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问题系列化,提升学生思维的质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4823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33.8
  化学复习课是由不同的问题构成的,而问题的解决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因此,问题(含习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是否符合他们的认知规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很快进入到积极的思考状态中,是衡量化学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尤其在高三阶段,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和习题编制时,将难易不一、杂乱无章的复习内容编制成有序、有梯度的问题,以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即在教师备课时要进行“递进式问题组的设计”,当然,在问题的选择和编制上,无论是几个问题的讲解顺序,还是同一知识中若干问题的设置顺序上,都应遵循低起步,小步走,阶梯式的原则,使问题体现递进性和层次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思考的起点,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递进式问题组的设计要体现以下两个策略:
  一、要体现知识呈现顺序的策略
  化学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有序的系统,恰当的、合理的知识呈现顺序往往能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产生一定的递进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尤其对于综合性强、知识难度大的习题,对学生的思维层次要求也就高,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时,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改变一下相关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步步为学生搭设教学的台阶,使之更贴近本班学生的实际和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以引领学生乐于接受所学知识,从而使教学事半功倍。例如在复习“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个专题时,只需将本专题常见的习题进行归类,设计成以下递进式的题组即可。
  基础题1:在醋酸钠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关系是_________。
  递进题2:100 mL 0.1 mol/L醋酸与 50 mL 0.2 mol/L NaOH 溶液混合,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递进题3:把0.02 mol/L醋酸溶液与0.01 mol/L NaOH溶液等體积混合,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递进题4:将pH=3的醋酸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在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基础题1是“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这一专题知识的起点题目,属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只要学生对盐类水解的实质、程度、显性问题以及电荷守恒有所了解,就很容易解决,要求的思维层次比较低,但却是解决“离子浓度大小比较”较难习题的基础。有了题1的铺垫,中下等学生就可以顺着这个阶梯解决其他习题,递进题2只是变化了知识的呈现方式,将问题由定性转为定量,其实最终溶液仍与题1一样,答案自然就出来了。而递进题3、4均是在1、2题的基础上产生的高层次习题,每个习题均属于在新旧知识的结合点上产生的,需要用前一个习题的思维潜在方式和新的思维潜在水平结合起来解决。这种递进式的习题设计,抓住了“教学契机”,展现了学生化学思维能力形成的过程,必然能使学生夯实基础,优化思维品质。
  二、要体现整体思维的策略
  复习课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不是单纯地储备知识,因此设计习题时,还要从整体把握,看习题的设计是否有利于学生整体思维的形成。递进式的习题和整体思维的整合关系即为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整体是局部问题组成的,没有局部就没有整体,因此整体思维方法离不开对局部问题的深入剖析。例如在复习化学计算时,可以应用以下习题组:
  基础题1:将14 g铁粉投入到足量的稀硝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最多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递进题2:将14 g铁粉投入到含硝酸0.8mol的某稀硝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测得Fe和HNO3均无剩余,假定还原产物只有一种,则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 ,其物质的量分别为 。
  递进题3:将14 g铁粉投入到500 mL某稀硝酸中,经充分反应后,测得Fe和HNO3均无剩余。已知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4.48 L。假定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且还原产物只有一种,则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
  这是一组计算题组,基础题1涉及的化学反应比较单一,只要学生识出“稀硝酸足量”这一关键信息,应用方程①Fe+4HNO3==Fe(NO3)3+NO↑+2H2O及简单的计算能力,即可将此习题解决。题2的解决是在上述方程的基础上,判断出Fe过量,因而得出还会涉及到的方程有:②2Fe(NO3)3+Fe==3Fe(NO3)2,从而得出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2+和Fe3+,其物质的量分别是0.15mol和0.1mol。题3的解决有多种方法,但最简单的方法是应用整体思维,不论铁元素的存在形式是单一的还是混合的,只有反应①是消耗硝酸的,因此可以通过n(NO)=0.2 mol及反应①,求得n(HNO3)=4 n(NO)=0.8mol,即:c(HNO3)=1.6 mol/L。可见,题3训练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尽管题3和题1、2之间没有多大的递进关系,但如果没有局部题1、2的过程分析,学生难以挖掘题3中所隐含的整体思维,便找不到整个化学反应过程与局部反应①的关系。
  从系列化、递进式的习题的编制过程可以看出,后一个习题是前一个习题的扩展、补充,前后习题之间既有递进的关系,又有类比关系,而每一个习题内的两种情况自身形成对比,学生通过这些对比、递进,逐层理解了化学问题,提升的化学思维的空间感,当面对化学习题或者高考题时,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微课衍生于微博,把枯燥的文字转为动感十足的视频,让互动更便捷。微课继承了微博的高参与度、高互动、信息反应速度快、传递信息明确等特点,“微课”时代的大幕在全国各级给类学校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概念界定: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关键词:科学课;制作
片蚀是雨滴击溅侵蚀向坡面流转变的初始阶段,是土壤侵蚀中一个重要的侵蚀过程,其薄层水流流态复杂,具有独特的侵蚀过程特征。本文以川中丘陵区坡耕地紫色土为研究对象,采用人
[摘要]:众所周知,阅读习惯的培养,历来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阅读习惯,的确兹体重大:近,它关乎阅读课堂的成败,关乎语文教学的品质;远,它关系学生的成长,关系教育的发展。本文提出由课内走向课外,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期望以此帮助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G623.2  近期以来,“日有所诵”和“全阅读”理论再次引发阅读教学改革的热潮。笔者从中得到
物流配送行业发展到今天,涌现出许多小的类别,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生财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优势或许渐渐消失,新的配送种类应运而生,它们在市场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引领着敢于尝试的创业者进入,创造新的商业奇迹。    物流配送行业发展到今天,涌现出许多小的类别,为广大创业者提供了生财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的优势或许渐渐消失,新的配送种类应运而生,它们在市场的推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引
期刊
开花过程(即成花)在相当的程度上决定着繁育是否成功,是高等植物最关键的生命时期之一,近年来已成为植物生殖发育研究的新热点,并且该领域的研究对农业和园艺生产有着重要意义。其
学位
滇杨(Populusyunnanensis Dode.)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乡土树种之一,也是青杨派的一个重要树种。是全国乃至世界少有的分布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杨树资源。具有速生、耐寒、易繁殖
学位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阅读的现状分析,指出现在的英语阅读课堂中存在忽略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等方面的问题,尝试从强调教师学生双主体地位,多种方式导入课堂,从单词、关键词解析,阅读技巧的训练,阅读情景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建构激活初中英语阅读课堂的策略与方法。  关键词:英语阅读;激活课堂  G633.41  在新课程的实施进程中,许多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凸显。传统作文教学中,学生经常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对作文缺少兴趣。笔者在本篇文章当中重点讨论了小组合作教学在作文课堂当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对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组合作;作文教学  G623.24  一、小组合作对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营造良好的写作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有些孩子担心自己的话题不够新颖,因此
森林景观稳定性是实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森林景观的稳定性评价研究,对保持森林景观的稳定性,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1974年MSS遥感影
学位
邹师傅很感谢水果,3年来,水果销售和配送解决了他一家四口人的生计问题,而且还有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    邹师傅的水果配送店立在一个人流量较大的闹市口,看上去生意很不错。他很感谢水果,3年来,水果销售和配送解决了他一家四口人的生计问题,而且还有了一笔数目不小的存款。  邹师傅的水果配送店基本没什么装饰,墙壁上贴着大玻璃镜,门上挂的牌子倒比较光鲜。邹师傅说,放镜子后,看起来面积就大了,水果也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