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乡的思念

来源 :慈善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在海外最思念的就是自己的祖国、自己的家乡、自己的亲人。在中国,春节绝对是一年中的大节日,讲究的是一家人团团圆圆的一起庆祝。可我到德国留学已经5年多了,却没有一个春节是和我的家人一起过的。今天又是一年的除夕,也就是大年三十儿。在这远离家乡北京的地方,我依旧像驴子一样,去餐馆刷盘子洗杯子。
  工资你知道多低吗?人你知道多多吗?回家时路上的温度是零下13度,我穿着单裤骑车,你知道多冷吗?民工过年都回家,可我照样这么卖命,不论是圣诞、元旦还是春节。不知道错过了多少朋友聚会,错过了多少开心机会,但这一切我都不在乎。因为我已经习惯,我早就放弃了太多的权利。我真的一丁点儿都不觉得沮丧委屈,一丁点儿都没有。
  在刷盘子的时候,我和自己说话,向自己唱歌,告诉自己人生啊爱情啊所有的道理。我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我都不知道!但我就是这样了,对生活不哭不笑。惟一让我心悸的就是想祖国、想北京、想我的亲人我的家!
  小时候,我住在北京建国门的一个胡同里,开始记事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有一个爱好是看夜晚的星空,我有一本书叫《看星星》,是给小孩子讲天文知识的,讲星座、星云;讲夏季的夜空、冬季的夜空;讲一等星二等星——可是,后来的夜空我就不再抬头仰望,因为北京的污染在不经意间变得越来越严重。而等治理污染有成效了,城市建设又超英赶美,满眼的霓虹艳色,抹煞了最后一片星空闪烁……
  来到德国之后,我猛地被头顶上的繁星攒动震慑住,我向往有一天可以悠然地躺在夜空下的一块草地上,眺望星空,遐想——那藏蓝墨黑的天幕给我以无限解脱,让我在日渐孤独与焦虑之中,找到一种自得。我瞬间变得安详沉静就在那抬眼的一刻,我甚至开始怀疑,人类进化的第一次思考,一定是在夜晚的星光闪烁下,悄然开始的吧。
  我是我姥爷、姥姥带大的,在我19岁之前,同他们一起生活了将近15年之久。这期间我学会做人的基本道理,同时铸就了我最初的气质。我对他们的感情无比深厚,深厚到刻骨铭心,可是我是个不会表达感情的人,似乎不曾流露过。
  我看着姥姥、姥爷慢慢变老,看着他们下楼的次数一天天减少,我多么想去搀扶他,甚至愿意把他们背上肩膀。但是,每次我却都是远远地望着,无从倾诉。我只有将对他们的感激和爱深深地埋藏在心中,离开亲人,离开家乡,来到国外。我很难再见到他们,甚至连电话都不多打,他们的声音后会使我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和无边的思念,我时刻怀念着记忆中和他们一起的画面。老照片里,是他们看着我,看我无知地打量世界,看我长大。
  我生病了,是他们带我去打针。从医院回来,是姥爷背我爬上四楼,姥爷说你屁股疼,我背你。其实我早就不疼了。晚上睡觉时,姥爷逗我开心,看我咯咯地笑了,他也呵呵地笑。
  家里煎饺子,是姥姥把坚硬的皮一点点吃掉,然后把里面的馅儿留给我。
  每天我上学放学,桌子上的饭菜似乎永远都在等待我。
  我长大了,搬去和母亲住的那一天,姥姥笑着对我说:昨天我直掉眼泪,眼看着孩子在这里,十几年了,这么一下,就走了……
  上次我回国,姥姥她悄悄拉着我,哭着说:我老了,能看看你们,你们都好,我就知足了。姥爷他看着我,说:这是李淳吧!我记得,戴眼镜的应该是李淳。
  我有过多么快乐的童年啊!我有过多么幸福的生活!因为我有亲人们的呵护和关怀,我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个。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在这个狗年的春节,除夕的夜晚,在德国的一间小屋里,不为人知地想念我的姥姥、姥爷、母亲,想念我的祖国、我的北京、我的家。
其他文献
儿子今年将满7岁,读小学二年级。从伦敦3月底封城起,学校就停课了。几个月来,英国公立小学面对疫情的反应,则完全是挑战想象力的。  封城一周之后,我们才从家长群(并非学校正式通知)里得知,学校会发放下一周的学习资料,但需要家长去领,然后回家自行辅导。  无奈之下,忍着不满,冒着感染风险去了学校接待处把资料领回家,开启了“自学模式”。“自学”要持续多久?如果遇到问题是否有老师可以网上解答?完全没有说明
2003年秋,44岁的美国新力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国际发行部总裁斯科特·尼森飞离美国,准备骑摩托车横跨亚洲。   尼森来到金边后,他要歇歇脚,好好待上几天。一天,他在街上看到了一个行乞的小男孩,知道这孩子的家里一贫如洗后,一下子就触动了心中的一根弦:他曾经对一位非常亲密的好友说,“人这一辈子,应该做出比拍电影更具有意义的事情。”而资助救济这样的孩子不就是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吗!   尼森帮这个小男孩
