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做为人类文明的支点、是人类智慧的精致花朵,有其核心理念的存在价值。我们在先进理念的引领下的每一堂课,都会实现一定的数学核心概念。如数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符号意识等。《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因此,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数学课程一个重要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符号意识 核心概念 数学
全国名师有着“数学王子”美誉的张齐华老师的执教的确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课堂上张老师用其精湛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诠释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现结合张老师的课堂,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一、唤醒符号意识,感受优越性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符号,如交通安全标记,红十字等等。在他们脑海中符号意识不是空白的。创设有趣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已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符号存在的现实意义。比如,当他们看到店门前精致的“M”时,立刻就可想到麦当劳。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符号意识,感受到生活中的符号所体现出的简约、严谨、科学的特质。这种符号意识对数学符号感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张齐花老师的课在其引入阶段,打破传统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来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用数学唤醒数学是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手段之一。
『赏析』第一环节:字母表示任意数
师:“数学上有没有见过:a+b=b+a ?”师:“它是谁?” 生:“加法交换律。”师:“加法交换律为什么不写成3+4=4+3?”生:因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感受字母的优越性〕简单的几句谈话,在张老师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就能嗅到有关数学文化的气息。枯燥的数学,呈现出一种感性与理性的气息。张老师利用学生脑海中已有的“脚手架”加法交换律来启发点拨,从而唤醒学生记忆中的符号表象。用简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符号的优越性与简约美。课的引入没有学生争先恐后热闹的场面,有的只是浓浓数学味的沉淀,学生感受符号意识的旅程从这里开始。
二、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构符号意识的模型
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从具体到表象再到抽象,符号化的过程。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逐步将日常语言符号,借助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为桥梁,最终逐步译成数学语言符号,建构起数学符号模型。张老师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学生一起在储蓄罐里装入5元硬币〕感受数字符号5,然而当第二个储蓄罐以未知的身份出现时,学生的思维受到碰撞,解决问题迫在眉睫,产生运用符号个性化表达的需要水到渠成。其设计之巧,无不精妙。这样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符号表达的简约性,感受符号的转换性,领略符号的通用性。在张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孩子们符号意识的形成经历从感知具体事物到学会个性化表示,最终学会数学表达。
『赏析』第二环节:字母式表示运算结果
感知具体的事物:【 师出示一个储钱罐】
引导孩子用具体的数字5来表示
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出示另一只存钱罐】
师:“第二个有钱吗?”(晃一晃)生:“有。”
师:“猜猜有多少元?”(师晃着走到孩子身边)
生猜出不同数据…… 师引导孩子用字母表示。
学会数学的表达:【师演示将两个储钱罐的钱装在一起】
引导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数学算式表达。例如:a +5。【板演:字母式——运算结果】
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可以说符号是数学学科的特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事物中感知符号,但这还不是数学里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個性化符号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数学表达,并建构起数学符号模型。这样才是有着浓浓数学味的符号意识。
三、活用数学符号,优化符号意识
符号语言是数学学科的基本语言,活用数学符号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模型思想逐步建立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符号的学习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辨证过程。张齐华老师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符号,灵活地,富有创造性使用数学符号,是实现符号意识优化的有效途径。
『赏析』第四环节:字母式还表示数量及关系。
符号的感性阶段: 师引导学生用任意字母表示出老师头发的根数,老师的年龄……。
符号的理性阶段。师:“同一个问题中不同量要用不同字母,刚刚存钱罐用a,老师的岁数可以用x。”〔师出示x-26 〕,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年龄,从而逐渐学会理性的表达,让学生明白X-26表示的老师与儿子年龄之间的关系,字母式不但表示某一数量,还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符号的运用阶段。师:“如果 我的年龄是 30岁,儿子是4岁;那么当我31岁,我儿子 5岁;……“师注重引导学生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数量在变,相差关系不变。
