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史料角度谈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inlaikank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之下人才的培养趋势。从史料的角度谈初中历史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分析史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文从史料实证、鉴别真伪、搜集史料的方法入手,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价值判断能力、探究能力,让学生沉淀良好的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史料角度 初中历史 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新指南与桥梁,是新世纪学生所应具备的良好品质。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既是一种先天禀赋,更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培养、陶冶与洗礼而沉淀下来的个人历史思维能力、知识基础、学习方法与价值观念等。这既是一种学校教育,也是学生的一种自我修养与沉淀。本文从史料的实证分析、历史解释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使学生形成独特的历史心理品质与价值情感。
  一、史料实证,提升思维品质
  史料实证的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性与可靠性的史料,帮助学生客观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轨迹,让学生从中论证某一历史规律,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判断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这种教学方式有效地改变陈述式的历史教学模式的局限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理性并严禁地分析历史问题,让学生形成证据意识。为了实现史料实证教学,教师需要具备挖掘历史材料的能力,拓展学生的历史信息量,让学生做到读史与论史相结合。
  例如在教学《洋务运动》一课时,教师提出“洋务运动是一次毫无意义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这一论点,引导学生阅读史料《筹办夷务始末》、《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有的学生认为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国家先进技术,加快我国机器生产的步伐,并非毫无意义;有的学生将“师夷长技以自强”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结合起来,论证洋务运动的目的、过程、结果与得失;有的学生认为洋务运动的失败是由于没有从根本上根除封建统治;有的学生认为当时清政府腐朽黑暗,与洋务运动的新思想形成了矛盾,这使得洋务運动不可能取得根本性的成功;有的学生认为是洋务运动彻头彻尾的失败运动,因为它对制度革新的意义不大。学生众说纷纭,展现了思考结果,初步展现了史料实证能力。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实证,要让学生从史料中提炼洋务运动的优势,也要让学生理性了解洋务运动的劣势,让学生全面性地看问题。
  引出论点,引入史料,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学史明智的效果。史料实证的学习重视过程而非结果,要引出史料论证,让学生体验结论的形成过程,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由此而沉淀良好的思辨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素养。
  二、鉴别真伪,培养价值判断能力
  史料文献浩如烟海,各种史料解释层出不穷,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直接材料或者间接材料去阐述某一观点,提升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日本侵华时在我国犯下了南京大屠杀滔天罪行,而日本的有些报道却极力掩饰日本南京大屠杀的罪行。
  例如在教学《七七事变与全民抗战》时,教师利用史料做情境,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残酷。第一份史料泰戈尔的《敬礼佛陀的人》:日本军在开始屠杀之前会去寺庙烧香拜佛,这简直就是对人类佛心的最大侮辱与嘲讽,他们所谓的佛心充斥着鲜血与哀号。第二份史料是《中岛今朝日记》,描述了日本军抢劫、行窃的盗贼行为。第三份史料是《南京大屠杀史料集》,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南京大屠杀对我国所造成的损害与损失。然后,教师让学生用一个字来高度概括这几段史料。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烧、杀、抢、掠。接着,教师让学生阅读张纯如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用数据统计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南京大屠杀的残暴血腥。最后,让学生静心思考应该怎样缅怀历史,并要求学生写几句诗句,然后,要求学生提笔写几句给被教科书蒙蔽的日本人听。牢记历史,才能负重前行,在信息全球化的当前,各种史料浩如烟海,其中,有一手文献,也有二手文献,被改编的文献更是多如牛毛。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鉴别真伪,让学生读史明智,引导学生用理性的、客观的眼光看待不同文献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
  阅读史料可以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下结论,学生通过阅读史料鉴别真伪,形成证据意识,发展历史解释能力,形成独特的批判性思维,从而提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搜集史料,培养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历史教学应该重视唤醒教育,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可以将引出史料的工作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检索与整理材料,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提升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感悟能力。而学生检索的史料不仅有文献,还有图片、诗歌、信件、音乐等,例如:《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曲的创作很好地反映了全民抗战的决心与爱国情怀。
  例如在教学《全民抗战》时,教师提问学生———1936年,日军包围北平,进一步挑起卢沟桥大战,而卢沟桥一旦沦陷就会扩大日军的侵华范围,面对这么重要的战役,我军将如何抗战?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了解历史的愿望,激发学生阅读史料的热情。学生主动去网络上检索这场战役的抗战英雄人物与他们的故事,其中,有狼牙山五壮士、海宁陈士伯,还有宋哲元、李鸿斌、佟麟阁等等英雄烈士。他们视死如归,为保卫国家与人民的生命安全而浴血奋战,学生阅读他们的英雄事迹之后,势必倍受震撼,从内心深处更加热爱自己的国家。另外,在史料检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懂得史料分析的方法。第一,一份史料并不能代表整个历史阶段,它只是某一历史阶段中的一个部分,要广泛阅读史料去建构更加完整的历史真实;第二,对史料不能全盘肯定与否定,务必警惕“历史制造者”,要深入文字的表面理解实践的真实状况,需要用质疑与批判的角度对待史料;第三,要保持严谨治学的道理,留意史料是否完整,是否有人为改动的痕迹,要思考文献是否是原著,了解文献的创作背景,地点与时间;第四,鉴别史料是否具有研究;第五,要分清楚哪些是历史事实,哪些是作者的观点。
  这样学生带着疑问搜集史料,懂得史料分析的方法,从而形成证源于史的意识。而学生也从中学会了自主学习,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提升个人的学科核心素养。
  结束语
  第一,抛出论点,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让学生掌握实证的逻辑分析方法,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的辩证思想,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达到学史明智的效果;第二,史料浩如烟海,其中真伪被学者各执一词,历史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理性的价值判断能力,引导学生用理性的、客观的眼光看待不同文献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评价;第三,教会学生检索与整理能力,让学生形成证源于史的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洪雅娟.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0):99-100.