常有人说,“我若是大款、大老板,做慈善也绝不会含糊,”似乎只有大款、大老板才宜做慈善。我不赞成这种说法。恰如“中国首善”陈光标与我省慈善家喻友旺对话所言:“捐100万和捐1元,爱心是相等的。”能否做慈善并不取决于拥有财富的多少。只要胸怀仁爱之心、慈情善念,即使自己不那么富有,也会为慈善尽上一份心力和作出一份贡献。  大善源于小善的积累。涓涓细流,汇成江河。点滴善行,温暖社会。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
1911年9月20日,由白毓昆、胡宪等人发起,天津红十字会在新学书院举行成立大会,会址在河北官立第一蒙养院内。徐华清任会长,孙淦、孙凤藻、金韵梅任副会长,陈蔗浦、英敛之、白毓昆等任干事。该会建立后,积极发展会员,从事社会公益活动。每有战事发生,立即组织医疗救护队,到战地服务,并尽心竭力救助贫黎和赈济灾民。   1911年红十字会成立不久,即赴战场开展救助。此前该会已建起战地救护队,出发前的12月
7月27日,在“八·一”建军节即将来临之际。由中华慈善总会发起,济南市双拥办、市民政局和济南慈善总会在济南军休大厦联合举行“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活动仪式。仪式上,向20名家庭困难官兵代表发放了救助金。  据悉,本次活动以中华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资金”为基础,再由政府支持一点,济南慈善总会和各县(市)区慈善总会筹募社会爱心捐赠的方式,建立“关爱军人困难家庭救助”基金,救助基金
我相信每个人都读过一本让自己爱不释手、刻骨铭心的好书吧?我也和大家一样,而这本书就是我们学校发放的《慈善读本》。它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伟大的母爱,懂得了心存感恩,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铃铃铃!我们的班主任宋老师抱着一个纸箱,面带微笑,踏着清脆的上课铃声走进了教室。同学们看着老师手中的大纸箱,不禁窃窃私语起来。宋老师似乎猜透了大家的心思,便开门见山地对同学们说:“大家不用猜了,我的纸箱中装的是《慈善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著名的朦胧诗人顾城诗,这首只有两行的小诗,1980年在《星星》第3期发表后震动了整个诗坛。这首诗喊出了一代人共同的心声:向往光明。是的,谁不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阳光雨露的美好世界,谁愿意独自行走在凄风冷雨的黑夜。在黑暗中,在孤独中,只有爱心才能趋走心灵的阴暗。  中国古代,“慈”与“善”是两个词。“慈”的本意为父母之爱,后引申为“爱别人”,“善”是“
2014年7月23日的早晨,台风“麦德姆”正好袭击福州,福州的天下起大雨。下雨的天空厚重、阴沉、低矮、狭小。然而,就在那一天的上午,我分明看到了一个高远、宽阔、光芒四射的天空。就在这一天的上午,经过福州市慈善总会的精心运作,福州市辖区驻军单位现役军人中256个生活极度困难的军人家庭得到了救助。他们中家庭直系亲属患重大疾病的有222人,因公致残的有1人,家庭遭遇突发性灾害的有34人。福州市慈善总会“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它犹如一轮红日,破土腾空,万道金光,洒满我们的心田,唤起我们对祖国和对世界的责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绘制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鼓励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坚定信心,凝聚共识”。“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我们慈善事业工作者和我们《慈善》杂志的同仁们首先要在我们的慈善事业领域中肩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和时代担当,同全国人民一道,为铸就中国梦,守护中国梦
关于义工事业的生存与发展,我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  首先,义工事业存在的条件。第一点,政府职能转变提供空间。政府职能转变给社会事业提供发展的空间,社会能做的事让社会去做。在计划经济时代,什么都有政府管着,当时平均主义,分配发票证,维持着一种短缺型的公平,没有那么多差别,也就没有那么多矛盾。现在搞市场经济,贫富差距、城乡差异、民工问题、环境保护等等,很多很多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