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Ⅳ期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疗效探讨

来源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jbet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Ⅳ期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8例Ⅳ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均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按照Ⅳ期结肠癌位置不同患者分为A组(34例:右半结肠癌)与B组(34例:左半结肠癌),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52.94%)显著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A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者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均略高于B组,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效果优于Ⅳ期左半结肠癌患者。
  关键词:常规静脉化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Ⅳ期左右半结肠癌
  【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结肠癌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精神紧张、缺乏运动以及慢性肠道疾病等因素有关,在上述因素作用下患者均出现腹痛、血便、消瘦等症状,Ⅳ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主要采取静脉化疗,贝伐单抗可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选择性结合,阻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进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近些年,部分医学研究者提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以提升Ⅳ期左右半结肠癌治疗疗效,但是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与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存在一定的差异[1]。本次研究为深化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Ⅳ期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疗效研究,比较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68例贝伐单抗联合化疗Ⅳ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化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A组34例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中男(n=17)、女(n=17),年龄区间为:56岁~81岁、平均(68.62±1.62)岁。B组34例伐单抗联合化疗的Ⅳ期左半结肠癌患者中男(n=18)、女(n=16),年龄区间为:54岁~80岁、平均(68.61±1.65)岁。两组患者男女比例、平均年龄等基础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本次研究对象TNM分期均确诊Ⅳ期,患者均无手术指标需行静脉化疗,本次研究征得患者同意。排除标准:(1)排除既往接受过静脉化疗患者。(2)排除预计生存期不足三个月的患者。(3)排除全身血液疾病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其中贝伐单抗(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216)5mg/kg,14d为1周期,奥沙利铂(山东新时代药业,国药准字:H20173095)85 mg/m2,dl,亚叶酸钙(上海上药新亚药业,国药准字:H20113396)400 mg/m2,d1,5-氟尿嘧啶(广州白云山何济公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085)400 mg/m2,d1,14d为1个周期。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周期。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按照实体瘤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靶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靶病灶最长径总和相比至少减少30%)、稳定(SD::靶病灶最长径总和相比减少不足30%,至少增加20%)、进展(PD:靶病灶最长径总和相比增加超过20%)。疾病控制率等于完全缓解率与部分緩解率的和。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中相关计量数据,(%)表达形式数据行X2统计学检验,P值<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后疾病控制率,具体情况见表1,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B组。
  2.2两组患者治疗3个周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情况见表2,A组患者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蛋白尿以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
  3讨论
  Ⅳ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病情已发展至晚期,患者已失去最佳手术治疗时机,主要采取全身静脉化疗,全身静脉化疗过程中化疗药物在抑制癌细胞恶性增殖的同时可对正常组织细胞功能造成极大的破坏。贝伐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免疫蛋白克隆体,该品给药后可与血管内皮细胞因子结合,从而提升血管渗透性,活化血管内皮功能,进而抑制肿瘤管细胞转移[2-3]。此外,贝伐单抗可减少细胞内间质压力,以促进5氟尿嘧啶在内的多种静脉化疗药物,经血管渗入癌细胞内部,从而提升化疗效果[4]。本次研究显示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A组Ⅳ期右半结肠癌患者长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B组,此外,A组疾病控制率高。2016年美国ASCO与欧洲ESMO会议上报道CALGB/SWOG 80405Ⅲ期临床试验,其结果显示在RAS野生型mCRC中,当原发肿瘤位于左半结肠时,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整体生存优于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HR=0.77;95%CI 0.59~0.99; P=0.04);而当原发肿瘤位于右半结肠时,用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整体生存期短于贝伐珠单抗(HR=1.36; 95%CI 0.93~1.99; P=0.10)。由此可见,抗EGFR单抗在右侧mCRC的获益较小;而右侧半结肠癌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左侧半结肠癌。
  综上所述,Ⅳ期左右半结肠癌患者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方案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史书萍. 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Ⅳ期左右半结肠癌临床疗效[J]. 健康之友,2020,8(11):31,30.
  [2] 连宏. 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对晚期结肠癌临床疗效及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21):13-15.
  [3] 应佳可,杨翀,孔颖,等. 贝伐珠单抗与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观察及对不良反应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8):70-73.
  [4] 赵云.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效果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 中国农村卫生,2020,12(24):70.
其他文献
摘要:支气管哮喘是反复发作的呼吸道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多种炎性细胞及相关因子参与。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哮病”、“喘病”范畴,临床发作时常见症状为喘促、气急、咳嗽咯痰,或伴胸闷,临床上哮喘的治疗以症状缓解为主,有多种中西医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可缓解哮喘患者发作期临床症状,对哮喘发作期以及稳定期的治疗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哮喘;中西医;治疗概述  【中图分类号】R562.2+5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细针穿刺BRAF基因检测技术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接受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例,所有患者的结节均<1cm。将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参照标准,探讨患者接受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测、BRAF单基因检测对于诊断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临床价值。结果 细针穿刺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88.75%,BRAF单基因检测的诊断准确率为9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下斜方肌肌皮瓣修复头枕部皮肤缺损的手术发放。方法 头枕部肿瘤切除后,依据术前定位标记,自斜方肌深面向近端分离肌皮瓣,经明道将岛状肌皮瓣转移至枕部,覆盖缺损及颅骨外露。术后采取俯卧位或左侧卧位,头部尽量抬高,颈部向右后侧弯曲,使肌皮瓣蒂部保持松弛状态。结果 术后10天拆线,切口一期愈合,外形满意,无明显肩臂功能影响。随访4个月肿瘤无复发。结论 延长下斜方肌皮瓣以其蒂长及可修复面积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腰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比较单纯减压手术、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于我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间接诊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9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单双法划入两组,即融合组(n=46)与单纯组(n=46)。单纯组予以单纯减压手术医治,融合组采用减压并植骨融合手术医治。比较两组医治后的JOA评分与手术、住院时间。结果 较之于对照组,融合组医治后的手术、住院时间均明
期刊
摘要:Dieulafoy 病為一种黏膜下恒径动脉破裂出血,是消化道少见而又致命的病因之一,90%以上的病变位于上消化道[1],其中只有2%位于盲肠[2],而我们发现了一例罕见的盲肠 Dieulafoy 病所致的下消化道大出血病例,现将其诊治情况,结合文献进行报道。  关键词:盲肠;胃肠出血;Dieulafoy 病  【中图分类号】S9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医院14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及sCD40L、sICAM-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沙库巴曲缬沙坦;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  【中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究苓桂术甘汤加味于脾阳不足、痰饮内停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应用疗效比对。方法: 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探查对象,共计80例,采用计算机1:1分组方式,常规组40(行常规治疗)例,试验组(行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40例。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具有同质性,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症狀积分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中医症状积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
期刊
摘要:药物性肝损害相对其他的肝损害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标志物。本文报道了1例口服中药黄独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治过程,以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药物性肝损害;黄独;中草药  【中图分类号】R25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1-01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传统中药,天然药,保健品,膳食补充剂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强化期含贝达喹啉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01月~2020年12月之间收治的6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为不含贝达喹啉的个体化方案,观察组为含贝达喹啉的个体化治疗方案,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末时的痰菌转阴率、痰培养阴转率;6个月末时的影像学改善率、临床症状改善率进行分析;对两组治疗后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单纯全麻下胃肠道手术中应激反应与预后的对照情况。方法:选择在2017年3月-2021年3月之间,入住医院并接受相关治疗的60例胃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单纯的全身麻醉方法,实验组之中的患者实施的是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方法。对于实验组与对照组之中患者的术中与术后应激反应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中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