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音乐智能的话,那么许多不擅长歌唱的人则被排在“没有音乐才能”或“没有音乐细胞”的行列之中。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不仅仅只是唱歌的教育,而是把唱、说、奏、舞、戏等都作为通往音乐才一能的通道,并以此成为音乐智能开发和培养的有效途径。音乐教育不是独立和封闭的,而是开放和多元的。如何通过音乐活动来开发幼儿的多元智能是幼儿音乐教学必须考虑的问题。
  幼儿音乐音乐教育包括歌唱、打击乐器演奏、韵律活动、音乐欣赏四个方面,幼儿音乐教学内容应注意帮助幼儿体验、积累音乐,并学会用声音来表现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到的音乐,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元智能的开发研究。
  一、歌唱音乐教育的多元智能开发研究
  歌唱是一种运用人的嗓音来进行的活动,是人们表达自己喜怒哀乐各种感情的方式,是幼儿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它是被音乐化了的语言,通过歌唱,人们可以得到身心满足并以此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是歌唱教育目标中最为基础的目标。这种参与的过程也是幼儿进行多元智能开发的过程。通过歌唱教学可以促进幼儿多种智能的发展,歌唱表演形式中的齐唱、对唱、领唱齐唱、轮唱、合唱可以发展幼儿的自我认识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歌唱的歌词朗诵和理解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歌唱的节奏学习可以发展幼儿的数学逻辑智能和身体运动智能等等,因此,教师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幼儿进行歌唱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清洁歌》
  教学过程:教师根据歌曲丙容引导幼儿谈论清洁,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来表达如何保持清洁卫生(发展语言智能);教师引导幼儿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歌词的大意,并在教师范唱的歌声中随教师一起进行表演(发展身体运动智能);教师教唱歌曲,该歌曲节奏鲜明,词曲结合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先教歌曲的节奏,这可以通过拍手或身体律动的方法让幼儿学习歌曲节奏(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和逻辑智能);请幼儿单独表演,并相互进行评价(发展自我认识智能);请幼沁自由结伴进行表演,结束时愉快地相互致谢(发展人际交往智能)。
  二、打击乐器演奏音乐教育的多元智能开发研究
  幼儿打击乐器演奏活动是指用特有的打击乐器,按照音乐的节拍、节奏敲打节奏,教幼儿在数拍子的帮助下在运动神经上去感觉节奏,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节奏感。幼儿音乐教学中使用的打击乐曲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伴随歌曲或演奏旋律的器乐曲进行的打击乐器演奏,这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某一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另一部分是根据这首特定的歌曲或器乐曲专门创作的打击乐器演奏方案,即配器方案;另一类是纯粹由打击乐器或替代性的打击乐器演奏的打击乐曲,这是专门为打击乐器创作或仅由打击乐器来演奏的乐曲,这种纯粹打击乐的表演方式幼儿都比较喜欢和易于接受。如打击乐演奏陕北民歌《打莲湘》(中大班)的教学过程:引导幼儿认识此首打击乐曲所用的打击乐器,碰铃、大鼓、拔、铃鼓,通过聆听这几种乐器的音色来帮助幼儿辫认和记住乐器的名称并能够运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它们的特点;引导幼儿感受和理解主旋律的情绪、风格和基本拍子;引导幼儿了解此首打击乐演奏中每个打击乐器的主要演奏节奏型,让幼儿先不拿乐器,用拍手的方法练习各自乐器声部的节奏型,待整齐熟练之后再拿乐器进行练习;指导幼儿按照各自不同的演奏声部进行分声部的练习。练习时要引导幼儿学会相互倾听、相互配合,同时还要求幼儿注意教师的指挥,教师指挥时所做的动作最初要与幼儿所做的动作相同,待熟练后再改用击拍法;在教师的指挥之下进入实际的多声部乐器合奏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音乐学习情况指导个别幼儿学习指挥全体同学的集体演奏。
  打击乐器演奏的教学过程是根据幼儿的打击乐学习特点循序渐进进行的,它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手、眼、脑甚至全身的协调合作,刺激脑细胞的发育,促进视觉和听觉的发展,提高幼儿的观察力、理解力、听辨力、表现力和创造力以及想象力,是非常有效的发展幼兒多元智能的方式。幼儿描述所辨认的乐器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幼儿的分声部练习和合奏练习的多人合作可以发展幼儿人际交往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打击乐演奏本身需要身体的动作可以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
  三、韵律音乐教育的多元智能开发研究
  韵律活动的教学是幼儿用身体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也是幼儿运用身体进行创造性的艺术表现的艺术造型活动。它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通过语言或动作来发展幼儿的节奏感,以此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音乐艺术的节奏美。在幼儿阶段,个体不但可以运用身体来感知看得见和摸得着的事物,而且也可以运用身体来感知音乐,所以,学会更好地使用身体动作来感知音乐的能力是幼儿音乐智能开发的必不可少的内容。在幼儿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一般分为:基本动作、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   基本动作指:幼儿在反射动作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生活动作。如走、跑、跳、摇头、点头、弯腰、击掌等等,这些动作主要来自于幼儿的生活,它和生活是密切相联的。模仿动作是指:幼儿在表现特定事物的外在形态和运动状况时所用的身体动作。