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亭就是一个透明的茧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罢《书亭》,可以有不同的感受。
  可以感受到一种寂寞,是城市中正在消逝的那份安静在日益匆忙的节奏中的寂寞,也是一颗不合时宜的心灵在日渐功利的社会中的寂寞。
  可以感受到一种情调,因为这里似乎仍有一种守望,娴静淡雅,空自散发着芬芳。
  可以感受到一种内敛的含蓄之美,女主人公看上去“缺乏女人的妩媚”,可是“事实上她的心比很多动不动就撒娇、掉泪、依靠到男人怀中的女人都柔软,她的感觉比那些柔软的发丝还要纤细”。
  可以感受到平静之下那细腻的微澜起伏,她等待那快50岁的“鳏夫”的种种心绪:“每当他的杂志来到的时候,她总会生起一股喜悦”、“一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她梦见一个人坐在她的床头,有暖色的光照过来。她在梦里没有害怕,却感到新娘般的幸福”,令人想起狄金森,一辈子没有结婚,却写出了那么多深情绵邈的诗篇。
  可以感受到自然随性背后仍然闪现出执着的期待,“每当他的杂志来到的时候,她总会生起一股喜悦,因为她知道他不久也会来了。而每当他带走了这一期的杂志和书,她就会开始盼望着下一期来到。她并没有过多的焦虑,却是带着些微的甜蜜盼望着。”
  是的,可以感受这么多,但是这篇小说,读起来却又如此的平淡。这就好像汇聚了七色之后的光只是那样单纯的白色一样。
  我们很容易为之陶醉,尽管这小说不是一个圆满的故事,但是它却是一个干净的故事、纯洁的故事。是的,正是因为许多的期待没有发生,正是因为靠着那淡淡的忧伤作为挡箭牌,现实生活的不堪才没有侵袭她的生活。想想看,如果他和她真的成了,那么关于财产、房子、婚后的相处、许多的现实的礼数、计较和盘算,或许才会真正毁了她。小说的一点小小匠心就是那里的人物都是没有名字的,男主是“他”,女主是“她”,仿佛一个个具体的名字会有碍若隐若现的仙气。是的,这小说读起来确实有那么一点不食寻常烟火的仙气。
  于是我们很容易沉浸其中,忘却了追问、忘却了深究。这样的生活里有没有一种冷酷呢?女主人公就不能有更好的生活吗?在我看来,这个故事的明线不仅是关于他和她的故事,同时也是关于她和她的爸爸妈妈的故事。我并不觉得前者是干,后者是枝。前者或许是显在的,而后者是潜在的,作为一个故事,它悄悄延续的时间其实远超前者。
  小说有一个不引人注意的意象,就是“茧”。和“书亭”,和那些书相比,它发出的光微弱得多。它只是不经意地偶尔出现一下。“从她少女的时候,从她还没有把自己紧紧裹藏在这个小而透明的茧中的时候,她就认识他。”而她的少女的时候又怎样呢?“在这安静、又仿佛有着悄然声息的涡流中,她吃着母亲给她送来的午饭,看街上偶尔走过的女学生,看她们彩色的裙子和鞋子,就回想起自己少女的时候,生出那么一点仿若幸福、又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样读,你能感觉吗?她不是一开始就这个样子的,她对她现在这个样子,其实并不是那么认同的。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茧”裹着她呢?从这句话中或许可见端倪:“令他们欣慰的是,女儿总算没有学‘坏’,当他们散步时看到街上那些裙子短得露大腿、和不三不四的男人勾肩搭背的女孩时,这种欣慰感尤其强烈。”这就是她的父母因女儿30岁尚未结婚而自我安慰的念头。而这念头是不是暗示了他们家教的严厉?她显然有着不错的天分,可是为什么没有继续念书而来到了那个书亭呢?这是她父母的安排,可是她愿意吗?书亭的生活是她真正愿意的吗?摇着父母才用的那种大蒲扇,她会觉得难为情——她毕竟是年轻的女孩子啊,她就不想有真正属于自己的青春吗?她为什么会成为一个“不懂得和男人交往”的“老姑娘”,她的青春为什么没有留下多少痕迹,或者说那些痕迹为什么那么容易消失?小说将近结尾时,父母打发走了她的那个他,“她想到这里、这小小的家也像个笼子,像一个茧。”
  是啊,她为什么还没有从那个“茧”中的生活挣脱呢?她为什么失去了那挣脱的力量呢?一个透明的茧,似乎能看到外面的世界,却永远不能进入那个世界,这其实并非她之所愿。父母看似的关怀和保护,又何尝不可能成为压抑和禁锢?那种自以为是的控制,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形式的冷酷?那种对危险的担忧,难道不比危险本身更值得我们担忧吗?套用鲁迅的话,书亭里的那份怡然不过是死人的怡然,书亭外的痛苦,即便是痛苦,也是属于活人的痛苦!