  [2]陈晓芳.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积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9(26):165 167.
  [3]刘云.图片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9.
  [4]谢雨君.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初中历史探究学习有效实施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9.
  [5]曾哲.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史料教学探析[D].延边大学,2019.
  [6]杨怀雪.以《三国鼎立》一课为例浅论史料教学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有效利用[J].才智,2019(11):64.
  [7]韩萍.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J].华夏教师,2019(09):36.
  [8]黄杰.“魂、线”交融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构建与思考———听“史料中的历史学”一课有感[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02):16-17.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界首镇界首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作业环节的优化设计是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高中数学学科需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革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调整优化教学目标,从高中生们发展需求和身心特征着手,优化作业设计,改变“低质高负”的局面,实现低负担的数学作业量和高质量的作业布置效果,发挥数学作业在理解与内化知识中的作用,提升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高质低负”有效数学作业,能以学生们学习状况为基础,实现
【内容摘要】校园欺凌在我国中小学中频频发生,严重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此现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以真实校园欺凌案件为切入点,引出校园欺凌中较为特殊的双重性校园欺凌。首先给出双重性欺凌行为的定义,再分别从家庭、学校、个人三个方面分析产生双重性校园欺凌的原因。最后从父母陪伴、孩子情商培养、学校教育、社会规则意识等多个方面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双重性 校园欺凌 原因 应对方案  一、双重性校园欺
【内容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最根本的目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用英语交流目的。因此,这就需要学生不断的加强阅读量同时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对跨国文化有基本的掌握。高中英语阅读实则是对能力的培养,那么如何在英语阅读中落实核心素养呢?下面我们将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英语阅读 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深入推广,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教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英语学科来讲,核心素养
【内容摘要】新课改要求学生全面发展,因此,美术教育至关重要。本文拟从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当前高中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新课改下高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方法三个方面,阐述因家校不重视和传统美术教学方法不足而导致的现状,以及通过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丰富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式,促进高中美术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美术教学 有效方法  一、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国家不断推进素质教育
【内容摘要】在高考语文的复习活动中,教师对传记类文本阅读的重视仍旧是高于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的,因此在学生进行阅读选择的时候也会出现一面倒的现象,但是从本质上来讲,文学类文本同传记类文本是不可切割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有效性,丰富学生的阅读选择,教师必须要加强对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视,并在深入分析其阅读难点的基础上探索出高效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考语文 文本阅读 策略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
【内容摘要】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这之中涵盖了信息意识、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计算思维以及信息社会责任等。在高中阶段信息素养良好意识的养成有利于为将来的信息技术人才奠定基础。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学需要运用行之有效的策略,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落实信息化技术的真正作用,因此在学生自主的学习当中,教师的合理引导必不可少。本文从教学的角度出发,阐述了通过高中信息技术教
【内容摘要】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教学的开展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高中阶段的教学科目之一,信息技术教育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找寻更加高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本文将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现状、新课改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分析如何对教学内容和形式加以创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教育 信息技术 教育研究  引言  伴随着第三次
【内容摘要】在初中美术作业周记的布置过程中运用手绘线条图像的方式能够提升同学们对美术作品的感悟能力,充分运用色彩、文字以及图样等方式进行美术创作与表达,积极培养同学们美术学习的兴趣,提升同学们的美术感悟能力,促进初中美术教学。  【关键词】手绘线条图像 美术课堂周记 应用方式  随着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实施,对初中美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求充分培养学生手绘线条图像的能力。  一、
【内容摘要】教学模式传统,教学组织单一成为了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最为巨大的阻力。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得不够全面,导致在课堂上无法突破以往的教学局限。针对此种状况,教师也应该探索出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新型教学策略,将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其中。本文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人文素养发展道路,并由创新教学方法、做好学生关怀、进行课外活动等相关策略展开教学。  【关键词】人文素
【内容摘要】当开展高中教育时,不可小视数学学科,在高考中这是一门重要科目,而且是所有高中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在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初步学习不同数学概念,而进入高中阶段之后深层学习数学知识。因此为数较多的高中生在学习数学时觉得有难度,主要原因是他们并未掌握相关数学思想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中数学实际情况,以及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作用,并提出了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