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文化与办学理念
1.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一种诠释
办学理念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一般要用精练的口号、标语表达出来。我们主张学校将办学理念渗透到校本课程体系和校本教学体系中,彰显在校园文化的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行为要素中。就是说,学校要想方设法把办学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出来。
2.校园文化是落实理念的有效载体
我们主张校园文化课程化,要构建能承载无边界课程、无边界课堂的课程活动平台。目前的传统教室已承载不了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新生态学校的教学,把校园打造成课程活动平台,是去“工厂化”学校的第一步。
校园文化的四大要素
1.理念要素
什么叫校园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如何建构校园文化?如何使校园文化达到育人目的?如何维护、优化校园文化的结构、运行?这些主张都可以归纳到校园文化理念要素中。
学校理念是学校办学的主张,同时又是学校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校园文化、教学文化的指导性理念,因此要细化学校理念体系。
校园文化的理念要素中渗透着课程、教学文化的一些理念,同时还整合着师生个人理念与团队理念,这两种理念要素相互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应聚合师生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
2.物质要素
校园文化中的物质要素是办学理念和教育内容呈现于客观世界的形式。抽象的育人理念和所有的课程(教育)内容,都要经过物质要素这一物理形式呈现于客观世界,以便开展教学活动。
物质要素的呈现原则:首先,要轻装修,重装饰。装修是一次性的,投入大;装饰是重复性的,投入小、产出大。其次,要轻固态,重动态。从课程化教学角度看,固定的、使用率不高的,内容不变换;而动态的、可以与教学同步实施的,要及时更换。最后,是轻表面化,重实质性。要尽量杜绝标语口号类的浅层次、表面化的形式,尽量做到研发与课程相通、与教学相连。
3.制度要素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对校园活动秩序的维护。建构校园文化,需要制度去规范、去引领、去维护。
首先,对制度的敬畏,对制度的拟订、理解、执行,其本身就是在教化人,具有教材的功能。其次,制度编制的文体、格式也是学习的教材。最后,公民教育类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就是由制度、规章的条文来支撑的,从这种意义来说,制度要素本身也是教材。
4.行为要素
从某种意义来说,行为是教育的结果,所以,行为要素是校园文化中理念要素、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联动起来的结果。
行为要素的表现类别。自身行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教育。他人行为:直接影响着自身行为的形成,并且时常干扰着自身行为的正向形成。群体行为:许多自身行为、他人行为聚合在一起,就是群体行为。自身行为只有在他人行为和群体行为中才能得到内化,形成常态。
行为要素的表现形式。语态的,即语调、语速、用词习惯等。体态的,即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事态的,即在处理发生事件时的语态和体态,是语态和体态综合性应急使用。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告诫、训练、养成,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化、三園、四节”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新生态学校要构建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呢?
“三化”,即绿化、美化、课程化。
绿化,校园应呈现四季常绿。校园如同植物园,这是新生态学校的底色。师生在如此环境下教与学,能不开心吗?
美化,校园里亮、净、美、畅,一个充满绿色、干净整洁的校园,会给师生带来什么样的学习生活?答案不言而喻。当一个人心情舒畅、敞开心扉时,教与学能不有效吗?
课程化,重点是与学科课程相融通,让校园文化成为多功能“教室、学室”。亮点是能与学科课程教学同步走,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三园”,指书香校园、艺术校园、道德校园。
书香校园,解决信息输入问题。换一种方式建立和巩固“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环节。学校通过创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艺术校园,解决学生能力彰显(信息输出)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检验学生能力只是单一的书面考试,学生习得的能力缺少多角度的表现机会,学校开展艺术活动,则给了学生展示特长的舞台。
道德校园,解决师生日常行为按客观规律活动的问题。学以致用,道德校园主要给学生一个践行的环境,让大家把学到的东西身体力行地展现出来。道德校园,是给师生一个“尊道而贵德”的场域。“尊道”,是知晓客观规律;“贵德”,是能够顺应法则、规律去活动、行事。
“四节”,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
读书节,把读的书、检索的信息、已经理解的内容、个人升华的感悟都读出来,要读得热烈、有章法、有品位。
科技节,换一种方式把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偏向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出发,通过科技制作,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上、用好,完成一项科学(研)项目。