  金立群,文学评论家,博士。
其他文献
2012年苏州市中考作文题是请以“心中有支欢乐的歌”为题写一篇文章。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歌”,既可以实指歌曲,也可以比喻某种情怀、志趣,或者成为某种“象征”,考生既可实写,也可虚写,也可虚实结合写;“欢乐”是“歌”的感情基调;“心中”表明歌是发自内心的,强调自我感悟、自我体验。总体上来说,题目干净明了,质朴而不俗气,容易上手,为不同的考生提供了抒写真情实感的平台。  一.写作误区  从
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学理念的更新,语文教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但我认为,语文这门学科,无论教法怎样变,都不可丢掉“老三法”,可以说,这是语文教学的传家宝。    一.富有感情地朗读    富有感情地朗读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是视觉与听觉、情感与思维全方位的投入,它能使学生体验到优美的韵味,把握流动的气脉,增强美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如痴如醉。它可以把文字表达不出来的地方,通过语音技巧加以弥补,使静止在纸
【案例背景】  完成作业对于学生来说是经常的、重要的活动,也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目前,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作业布置缺乏针对性是造成课业负担重的原因之一。绝大多数教师在作业布置实践中,并不是完全针对和适应每一个具体的学生的,普遍出现“同内容、同目标、同评价”等一刀切的做法,严重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致使优生“吃不饱”、后进生“难消化”,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这
“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现在的学生多闻作文而色变,普通孩子不知选什么素材,如何落笔;“好孩子”总感觉无论怎么写,都无法写出自己想拿的高分作文。同学们缺乏生活体验、缺乏情感交流,为作文抓狂,甚至讨厌作文。  他们大多都生活在家庭——学校这两点一线中,顶多就是加上补写班的经历,所以知识面窄,社会阅历浅,缺乏生活经验,对天文地理历史知识知之甚少,习作素材的积累更是少得可怜,所以写出来的作
在有识之士的一再呼吁下,书法教育已被教育部纳入中小学课程,这是一场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及时雨,也是国家交给中小学教育的又一项教育重任。在中小学专业书法教师严重缺乏的背景下,语文教师则成为这一重任义不容辞的担当者。在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和2013年1月下发的《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2013年春季开始执行)中就书法教育课程的开设已作了明确要求:  “通过书
昨天晚上,我就和儿子商量好,第二天一早去登东方山。儿子当时豪爽兴奋地答应着,并一再让我明天早起叫他。我睁开眼睛时,太阳已不知什么时候从窗缝中挤了进来,跌在地上,吓了我一跳。我马上叫醒儿子,草草地洗漱完毕,吃过早餐,在儿子的埋怨声中向东方山进发了。  东方山位于黄石西部,相传因西汉大夫东方朔曾在此山结庐而得名。  我们穿过一条铁路,拐过几家农户,眼前出现一大片菜地。菜地里有白的萝卜,绿的菠菜,红的菜
怎样使语文课充满生机,富有活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之感,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受到教育,这历来是语文课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文教师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自己的语文教学实践,浅谈一下几点做法和体会。  一.注重导入——引“活”  要使语文课充满魅力,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教材的特点,及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充分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济南的冬天》一文的导语可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
提起高三,那便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埋头题海,稚嫩的脸上过早地写着憔悴。而谈及作文,更是愁容满面。鲁迅先生的“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也正是学生上作文课的心声。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即将高中毕业的学生连倾吐的能力都没了,这就是教育的悲哀。况且我们高考选拔的是高素质人才,并不是选拔出来的学生只会做题目,却不懂得如何说话,不会写文章的“木才”学生,所以
课堂上,一群可爱的孩子正在进行作文竞赛,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奋笔疾书。看着孩子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一本正经地书写着自己的篇章,我的心在欢唱——孩子们的多种潜能被激活了!是的,我常常被孩子们奇妙的语言所感动,被孩子们激情的创造所折服。我们真心实意地尊重孩子,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也因此常常陷入深思:在我们以往的教育实践中,有没有在传统的师道尊严的思维模式影响下,有意无意地把学生当作被教化、驯化的对象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们可对听、说、读、写各个方面渗透,提高学生们的应试能力。另一方面,语文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作用是教会学生在阅读中进行思考,学会质疑,对文章有个性化的理解,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对文章有更加立体化的解读,让学生们对这个世界有更多的更深入的人生思考,本文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语文阅读应该教什么,怎么教。  一.感读  感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是学生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