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面朝天亦精彩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Nichol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态”一词在字典里的解释是正常的状态。那么“常态课”就字面的意思应该是教师在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何谓正常状态下所上的课呢?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随堂课”,未必要准备什么课件之类的东西,也没有那一番做秀的工具,是相对于“公开课”而言的。如今当公开课被摆花架子、不实用、不便于推广等词语包装之后,“常态课”,便又重新走进人们喜爱的视野,就如一位素颜美人儿去掉多余的粉饰,俏生生地立在了我们面前。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语文课堂的确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激发儿童学习兴趣多了,合作学习多了,使用多媒体多了,让学生收集资料多了,鼓励学生多元解读多了……然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大家还缺乏经验,难免会处置不当,乃至出现一些偏差:如语言训练不落实,课件代替了语言文字训练。有的课文本来读读学生就懂,非用课件演示一下,显得画蛇添足。有的课课件繁杂,一到咬文嚼字的时候,就用课件演示代替,这当然就没有了语言文字的训练。这不仅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而且过于直观的视觉冲击,一再干扰了学生的形象思维。特别是低年级教学,多媒体、表演的使用,也要有一个度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读书是主线,应以读为主,以表演、多媒体助读。有的老师上《蜗牛的奖杯》,还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动画片,然后说故事,提问题。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机会。什么是阅读能力?就是“还原”文字符号的能力。学生看多媒体虽然也弄懂了故事,但他们是看多媒体“看懂”的,却不是读课文“读懂”的。因此在语文课上,多媒体一定要会用,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再如课外资料充斥课堂,离开课本,远离文本,天马行空,漫无边际,随意发挥,用各种资料取代学生的言语实践活动,脱离文本的议论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文本还没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有些课让学生离开书本探究从网上得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深奥的科学知识。
  笔者以为“常态课”要想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其核心要素应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真实、扎实、朴实”。
  然而,当我们走进一堂堂谓之原生态的常态课后,我们却不得不反思:以去“浮”求“实”为核心的常态课,究竟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面目?没有情境的最佳设置,没有教学目标的清晰明确,没有教师投入的激情,没有学生收获的喜悦和震撼。教师,平平常常地教,学生平平淡淡地听,如果这就是常态课的话,不禁让人不敢想下去。那如何让这位素颜美人完美地展示出她的精彩,让“常态课”成为课堂教学中真正的主角呢?
  一、“常态课”是要精心准备的
  众所皆知,备课是课堂教学的前提,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认真备课对于保证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直接的意义。一节“常态课”也是要求教者课前要反复阅读文本,了解文本编写的指导思想、主要特点、结构体系,掌握文本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意图,每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明确课时教学内容的关键点、突破点,建立起知识之间的联系,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好文本,以及教学设计都是应该精心准备的,课前都要了然于胸。
  二、“常态课”让语文回归本色
  我们应当记住:当好真正的一位语文小学老师要以“语”带头,“语文”就是日积月累,扎扎实实地学好祖国语言文字,体现语文的工具性,要上出“语文味”。记得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过这么一句话:“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他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学好语文却并不复杂,就是“课标”上所说的“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实践是什么?最主要的不就是多读多写吗?“课标”里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是讲的多读。“课标”里还说:“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这不啻是说——写多了,就会写了。所以我们不要人为地把语文教育搞得那么复杂,那么高深。 语文学习的实践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将语文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能力点”,逐一进行训练,试图用这样的教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那完全是一厢情愿。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综合的,不可能像数理化那样进行线性的训练。语文学习是熏陶,是习染,是点滴积累,是日有寸进。
  三、“常态课”训练扎实有效
  曾经有幸聆听过一些特级教师的课,像薛法根、于永正、薛翠娣等大师级的老师上课,极少见他们使用多媒体课件,我以为那就是“常态课”最好的典范,他们就凭一支粉笔,一本书,一群孩子和过硬的基本功,上课时娓娓道来,课堂上却精彩纷呈,让听者如沐春风, (下转第79页)(上接第74页)一节课不知不觉地就过去了,学生也在不知不觉中受得到语文的训练。对于“训练”,在“课标”中似乎有点淡化了。其实“课标”所反对的只是过去充斥课堂的繁琐、机械的训练,是只对考试有用,而对终生无用的那些“题海战术”。如疲劳轰炸式的抄抄写写,连篇累牍地做模拟试卷…… 我们还是看看“课标”上是怎么说的吧:“语文教学要注重语文的感悟、积累与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可见,属于基本技能的东西,如写字、读书、习惯等,还是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训练的。 习惯,不仅是指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就连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等能力,也必须达到技能乃至习惯的程度,也就是要形成张光鉴先生所说的“快速反应通道”,对学生才有实际的用处;离开了反复的练习和实践,达不到自动化的程度,就不能派上什么用场。这话吕叔湘先生早就说过:“在语文教学上,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因为运用语言是一种习惯,习惯的养成要通过反复的练习与实践。”国外有一个统计资料很能说明问题。人对任何一个词汇或句子,都须要300遍以上的听说读写实践,才有可能终身不忘。而要想运用自如,其实践必须在1000遍以上。当实践次数达到3000遍以上时,这些词汇或句子就会被认定为母语。 我们强调的训练是基本的训练、科学的训练、活化的训练。这从苏教版小学语文课后作业的设计以及“学用字词句”“处处留心”“语文与生活”等栏目的设计可以看出来。这些练习是为了打好学生的语文基本功,是具有开放性的,是面向生活的,是鼓励探究的,是能够激发儿童兴趣的。