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里张齐华老师表达的不只是教学方法与理念,还有对教育、对专业的执着追求。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的一颗长青之树。我感受到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学科的文化价值。如果没有先进理念的指引,我们的课堂涂有其热闹的外表,但也会失去灵魂,一代宗师站在数学的理论高度奏响了新时代教育嘹亮的凯歌,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更鞭策着我。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还是沼泽密布,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愿一路追随感受名师的文化与价值。
【关键词】符号意识 核心概念 数学
全国名师有着“数学王子”美誉的张齐华老师的执教的确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第八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用字母表示数》,课堂上张老师用其精湛的教学方式为我们诠释了数学的文化价值——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现结合张老师的课堂,谈谈如何发展学生的符号意识。
一、唤醒符号意识,感受优越性
学生在生活中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符号,如交通安全标记,红十字等等。在他们脑海中符号意识不是空白的。创设有趣的情境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是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这个“符号化”的世界中,学生获得的生活经验已让他们初步感受到符号存在的现实意义。比如,当他们看到店门前精致的“M”时,立刻就可想到麦当劳。可以说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具有了符号意识,感受到生活中的符号所体现出的简约、严谨、科学的特质。这种符号意识对数学符号感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张齐花老师的课在其引入阶段,打破传统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用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加法交换律来唤醒学生的符号意识,用数学唤醒数学是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手段之一。
『赏析』第一环节:字母表示任意数
师:“数学上有没有见过:a+b=b+a ?”师:“它是谁?” 生:“加法交换律。”师:“加法交换律为什么不写成3+4=4+3?”生:因为字母可以表示任意数〔感受字母的优越性〕简单的几句谈话,在张老师的数学课堂上,我们就能嗅到有关数学文化的气息。枯燥的数学,呈现出一种感性与理性的气息。张老师利用学生脑海中已有的“脚手架”加法交换律来启发点拨,从而唤醒学生记忆中的符号表象。用简洁的数量关系让学生感受符号的优越性与简约美。课的引入没有学生争先恐后热闹的场面,有的只是浓浓数学味的沉淀,学生感受符号意识的旅程从这里开始。
二、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构符号意识的模型
数学知识的学习往往是从具体到表象再到抽象,符号化的过程。所以应该引导学生在具体问题中,逐步将日常语言符号,借助学生的个性化表达为桥梁,最终逐步译成数学语言符号,建构起数学符号模型。张老师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学生一起在储蓄罐里装入5元硬币〕感受数字符号5,然而当第二个储蓄罐以未知的身份出现时,学生的思维受到碰撞,解决问题迫在眉睫,产生运用符号个性化表达的需要水到渠成。其设计之巧,无不精妙。这样让孩子们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符号表达的简约性,感受符号的转换性,领略符号的通用性。在张老师创设的情境中,孩子们符号意识的形成经历从感知具体事物到学会个性化表示,最终学会数学表达。
『赏析』第二环节:字母式表示运算结果
感知具体的事物:【 师出示一个储钱罐】
引导孩子用具体的数字5来表示
个性化的符号表示:【出示另一只存钱罐】
师:“第二个有钱吗?”(晃一晃)生:“有。”
师:“猜猜有多少元?”(师晃着走到孩子身边)
生猜出不同数据…… 师引导孩子用字母表示。
学会数学的表达:【师演示将两个储钱罐的钱装在一起】
引导学生学会用含有字母的数学算式表达。例如:a +5。【板演:字母式——运算结果】
数学家罗素说:“什么是数学?数学就是符号加逻辑。”可以说符号是数学学科的特质。因此在培养学生的符号意识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具体的事物中感知符号,但这还不是数学里的符号意识,符号意识必须是建立在学生的個性化符号表达的基础上,学会数学表达,并建构起数学符号模型。这样才是有着浓浓数学味的符号意识。
三、活用数学符号,优化符号意识
符号语言是数学学科的基本语言,活用数学符号是学好数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模型思想逐步建立的重要途径之一。数学符号的学习必须遵循从感性到理性,到运用辨证过程。张齐华老师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符号,灵活地,富有创造性使用数学符号,是实现符号意识优化的有效途径。
『赏析』第四环节:字母式还表示数量及关系。
符号的感性阶段: 师引导学生用任意字母表示出老师头发的根数,老师的年龄……。
符号的理性阶段。师:“同一个问题中不同量要用不同字母,刚刚存钱罐用a,老师的岁数可以用x。”〔师出示x-26 〕,让学生猜一猜这是谁的年龄,从而逐渐学会理性的表达,让学生明白X-26表示的老师与儿子年龄之间的关系,字母式不但表示某一数量,还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符号的运用阶段。师:“如果 我的年龄是 30岁,儿子是4岁;那么当我31岁,我儿子 5岁;……“师注重引导学生明白在这个过程中数量在变,相差关系不变。
在《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里张齐华老师表达的不只是教学方法与理念,还有对教育、对专业的执着追求。背负记忆的行囊,一路采撷他人的野果琼浆,只为自己能够成长为教坛的一颗长青之树。我感受到一种教育理念,一种学科的文化价值。如果没有先进理念的指引,我们的课堂涂有其热闹的外表,但也会失去灵魂,一代宗师站在数学的理论高度奏响了新时代教育嘹亮的凯歌,如春风化雨般影响着我,更鞭策着我。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还是沼泽密布,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愿一路追随感受名师的文化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