如鸟飞、鱼游、刮风、下雨等,还有日常生活动作的模仿,如洗脸、刷牙等,这些韵律动作可以发展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舞蹈动作适合于5-6岁的幼儿学习,它是程式化了的艺术表演动作。这些韵律动作的组合包括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等。以德国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为代表的当代儿童音乐教育理论多主张从语言和人体动作入手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因为音乐的节奏和语言的节奏有着紧密的联系,人体的动作,如跑、走、跳等基本活动更是感受音乐节拍、节奏的基础。因此,在节奏活动方面,教师可以运用语言来进行节奏的学习,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易于掌握,使节奏学习充满乐趣,还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例如,一些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儿歌便是语言节奏练习的上好材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用手拍固定拍或节奏,口诵儿歌的方式来感知节奏,例如儿歌《小老鼠上灯台》。
  此外,教师还可以用人体动作节奏来引导幼儿进行律动。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认为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不仅反应在心理上,同时也反应在身体上。我们的身体就是一个天然的打击乐器,可以发出许多种美妙的声音,如拍手、拍腿、捻指、弹舌、口诵等等。例如,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佚名词曲)在歌唱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两手有节奏地拍打身体相应的部位。
  律动是在音乐伴随下的韵律活动,动作一般应该合乎音乐的节拍、节奏和艺术的美感。律动没有一定的情节内容,常常是舞蹈动作练习和模仿动作等。律动音乐的节拍、节奏和情绪特点和动作的节拍、节奏和情绪特点相符合。幼儿律动模仿的动作内容主要是动物的动作、人类的动作和其它动作、自然界的现象、游戏中的动作等。律动动作和律动音乐是紧密相联的,律动音乐可以是幼儿边做边唱的,也可以是专门的器乐曲。一般来说,律动音乐具有节奏鲜明、形象性强的特征,极易引起幼儿的活动愿望和兴趣。幼儿通过律动音乐可以边唱边做动作,例如《小鱼游游游》
  教学过程: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鱼缸、水盆、鱼池里的鱼或观察鱼游的录像片;教师播放音乐,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来跟随音乐表现鱼游的动作;教师指导幼儿边唱边做模仿鱼游的律动:幼儿两手在体侧,手腕一拍摆动一下,第5-6小节“一会上”仰头游,“一会下”低头弯腰游,动作要活泼;教师请个别幼儿轮流表演,引导幼儿相互观察、相互学习,并用琴声为幼儿伴奏,指导幼儿边唱边表演。这首歌曲在学习时这种律动模仿动作的学习使得幼儿在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情境中发展了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
  四、音乐欣赏音乐教育的多元智能开发研究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它借助于声音这一物质材料,建筑一个音响世界,作用于人的听觉。因此,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教学活动中,身体运动智能、语言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例如,在音乐欣赏活动中,音乐的教学内容侧重于反映音乐的性质,即动作与音乐在节奏、旋律、结构、内容、情感等方面的同构性,这样有助于幼儿通过音乐做动作的方式参与到音乐进行的过程中去,从而发展幼儿的身体运动智能;那些语言优美、文学性强,能为幼儿理解和接受的词曲可以发展幼儿的语言智能;在视觉智能方面,视觉材料的线条、构图、造型、色彩、形象、内容、情绪等与音乐的同构可以发展幼儿的视觉空间智能;在许多的音乐作品中有着模拟自然音响的音乐,从小培养幼儿对周围生活和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倾听兴趣和能力可以发展幼儿的自然观察智能,例如世界名曲《野蜂飞舞》、《雀》、《田园》等等音乐作品都是艺术家用高潮的艺术手法表现出来的人类对自然音响的主观感受。
  下面以《小白船》的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为例:情境设计,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或出示挂图的方式展示“蓝蓝的天上,挂着弯弯的月亮”的情景,请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或多媒体课件中的情景,并引导幼儿尝试说出音乐里表达的意境;教师完整地演唱歌曲,引导幼儿利用手画拍子的方式来感受四三拍子的节奏韵律。第一拍重一些,后两拍轻一些,或用身体动作来感受三拍子的节奏韵律;教师再次示范歌曲并帮助幼儿熟悉歌词;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用動作来表现歌曲,教师通过语言创设情境(在优美的月光中,在繁星点点的夜色里,有只美丽的小白船在飘来飘去,船上有桂花和玉兔在做着游戏,星星在眨着眼睛)引导幼儿逐句创编动作;鼓励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表演并大胆地在同学们面前展示。
  从上述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音乐欣赏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听觉、视觉、演唱、想象、身体运动等诸多方面,从而达到综合发展多种智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瑾编著.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M].新华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商家为了提高宣传效果,通过向外发放传单来进行宣传已经是一个随处可见的现象,同时,散发传单也是一种低成本的极佳宣传方法。但是传单最终到哪儿去了,宣传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却鲜有问津。宣传单是商家做广告宣传最常见的一种宣传手段,它凭借成本低、宣传方便快捷并且覆盖面广的优势而被许多商家广泛利用。  【关键词】:传单现象;宣传技巧;本质原因  众所周知,派发传单的成本极低,况
期刊
