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职业院校学生个人竞争能力的培养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_shua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争是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社会现象,优胜劣汰是竞争的规律。有竞争才能激发动力、增强活力。竞争力是一种能力,是参与竞争的能力、战胜对手的能力,是任何社会组织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
  个人竞争力是指个人的社会适应和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个人的创造能力和发展能力,是个人能否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根本。如工作能力,包括个人工作能力在内的各种综合要素组合和个体被社会所认同的情况等等。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着重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体系完整的研究型、学术型、复合型高级人才,其人才适应范围较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注重各种适用性或经继续教育具有提高性的知识和技术,强调知识更新和素质提高,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高等专门人才,其人才适应范围较窄,更突出职业和岗位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强调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
  
  一 职业院校学生的个人竞争力现状分析
  
  职业院校教育迅速的发展与学生的能力发展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现象日益复杂、社会结构再度调整、社会利益重新分配、社会生活急剧变化的大环境下,面对社会变革带来的新情况、新变化、新问题,职业院校学生必须去了解、适应、解决。那么他们的个人竞争力的现状如何呢?
  
  1 个人竞争力的基本条件不足,基础较差
  个人竞争力的基础是参与竞争的根本条件。在市场体制下,从事任何工作都必须具备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责任心、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能力等等。高等职业教育多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忽略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而这种基础知识恰好是广泛的职业适应性和强劲的发展潜力、创新能力的根基。这就造成了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在和别人竞争与合作时处于弱势和不平等的位置,对他们今后的职业流动和全面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他们需要在掌握职业技能的基础上拓展知识与提高沟通的能力。所以只有抓好基础,提升个人竞争力,才能适应当前社会以求得生存与发展。
  
  2 个人竞争力的提升力不够,优势薄弱
  个人竞争力的提升力是个人获取竞争优势的来源,如果具备这方面的力量,将会获得较大的竞争优势。这种提升力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预测力、诊断力、道德感。而在一度以“够用、适度”为原则的高职教育理论倡导下,培养出的高职学生能力不高,知识薄弱,而又缺乏实践,很大一部分学生对事物发展的预测力、对生活事件的应对策略与道德感表现不足,无法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社会需求,进入社会后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特别是在心理素质方面也表现得不够理性,当他们遇到某些事情难以处理时,虽然对自己的心理变化能够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但结果却是不知所为。这种策略和能力方面的限制使他们不能有效地处理各种生活事件,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不能积极地面对各种压力,不能很快恢复自己的身心平衡,很容易走极端或失去信心。因此这些学生很难真正完全适应社会,尤其是在职业发生变化之时,职业院校学生的适应性与后劲问题更为突出。
  
  3 个人竞争力的超越力欠缺,能力不足
  个人竞争力的超越力是绝对的竞争优势,以个人信用、移情力和创造力为最基本能力。长期以来,社会上对职业教育普遍存着一种价值观念,把职业教育看成是谋职教育,从教育角度来看,过多注重技能的传授训练,降低了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学生素质的提高。从学生个人角度来看,他们主要也是以一种“实用”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追求自身素质结构的优化不以为然,仅为眼前谋职而学,这就容易导致毕业生知识结构单一,其专业技能只局限于“当下”的领域,其职业创新能力、获得知识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等严重缺失,人文底蕴尤其是“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的素质明显不足,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同时,职业院校的学生也面对着诸如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就业压力、家人期望带来的压力等多方面问题。大多表现为情绪波动,没有良好的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不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对社会、学校及周边的人表现为冷漠、逃避,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
  
  二 职业院校学生个人竞争力培养的必要性
  
  生存是我们立足于社会要面对的首要问题。由于家庭状况的不同,现代的年轻人特别是职业院校的在校生对生存危机的认识不同。绝大部分的人都缺乏甚至没有生存的危机感。如果这种意识一直蔓延下去,将会变成一个非常可怕的社会问题。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现代人整体的生存环境虽然改善了,但人与人之间生存空间的竞争却更激烈了。鉴于以上职业院校学生所存在的现状,对个人竞争力的培养更加体现了它的必要性。
  
  1 社会复杂多变,竞争激烈,各种压力相互交错
  现在的整个社会大环境主要表现在社会领域的竞争情况复杂多变导致学生个人竞争压力大,虚拟领域宽泛导致学生分辨信息能力不够,风险领域不稳定导致学生承担风险能力不足,多元文化多样性导致学生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这“四大领域”的相互渗透与发展形成了当代社会的复杂适应系统。加上国家高新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劳动岗位能力的复合性等,使得职业劳动者必须具有动态的综合适应能力。个人竞争能力是属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职业院校学生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2 社会环境开放,要求学生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
  现在的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政治上复杂多变,国际政治力量之间的博弈越来越明显;经济上贸易自由化程度提高,国际贸易量迅速增长,并因此使相关各国间的经济关联程度提高且竞争力加强;文化上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多种文化思潮并存,加上网络这个宽广的平台,这个社会已经缩小成一个“村落”。这就要求现代的学生再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相反他们必须博学强识,“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 社会的进步,需要学生实现“一专多能”地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新型人才要能够不断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校学生不管其将来要从事何种职业,都要在认真学习本专业,即在精通“一专”的基础上,努力扩展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即实现“多能”的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各行各业招聘人才的一个普遍标准。
  
