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注意事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d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初中物理实验中,大多数实验都是演示实验。教师通过演示实验,可以给学生提供感性的学习材料,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与规律。教师一定重视演示实验,并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本文结合初中物理课堂上一些演示实验的实例,简单总结了一些演示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提高演示实验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演示实验 实验质量
  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实验是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同时,实验本身也是物理教学活动的内容组成部分。通过演示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物理概念、形成物理规律、培养物理学习和研究的能力,是掌握物理学科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实验,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实验过程中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对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初中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类型占据实验的主要部分,演示实验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物理实验教学整体质量的高低。笔者结合在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体会,总结几点演示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明确实验目的
  演示实验要想取得好的效果,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其次以目的为依据设计开展演示实验。在物理课堂上,演示实验一般有三个目的,一是为了导入新课,二是为了形成概念和规律,三是为了进一步深化和巩固物理概念规律。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教师在设计开展演示实验时要把握方法和侧重点。例如,笔者在给学生讲“电阻”这节内容时,就利用演示实验“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引入新课。为了顺利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笔者在设计实验时,选择了学生比较熟悉的音乐盒作为实验道具,由于实验材料本身足够新奇有趣,因此引起了学生的注意,进而有效达到了演示实验的目的。
  二、注意演示实验的可观性
  在演示实验中,观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学生观察效果直接影响实验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一定要保证实验的可观性。首先,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尺寸较大、刻度线较清晰、演示起来效果显著的实验仪器。例如,在做“蒸发吸热”的演示实验时,比起直接用普通的温度计,用伽利略气体温度计观察效果更好。另外,对于一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实验,教师可以借助电教手段放大实验过程。例如,演示水的沸腾实验,观察烧杯的状态和温度计的变化是最主要的观察内容,位置稍微靠后的学生无法观察到。为了让学生看清楚实验现象,笔者就利用视频设备把摄像头对准烧杯和温度计,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清楚地看到烧杯中水和温度计的变化,学生看得清楚了,实验教学效果自然得到了保证。其次,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光线较好、位置较高的地方进行演示实验。最后,要选择那些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实验方案。例如,在做“物体的形变”的演示实验时,如果选择一些较软的材料,如塑料制品进行演示实验,学生就会认为是材料本身决定了发生形变的可能,从而对实验目的产生误区,因此,在进行实验时,必须选择硬的东西,如玻璃瓶进行实验操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用手压玻璃瓶,即使用很大的力气,发生的形变也是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如果我们能够稍加改进实验,把玻璃瓶上加上一个橡皮塞,在橡皮塞上插上一个细导管,并用颜色鲜艳的液体装满玻璃瓶,再用手按压玻璃瓶,就会明显看到导管中液面上升,从而说明形变的发生。总之,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实验现象,并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化探究,得出理性认知,因此,演示实验的观察效果越显著越好,这样才能保证演示实验效果。
  三、大胆改进实验
  在物理实验中,很多实验本身虽然没有问题,但在课堂上演示的效果往往不好。以水沸腾的实验为例,这个实验看似很简单,只需要用酒精灯把水加热就可以了,然而,在课堂上操作时,这个实验就不简单了。如果用小烧杯装水,光是把水烧开就要占用相当长时间,如果用小试管装水进行加热,水沸腾的时间的确是大大缩短了,但学生无法观察到水沸腾之前和水沸腾以后气泡发生的变化,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只需要对实验过程稍加改进,那就是把一个头的酒精灯改成多头的酒精灯,加大加热的火力,这样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实验时间和实验效果之间的矛盾。
  四、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适当指导
  在演示实验中,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步骤,然而,在同一个实验中,往往会出现很多现象,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观察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在观察过程中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放在哪里,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观察活动进行引导,其中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实验开始前先提出问题。例如,笔者在演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观察活动中准确地观察到重要现象,笔者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仔细观察,在实验中,光屏、透镜和光源三者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在光屏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像?改变距离以后,所成的像在大小上有什么变化?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在接下来的实验过程中发现细节问题,强化观察效果,这对学生养成科学的观察习惯,形成观察能力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总之,演示实验作为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首先要从观念上重视它,要在每一次演示实验前都做好充分准备,认真做好每一次的课堂演示实验,并且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情况灵活改进。一旦演示实验的质量提高了,学生就会在有效的演示实验中收获良多,提高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总结归纳能力等,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新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7).
  [2]赵新义.浅谈初中物理演示实验应注意的事项[J].数理化学习,2008(07).
  [3]滕彩礼.如何做好物理演示实验[J].贵州教育,2008(18).
其他文献
摘 要: 区域地理繁杂的知识点和区域地理的地域性、综合性特征,让学生觉得是很沉重的学习负担。文章从创设情境、读图分析、抓住主导因素、注重区域比较、画“知识树”等方面,着手教会学生化繁为简,学好区域地理。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区域地理 教学方法  区域地理是初中地理的主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教学中我们要注重挖掘区域
从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高中生对物理学习感到很困惑:他们觉得物理知识多、内容繁琐,不知怎么学、从何学起,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因此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兴趣不高,造成怠学、厌学现象。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学好高中物理呢?  一、充分利用课堂时间  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解能使学生抓住重点、排除难点,从繁琐的内容中找出线索,突出中心和精华,在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况下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内容多且繁,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目的 分析轻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行护理干预对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轻中度老年阿尔茨海默病患者40例,根据其就诊单双号分组,单号20例为控制组,双号20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清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6月间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堂教学的新的要求是让每位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对于每所学校来说,和谐发展的关键是促进后进生的发展。如何对待后进生、转化后进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学生成为“后进生”的原因很多,但绝大多数后进生是由于环境及非智力因素造成的,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投入就相当重要。  关键词: 情感教育 素质教育 和谐发展 后进生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
摘 要: 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阶段,物理实验教学占据着重要地位。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从实验场所可以分为课堂实验和课外实验两种。相较于课堂实验,课外实验相对来说较薄弱。作者就如何有效开展课外实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课外实验 实验能力  实验是物理学科的基础,而实验教学则是物理教学活动的基础。在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实验既是重要的教学内容,又是有效的教学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这对矛盾体所蕴含的能量逐渐被发掘出来。对于高中化学教师而言,如何把握好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的关联,让预设与生
要想使学生真正学好某个学科,首先要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在充满兴趣的学习中体验化学本身具有的独特魅力,进而使学生喜欢、愿意、主动学习化学。兴趣的产生关键在于老师的组织与调动。  一、建立化学学习兴趣小组  没有竞争力的集体是没有活力的,没有合作精神的集体是无法前进的。小组成员可以为4~6人,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以“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为基本原则。开展一些安全性强的小组实验(如Fe3
摘 要: 演示实验是化学实验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初中阶段,演示实验基本上占据了实验教学的大半壁江山,可以说,演示实验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就结合初中化学演示实验的实际情况,简单分析了演示实验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几点问题,希望对提高化学演示实验教学的质量能够有所裨益。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 演示实验 教学质量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演示实验是其中占的分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一种实验教学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