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谑称23种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hvhuhuiui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的人们对读书人有种种谑称,典型的有:
  书痴“书痴”即书呆子,带有贬义。《旧唐书·窦威传》载:“威家世勋贵,诸兄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兄哂之,谓为书痴。”但是,古代读书人也有以甘当“书痴”而自豪的,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书簏“簏”本义是指用藤条或柳条编结的圆形盛器。“书簏”用以讽喻读书虽多但不解书义、获益甚少的人。这名称首见于《晋书·刘柳传》:刘柳为仆射,傅迪为右丞相。“傅迪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也。’”
  书库喻博学饱识之士。《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淫“淫”有“过于沉溺”“越过常度”之义。“书淫”誉称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晋书·皇甫谧传》称皇甫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书癫喻指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如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诗云:“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哪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书橱有两义,一是喻学问渊博之人。如《宋史·吴时传》载:“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成橱’。”又宋代的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名,人号“书橱”。还有一义是讽喻读书多却不能应用的人,义与“书簏”近。如《南齐书·陆澄传》记:“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
  书种犹言读书种子,省作“书种”。不让读书种子断绝,这是“家无读书子,官从何处来”的封建社会里的“书香门第”思想。宋代诗人杨万里诗云:“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书生古代多指儒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当“书生”与“白面”连在一起时,特指少年文士,含有年轻识浅之义。
  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如宋刘延世《孙公谈圃》载:“艺祖(赵匡胤)生西京夹马营,营前陈学究聚生徒为学,宣祖(赵弘殷)遣艺祖从之。”
  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如马致远《岳阳楼》曲:“至如吕严,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末流书生,上朝求官,在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终得成了道。”
  掉书袋即掉书的口袋,含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南唐书·彭利用传》载:彭利用不顾对象场合,“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蠹书虫字面意为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唐韩愈主张“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对读死书。其《杂诗》云:“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非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小儿学士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不栉进士栉乃男子束发的梳簏。“不栉进士”喻称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载:“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斗酒学士指唐代王绩。《新唐书·王绩传》记:王绩性简放嗜酒,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依定例,官给酒日三升。或问:“待诏何乐耶?”答曰:“良酿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酒一斗。时人遂送王绩“斗酒学士”的谑称。
  尺二秀才古文“”字的俗写字作“尽”(现用作简化字),由于“尽”字由尺下两点构成,故而戏称书写俗字的读书人作“尺二秀才”。这名称首见于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声画押韵贵乎审》:“初,诚斋先生杨公(杨万里)考校湖南漕试,同寮有易义为魁。先生见卷子上书‘’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著脚书楼宋代赵元考的绰号。他博览强记,宋朱牟《曲洧旧闻》卷二载:“(赵元考)无书不记,世称‘著脚书楼’。”意即:赵元考好像会行动的书楼一般诗书满腹。
  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
  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
  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书巢南宋著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书柜明代文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摘自《大中华文化知识宝库》)
其他文献
模仿是儿童学习、了解、认知外界新事物的主要方式与途径之一。作为教育者,首先要认识儿童模仿的特征,并以此制造一定的教育情景,再运用正确的教育手段,促进儿童认知发展和个性的
数学教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程是数学教育永恒的课题。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对数学课程作进一步的剖析和认识,形成基本的共识,规
科学家做过这样一项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开水的大锅里。这只青蛙一入水,便立刻感觉到环境的变化,迅速挣扎,蹦跃出水,虽受轻伤,却避免了被煮死的命运;第二次科学家把一只青蛙放到盛满凉水的大锅里,然后,用小火慢慢加热,青蛙没有感到温度的慢慢升高,一直在水中欢快地游动。随着水温逐渐增高,青蛙的游动渐趋缓慢。等到温度升得很高时,青蛙已变得非常虚弱,无力争扎,慢慢而又安乐地被煮死。  两只青蛙不同的命运告诉
境带入及课堂反馈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使学生们在轻松白由的课堂环境中,无拘无束、积极参与,大胆发言,从而找到学习的乐趣,改变原有的传统课堂模式,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创造
<正>模型思想的核心在于建模,意义在于解题.在日常教学中,特别是初三的复习中,我们也经常遇见基本的数学模型,或通过构建模型来解决问题.笔者以2017年丽水中考第16题为例,谈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枯燥的讲解、乏味的字词训练,对课文的没有激情的朗读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而且小学生认知能力比较低,很多字词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语文成为了学生头疼
数学教学难度大,充满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紧紧围绕“数学问题”这一主题,寻求切实可行的解题策略,有效地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生活实践,初步学
<正>初中代数中有一个常用的恒等式:4ab=(a+b)~2-(a-b)~2,它由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相减而成.而今在高中向量中有一个类似的恒等式:4ab=(a+b)~2-(a-b)~2或ab=((a+b)/2)~2-((a-b)/
化学课堂教学中,小组的建立和培养是关键的环节。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职能,可以大大的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但是,要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职能,科学合理的构建互助性学习小组是必不可
一、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有关情况关于学前教育改革试点情况,按照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改革试点工作已于近期启动。关于学前教育试点的主要任务是要建立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