  三 职业院校学生竞争力培养的构成要素
  
  个人竞争力包括四大能力结构,即天赋力、学习力、创新力、自制力。运用天赋而发挥出来的创造力就是天赋力。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以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状态和过程。创新力是指创造性地提出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制力是指能够完全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能较好地调节、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构成大学生个人竞争力的要素表现在职业素质与心理素质,包括知识结构、心理素质、表达能力、反应能力、气质修养等方面。其中,知识结构是基石,只有不断优化知识结构,才会 显得“有内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已越来越成为“双向选择”成与败的关键。在招聘活动越来越重视现场因素、情景因素的今天,对临场反应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表达能力是竞争力的构成要素。随着社会文化水平特别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在实践中的作用也越来越被看好。
  
  四 职业院校学生竞争力培养的基本途径
  
  1 强化忧患难意识,提高个人竞争的基础能力
  强化忧患意识就要坚定信心,鼓起勇气,克服种种不良精神状态,以危机感取代自满情绪,以迎难而上精神取代畏难情绪,以实干精神取代重言轻行,以钻劲韧劲取代摇摆和动摇。从迅猛发展势头中看到自身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化忧患意识为发展动力。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大学生,首先要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清醒地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还要明确自己的人生定位,即未来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该做些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与此同时也要看到社会的复杂多变及未来的艰难曲折。
  
  2 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热情,增强个人竞争的提升力
  创新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是创造行为、学习行为、新的思维方式、系统行为、冒险行为的复合体。创新者不仅具有创造能力,而且能够把自己的新观念、新方法应用于实践,在不断的学习和提高过程中使学习与创造相结合。培养强烈创新意识与创新热情要有敢于冲破传统观念的勇气和胆略。一是积极地激励、培养,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学习力和思维力;二是积极地激励、培养学习和实践中的创新能力的;三是要在成长过程中努力学会自我控制,不断地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习惯。
  
  3 培养系统思维和自我超越的素质和能力,提升个人竞争的超越力
  在平时的学习实践中,要培养系统思维和自我超越的素质和能力。系统思维就是指要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学会用整体和辩证的观点去看待、分析、思考和解决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学会自我超越即是指在未来的职场竞争中要不断地突破自我极限,也就是要学会在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地制定新的自我发展规划并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系统思维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人辩证地分析、思考和解决在职业生涯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而自我超越的意义则在于提升人的创新和创造的素质和能力。
  总之,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努力奋进、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竞争、生存和发展是紧密联系为一体的,先要对生存环境有一个清楚认识,并分析所处的环境,且能居安思危,有独立生存、自力更生的意识;其次要积极面对和参与竞争;最后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学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赢得发展。
其他文献
伴随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为标志的新一轮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体育课程评价”这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已引起众多学者、体育教师的关注。《标准》中对课程评价的建议作出了与以往相比较大程度的改进,其中明确指出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的重点从“仅评价最终成绩”转向“既评价最终成绩,又评价学习过程和进步幅度”,从“仅由教师进行外部评价”转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教师评价、互相评价和自我评价相结合”。学生从过去被
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相对欧美发达国家或日本、韩国而言起步较迟,正式在高等教育中涉及艺术设计课程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虽然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但发展速度与规模都很惊人,目前,发展形势可谓“遍地开花”。在这种“繁荣”的背后,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质量上出现了不少漏洞,尤其基础课教学这一环节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问题。    一 独立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基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而兴起的,是高等教育形式结构中的一种。毕业后的学生承担着将设计、规划、决策等转化为物质形态的任务,是科教兴国中实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作为高职院校各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如何从课堂教学人手,建立一套具有一定指导思想和具体指标且切实可行的评价机制,改变传统体育教学中仅以考试、考查分数作为单一指标的评价模式,达到提高每位
背景帕金森病是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大部分病例中帕金森病的病因复杂,分子遗传学在寻找其病因方面有了重大的进展。迄今为止,已发现与帕金森病相关基因有10余种,其中有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一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提高认识,健全保障机制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目前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辅,重理论灌输、轻实践教学”的现象,具体表现为:第一,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诚信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的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在中国社会的人际关系、经济甚至政治领域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滑坡和诚信缺失现象,并迅速影响到在校大学生这一群体。    一 我国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    1 道德生活中的诚信缺失。住集体宿舍的学生经常发现个人物品失窃,导致同学间人际关系紧张,彼此无法信任。另外一个问题是人情淡漠。同学关系、师生关系不良,起因往往是交往双方不能以诚相待
一 情商的相关研究及其重要意义    “情商”是1995年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在其著作《情感智力》一书中首次提出的。情商是非理性的情感指数,是一种涵养和社会智力,是人另一种形式的智慧,它代表了一个人认识、控制、调节自身和他人情感的能力。“情商”有助于一个人更好地理解自我、领悟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并能感受和理解他人的需求与想法,从而处理好人际关系。所以说情商的高低与一个人的学习、生活、身心健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获得了空前的发展。作为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教事业为中国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成教事业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改进。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成教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相对薄弱,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有待提高。这其中既有学校的原因,也有成人学生自身的原因。事实上,非常有必要对成教学生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尤其是
一 大学生社团的作用    大学生社团是为志趣相同的学生提供的一个展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的平台。现阶段大学里的学生社团发展状况所表现出来的特点是:学生社团发展势头迅猛、社团数量、类型不断增多,多样化趋势明显增强,专业和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与人数越来越多,活动内容日趋丰富;学生社团的个性化更加突出;学生社团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社团之所以能够吸纳大量同学,是因为其自身存在诸多优点:    1 大
20世纪80年代互联网的诞生,把人类带进了一个新时代——网络时代。毫无疑问,21世纪必将是网络纵横捭阖的时代。目前互联网正以人类无法想象的速度、深度、广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生产、教育以及人类自身等各个领域。作为我国政治文明和政治现代化核心和重要标志的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正以全新的特点、复杂的变化及空前的影响力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是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亟须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当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