《学会生存》一书中这样说: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为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教师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讨论者,一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而不是提供现成真理的人。因此,我站在讲台上的一切活动都要以教会孩子需要为目的,树立“不惟书”、“不惟师”的思想,创造性地引导孩子探究,鼓励孩子质疑,激励孩子超越,善于捕捉智慧的火花与灵感,从而培养出孩子的需要意识。  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
期刊
【摘要】:词语的学习是第二语言阅读课的关键部分之一,是阅读课的基本。它是学生增加可理解输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扩展并积累词汇,训练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逐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把握初级阶段汉语阅读课教学目的与内容,掌握一定的词语教学方法对词语的学习至关重要。  【关键词】:对外汉语;初级阶段阅读课;词语教学  阅读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重要的汉语言技能课,是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一
期刊
【摘要】:本文在反思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笔译教学所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基础上,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探讨MTI笔译教学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在“译”中构建翻译技能,提升翻译技能,积累经验,形成能力。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MTI笔译教学;教学模式  一、引言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的政治、经济地位日益提高,以及与各国的合作、交流日益加强,语言翻译成为了国家与国家交流的重要媒介和工具。
期刊
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创设一种灵动活泼的课堂,使教学鲜活起来,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们才不会被迫学习,才不会扼杀他们掌握知识的意愿,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效率。在教学中把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整合,便可以创设这样优化的课堂。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
期刊
【摘要】:高中学生群体对时尚流行音乐的追逐在当下日益盛行,传统的音乐教学已经无法吸引学生对高中音乐学习的兴趣,因此当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应积极满足学生对流行音乐的需求,对音乐教学做出适当调整,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程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流行音乐元素;高中音乐教育;学生兴趣  流行音乐之所以在高中学生和广大群体中流行,这与其音乐本身具有人们所喜爱的音乐特点有关。过去人们对于学生音乐教学主要集中在传统音
期刊
【摘要】: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国家,但华文并不普及。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政府制定了“差异教学法”以守住民族文化根基,提高华文的地位,本文通过新加坡华文教学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进行分析,希望引起大家对华文作为第二语文教学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华语;华文教学;差异教学法  新加坡是一个多民族、多元化的国家,由华族(74.7%)、马来族(13.6%)、印度族(8.9%)、其他种族(2.8%)组成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我去云冈石窟写生时的一些记忆和翻阅一些相关资料将一些典型的石窟进行介绍,并结合我的专业角度来谈谈云冈石窟的雕塑造像艺术,思考未来我国城市雕塑发展的趋势,学习古人雕塑造像艺术的手法和思想,与现在城市雕塑相结合,为我国的景观绿化做出贡献。  【关键词】:云冈石窟;石雕艺术;昙曜五窟;当代城市雕塑  说到云冈石窟,那是我在大三写生的时候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气势雄伟的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地
期刊
【摘要】:在传媒业快速发展的今天,电视节目主持人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其发展也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关注。但是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发展不能满足传媒业的快速发展,而且随着广电集团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节目形态的进一步市场化,对节目主持人才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广电集团的长久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人队伍  
期刊
【摘要】:军校文化应该是军校在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本质是军校历史地凝集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核心是军校自觉或不自觉建立起来的人的形象,也就是对军校人之为人的本质性规定。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认识;新时期;军校文化  军校文化是军校人在长期实践中,围绕什么是军校,如何办军校;什么是军校人,怎样做军校人做出的回答。军校文化可以分为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