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in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每当出现一个全新的知识点时,学生就要先从数学概念进行了解和掌握,为之后进一步的知识学习做好铺垫。在数学中,概念是组成数学完整体系的重要基础,更是打好数学学习基础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抓好概念教学对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在西师版教材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对应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根据小学数学的教学大纲要求,在小学阶段要掌握的数学概念数量为500各左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加强对于数学概念的分析和讲解。小学阶段的概念学习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形成,让学生在进行概念掌握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学习,加强学生的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受到了影响。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学习对于改善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能够结合现实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时会对概念进行分析,之后要求学生对概念进行记忆,在不考虑学生是否对概念理解的情况下进行练习,采用这种方法只能使学生不能够对概念进行理解,在做此类练习时也许没有问题,但在进行一些相关的应用中就不能够进行正确使用。
  (二)概念教学和其他教学环节脱节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课时要求进行教学活动的展开,将课程中的概念进行分开教学,因此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不能够接受系统的知识,在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够将知识进行系统的综合,因此,如果此教学环节和其他环节不能够有效结合,学生的学习就会失去系统性,在教学过程中小学生还需要教师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
  (三)概念总结缺乏条理性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学习时,需要对知识进行反复的构建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概念进行有条理的掌握,并逐渐形成对于概念的扩展能力。教师在进行概念的总结时如果不能够对其相关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概括,就会产生学生在刚刚接受知识系统的时候就要对知识进行总结的情况,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在进行数学概念的教学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知识的接受能力。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知识的直观理解,在短时间内难以从形成抽象的思维能力。在进行概念的记忆时更加擅长进行形象记忆法。学生在进行概念的掌握过程中通常是采用背诵的方式,难以进行知识的有效吸收和消化,更加难以进行灵活运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策略
  在小学的数学学习中,在每一个单元和章节内都包含有概念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为之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小学数学的内容中包括数、空间和图形以及统计和概率这三部分的内容,其体现的是数量关系和空间所具有的本质属性。在小学数学概念中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图形、定义和字形结合等。例如,在进行"数数"这一概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小正方体使学生建立起一千个小正方体整体概念,使学生能够对千这个熟悉形成直观的感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万"的单位的学习,在此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感。
  在进行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根据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认知能力进行教学,设置教学情境进行教学策略的实施,选择和概念相关的内容实施教学,确定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确定教学的目的进行教学任务的实施,促进教学整体方案的形成。例如:在进行"千"和"万"的数字教学时,要抓住教学的重点在于使学生理解相邻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在进行教学准备时,教师可以采用教具:计数器、方格、木棒、木块这些和教学内容相关进行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存在的数字,使学生了解在100之上的数字为""千"、万",并利用木棒使学生表示出十、百、千,引导学生说出十里面有几个一,一百里面有几个十,一千里面有几个百。并在此基础上教会学生数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图形辅助的教学策略能够强化学生记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将知识转化为图形,引导学生进行理解,并与用自身的语言继进行表达,针对图形中含有的特征和生活中产生的概念进行区分,提高学生的概念掌握能力。以概念为主的数学教学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意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使用概念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强化,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数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挂图的形式对"千"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一千里面有几个一百,再利用挂图进行逐步的演示,使学生能够跟着数出从一百到一千。之后,自然而然的得出一千是由几个一百组成的。
  在数学概念教学中采用阶段性的教学策略能够做好知识的延伸和扩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知识引入的方法,创设出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为学生提供清晰的研究表象。教师在进行概念讲解时要注重对其内涵和外延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于概念的全面理解。建立直观的情境,使概念更加具体直观。加强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的概念学习更加系统和完善。例如,在学生进行计数单位的学习后,教师可以进行知识的扩展,将其延伸到钱币的换算中,几张一角的是一元,几张一元的是十元,几张十元是一百元,依次类推,实现学生的知识拓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胡福海.浅谈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0(06).
  [2]郑小龙,周国平.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引入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1(3)
  [3]赵艾茹.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数学周刊,2011(27).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在人的生命成长过程中起着一种奠基作用,语文的教育是"立人"的教育,她为我们的生命着上精神的底色,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富有强有力的生命力的,通过我们的语文课堂,将我们的学生锻造为有着丰富的、敏锐的、有内在感受的生命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关键词:语文教学;生命教育;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曹明海先生在著作《语文教育文化学》中指出:"如果说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艺术课程的开设经历了好几个年头的风雨了,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本次课改的亮点,也是本次课改的难点。艺术课程是这次教育改革中诞生的新型课程,它是在我国已有的音乐、美术分科课程基础上建构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它首次在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形体艺术、语言艺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多种形式之间建立一种兼容、整合的教学形式,体现了艺术教育的新思路,展示了艺术教育发展的长远目标
摘要:幼儿卫生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幼师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以情境教学法提高幼儿卫生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载体之一。本文将主要阐述情境教学法在幼儿学生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幼儿卫生学;情境教学;学习兴趣;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12  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关注儿童
【中图分类号】G420  展示交流,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感悟。课堂教学中的"展示交流"这一环节,既可以对学生的预习效果进行检测,又是课堂生成的沃土。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说、可写、可演、可画,他们自由地驰骋课堂,尽情展示对知识的理解,交流对问题的探索,达到主动学习数学的目的。下面就展示交流过程的实践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 丰富展示交流的内容  学生展示
【中图分类号】G633.3  近年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地成绩,涌现出了一批探索、勇于创新的改革者。他们从教法、学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因此,我想就中学语文教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流于形式的多,落到实处的少  在某些中学,领导只重视查教师教案的页数和批改学生作业的次数,这虽无可厚非,但往往使一些教师将此流于形式。尤其是语文教师,备课只抄教学参考书,不注重学生实际,不注重挖掘教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