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兴趣点,为课堂提质增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f7228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挖掘兴趣点,激活课堂
   导入是思维的起点,是一节课的开始。在讲授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题《文化塑造人生》时,我利用近段时间关注度热度最高的,而且也是老百姓同样也是高中生谈论最多的,2019年女排世界杯即第13届女排世界杯进行导入。导入如下:(课件展示)9月14日—9月29日,第13届女排世界杯在日本举行,中国女排一路走来势如破竹,不可抵挡,以11连胜拿下了女排世界杯卫冕冠军,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最好的礼物。课件一展示出后,学生就开始在下面窃窃私语了。于是我顺势就问:这是中国女排第几次夺得女排世界杯冠军?生答:第5次。我接着往下说:1981年,中国女排在第三届女排世界杯上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到今天创造了5连冠的辉煌成绩。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我们的人生有重要的作用。那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二课第二框题,一起来理解文化是如何塑造人生的。这样根据当下热点,创设情境,设置简单化的问题,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达到师生心理上的同步,这有利于授课时教师的发挥,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利用兴趣点,增效课堂
   在学生的学习中,兴趣有着定向和动力作用,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础。
   在必修3《文化生活》第二课第二框题《文化塑造人生》进行新课讲授时,我在分析了这一框题的知识体系和重难点的基础上,在导入的基础上继续利用2019年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11连胜卫冕冠军的素材进行新课的讲授。我播放了一则从网上找到的视频(视频根据教学内容作了相应剪辑)《十一连胜献礼十一国庆!MV回顾中国女排世界杯夺冠之路》。针对视频,设计了第一个问题:请谈谈你看完这则视频后的感受、想法和认识(印象最深、感受最强的画面或话语)。问题设计简单,不仅让学生有了兴趣,更重要的让学生都有了话可说。问题一出,学生个个跃跃欲试,纷纷举手回答,答案丰富多彩。学生的回答就很好地说明了文化塑造人生的第一个途径:丰富精神世界。接着我设计了第二个问题:从这则视频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精神力量?那在这种精神力量的影响下,你打算在今天或今后的学习、生活、工作中怎么做?根据学生兴趣点设计的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回答同样特别积极,答案很多:浓浓的爱国主义的力量,我要做好自己的本分,尤其要认真参加好每一次的升旗仪式;努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我要努力学习,用成绩铸就梦想;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要团结同学,我要多参与班集体的活动;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要珍惜时间,克服困难,好好学习;坚持不懈的精神力量,我要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要继续加油……同样,学生的回答也很好地说明了文化塑造人生的第二个途径:增强精神力量。最后,我截取了视频中的一个画面:得分后朱婷大声呐喊的表情(课件展示图片),学生看到后纷纷认出这是朱婷。我顺势问:你们对朱婷了解多少?接著给出朱婷的相关资料(课件展示):出生——成长的历程——今天的成绩(目前效力于土耳其瓦基弗银行队俱乐部,年薪达到110万欧元。)——未来的发展。我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兴趣点,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你对朱婷未来的发展作个预测,那朱婷今天的成绩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得益于哪些条件(内在和外在)?学生的回答:内在——自身的身高优势;自己的努力拼搏;自己的身体素质和努力;自己不断的学习和进取……外在——别人的推荐赏识;国家的培养;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根据学生的回答,抓住其中的切入点,文化塑造人生第三个途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结论就顺其自然地得出来了。
   责任编辑 邱 丽
其他文献
一所学校的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要谋求提升学校综合实力,需要分析学校概况,理顺发展思路,要着重考量学校“在哪里、去哪里、怎样到那里和是否到达那里”这四个问题。围绕这四个问题,结合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历史传统,两年以来,面对重重困境,我校提出“塑龙马精神,育龙的传人”的办学理念,开创“文化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内涵发展之路,确立了 “努力办一所龙翔凤舞的学校”的办学目标。  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反觀现状,不少学校对教师发展没有切实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教师个人也缺乏专业发展的自觉,职业倦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一、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个人成长记录袋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总结和学习的有效工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及时固化成果,实现过程跟踪和动态管理,便于总结和反馈。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通过成长过程中的记录、
古诗词体裁的特殊性、跳跃和晦涩的语言使诗歌鉴赏题成为学生难以攻克的壁垒。在试卷的阅卷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①不会利用试题中已有的信息(选择题、注释)来解题;②答题时套话多,缺乏一定的思维;③诗歌鉴赏术语掌握不好,答题不规范。这些都直接暴露出学生语言、思维素养能力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研究了近三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目,探寻其命题规律并据此提出一些对高考诗歌鉴赏备考有实际意义的复习策略
故事教学能够运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更能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多方面能力。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教学带来乐趣的同时,使英语的阅读真正变成“悦读”。  一、故事教学的意义   1.故事教学可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在粤人版Gogo loves English的教材设计中,编者把Story放在了单元的第一部分,目的显然易见,就是希望利用故事来导入新课的内容。故事部分
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培育离不开家风家训的积淀。珠玑中学以传统家风家训为载体,运用家风家训进行德育育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运用家风家训多层次开展德育育人的必要性及意义  弘扬良好家风,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起人们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的需要。 
生本教育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是活动型综合课程,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它实践活动,显然这些游戏、活动离不开与人合作,生本教育的小组合作学习,它有力地挑战了教师的“一言堂”,给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交流的机会,而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用上生本教育理念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会更有效。  一
在小学阶段开始培养学生的“统计与概率”的思想非常必要。可是,作者在十多年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与概率”开展的效果不佳,学生对这方面知识的掌握比较贫乏,现在来谈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一、预测将来的数据,体会数据的合理性  课件演示完成折线统计图后,我线上提问:  (1)陈东哪一年长得最快?长了多少厘米?  生:0岁——1岁的时候,陈东长得最快。長高了24厘米。  师介绍:经过科学家
很多一线班主任反应学生升到三年级会出现不少“状况”,如:班长变得越来越没有权威;学生在早午读时变得有气没力;语、数、英三科作业没有一天能够收齐;一节课后,台凳移位,地面常冒垃圾;学生的字体越来越马虎等。所以,大家都说三年级是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一个“坎”。如何科学管理,才能平稳过渡这个“坎”?  一、分析原因,对症下药——管理明朗化  随着年岁的增长,学生不是理应变得越来越好吗?事实是,进入三年级后,
湖北武汉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主持召开会议,多次听取情况汇报、先后作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重要指示。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当前头等重要的大事,各级教育部门正按教育部和当地党委政府统一部署要求,全力防控。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教育部要求2020年春季学期延期开学,学生在家不外出、不聚会、不举办和参加集中性活动。
深度学习是美国学者马顿(Marton,F·)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提出来的,他认为深度学习是一个知识的迁移过程。1978年,比格斯在马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深度学习是高水平、主动的认知加工过程,运用的是深层次的学习方法。2005年,我国的黎加厚教授指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思想,将所学知识融入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思想间进行联系、迁移,并且可以对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