  如此,“常态课”,去掉了公开课的浮华,去掉了多余的修饰,把常态课上得如公开课那么精彩,如特级老师的课那样引人入胜,那是我们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但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是艰辛的,是要付出巨大的努力的。我们只有在常态课时严格要求自己,有意识地在语言、评价等各方面训练自己,炼就出自己的风格,自己的特色,才能使课堂教学之素颜更精彩。
  【作者单位:镇江市学府路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唱歌是以歌声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用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它的艺术特点在于通过美好的声音,清晰的语言来表达真实的情感。从而扣动听众的心弦,引起情感的共鸣。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有感情的演唱一些优秀的歌曲,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品质,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让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和谐的发展。  一、教师准确范唱,激发学生唱歌兴趣  教学中教师生动的范唱能准确地揭示歌曲反映的内容,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运用。世界进入一个信息化时代,而这也将给我们的社会经济教育等各个方面造成深远的影响。对于体育教学来说,我们掌握新的教学技术,比如说多媒体教学技术引进到教学当中,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不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得到培养。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体育教学当中,有助于体育教学改革的进行。这种新的教学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了教师的运用,教学
家庭生活、家庭环境、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而其中构成这三个要素的的核心就是家长。  不良的家庭环境,会对学校教育造成很大的阻力,而优秀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那就是学校教育的助力。如何化阻力为助力,把学生的家长争取过来,成为学校教育的帮助者,协调员,建立一种家长与班主任的新型的合作教育关系刻不容缓。  班主任与家长的新型关系不同于以班主任为中心的传统关系,更绝非一般人所说的讲
新课程背景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作为以实施品德教育为核心的综合课程,“生活”“社会”奠定了品德学科的现代定义,揭示了与生活沟通、了解社会是品德学科的标志性的要求。践行之际,四顾现实的教育生态,茫然于中国社会的教育文化存在着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文化和知识分子的意志形态的教育文化、大众意象形态的教育文化之间不亲和,导致了品德教育陷入游离儿童主体、脱离生活实践、疏离社会和远离大自然、教育效果不尽
社会经济转型让很多封闭的地区发达起来,也让很多闭守的家庭走向外界,人们不再固守一种生活方式,外出打工队伍在不断壮大,很多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孩子大多留守在家,随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一起生活,名副其实成了留守幼儿。这些留守幼儿,情感上由于长期不能和父母沟通交流,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孩子或逐渐形成胆小懦弱性格,神情木呐、不愿意和人交往,性格自闭;或形成任性固执的性格,用搞怪、不听话、破坏性行为来发泄心中
两步应用题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一步应用题的延伸和发展,又是后续三步应用题的基础,是学习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关键。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因为简单应用题的两个条件都是直接给出的,根据题里所给的两个条件就理由直接计算结果。而在两步应用题中,所求的问题都和一个隐藏着的间接条件有联系,需要根据问题和已知条件的关系先求出这个间接条件,也就是要先提出隐藏的中间问题。因此解答
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在实际教学中,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不足,导致阅读课存在着很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探究,分别从阅读的三个阶段具体分析了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即“三段式”阅读教学)  一、阅读教学中问题现象  在实际教学中,阅读课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全面  有教师将阅读课的定位仅仅停留于知识目标上,他们一味地把重点放在单词、句子和语法结构上,
【引子】 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亲近和眷恋。  12岁那年,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天的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
一篇课文的教学一般可分为自读感知、精读领悟和诵读表达三个阶段。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了中间的精读领悟阶段而忽视了自读感知和诵读表达这两个阶段。孰不知自读感知阶段是基础,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在学生对课文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就对课文进行分析,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自然是支离破碎的,缺少整体的把握和自身的感悟。同样没有最后的诵读表达阶段,学生对课文的这种零零碎碎的理解就难于得到整合和深化。因此我们
传统的教学,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教学模式,如教学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性强;教学方法独特,效果显著;课堂语言精练,句句经典等。然而,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新教材,一些教师却越来越茫然,有些无所适从。我认为对于我们教师,在实施新教材教学中尤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要注意转换角色  傳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一言堂,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声情并茂,或许还采用数、形结合,讲得条理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