体育节,强体健身,这是首位。提醒大家身体健康是“1”,其他能力都是“0”。各项赛事以体育节为终点、起点,开展好以体育形式承载的各项活动。
艺术节,主要用文艺表现形式影响他人,更影响自己。艺术内容和形式都是课程内容。因此,艺术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常用载体之一,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责 编 帕 拉)
1.校园文化是办学理念的一种诠释
办学理念是抽象的、概念化的,一般要用精练的口号、标语表达出来。我们主张学校将办学理念渗透到校本课程体系和校本教学体系中,彰显在校园文化的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行为要素中。就是说,学校要想方设法把办学理念融入校园文化,用不同的表现方式表达出来。
2.校园文化是落实理念的有效载体
我们主张校园文化课程化,要构建能承载无边界课程、无边界课堂的课程活动平台。目前的传统教室已承载不了以学习者个体成长为中心的新生态学校的教学,把校园打造成课程活动平台,是去“工厂化”学校的第一步。
校园文化的四大要素
1.理念要素
什么叫校园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如何建构校园文化?如何使校园文化达到育人目的?如何维护、优化校园文化的结构、运行?这些主张都可以归纳到校园文化理念要素中。
学校理念是学校办学的主张,同时又是学校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校园文化、教学文化的指导性理念,因此要细化学校理念体系。
校园文化的理念要素中渗透着课程、教学文化的一些理念,同时还整合着师生个人理念与团队理念,这两种理念要素相互影响,因此校园文化应聚合师生个人愿景与共同愿景。
2.物质要素
校园文化中的物质要素是办学理念和教育内容呈现于客观世界的形式。抽象的育人理念和所有的课程(教育)内容,都要经过物质要素这一物理形式呈现于客观世界,以便开展教学活动。
物质要素的呈现原则:首先,要轻装修,重装饰。装修是一次性的,投入大;装饰是重复性的,投入小、产出大。其次,要轻固态,重动态。从课程化教学角度看,固定的、使用率不高的,内容不变换;而动态的、可以与教学同步实施的,要及时更换。最后,是轻表面化,重实质性。要尽量杜绝标语口号类的浅层次、表面化的形式,尽量做到研发与课程相通、与教学相连。
3.制度要素
制度是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是对校园活动秩序的维护。建构校园文化,需要制度去规范、去引领、去维护。
首先,对制度的敬畏,对制度的拟订、理解、执行,其本身就是在教化人,具有教材的功能。其次,制度编制的文体、格式也是学习的教材。最后,公民教育类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就是由制度、规章的条文来支撑的,从这种意义来说,制度要素本身也是教材。
4.行为要素
从某种意义来说,行为是教育的结果,所以,行为要素是校园文化中理念要素、物质要素、制度要素联动起来的结果。
行为要素的表现类别。自身行为:自己对自己的行为教育。他人行为:直接影响着自身行为的形成,并且时常干扰着自身行为的正向形成。群体行为:许多自身行为、他人行为聚合在一起,就是群体行为。自身行为只有在他人行为和群体行为中才能得到内化,形成常态。
行为要素的表现形式。语态的,即语调、语速、用词习惯等。体态的,即肢体语言的表达方式。事态的,即在处理发生事件时的语态和体态,是语态和体态综合性应急使用。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告诫、训练、养成,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
“三化、三園、四节”是校园文化的有效载体
新生态学校要构建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呢?
“三化”,即绿化、美化、课程化。
绿化,校园应呈现四季常绿。校园如同植物园,这是新生态学校的底色。师生在如此环境下教与学,能不开心吗?
美化,校园里亮、净、美、畅,一个充满绿色、干净整洁的校园,会给师生带来什么样的学习生活?答案不言而喻。当一个人心情舒畅、敞开心扉时,教与学能不有效吗?
课程化,重点是与学科课程相融通,让校园文化成为多功能“教室、学室”。亮点是能与学科课程教学同步走,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
“三园”,指书香校园、艺术校园、道德校园。
书香校园,解决信息输入问题。换一种方式建立和巩固“传授知识,开发智力”的环节。学校通过创造浓郁的读书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艺术校园,解决学生能力彰显(信息输出)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教学检验学生能力只是单一的书面考试,学生习得的能力缺少多角度的表现机会,学校开展艺术活动,则给了学生展示特长的舞台。
道德校园,解决师生日常行为按客观规律活动的问题。学以致用,道德校园主要给学生一个践行的环境,让大家把学到的东西身体力行地展现出来。道德校园,是给师生一个“尊道而贵德”的场域。“尊道”,是知晓客观规律;“贵德”,是能够顺应法则、规律去活动、行事。
“四节”,指读书节、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
读书节,把读的书、检索的信息、已经理解的内容、个人升华的感悟都读出来,要读得热烈、有章法、有品位。
科技节,换一种方式把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偏向于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要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出发,通过科技制作,把学到的知识、技能用上、用好,完成一项科学(研)项目。
体育节,强体健身,这是首位。提醒大家身体健康是“1”,其他能力都是“0”。各项赛事以体育节为终点、起点,开展好以体育形式承载的各项活动。
艺术节,主要用文艺表现形式影响他人,更影响自己。艺术内容和形式都是课程内容。因此,艺术活动成为校园文化常用载体之一,能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责 编 帕 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