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文教学的秘诀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62106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很多学生都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作文欲望,强化其主体意识,发挥其主动积极性;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差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达到分层递进,最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成为了作文教学的热门话题,怎样让学生轻松写作文呢?现浅谈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努力学好课本,掌握写作方法
  课本上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经过专家反复推敲、精选、审议而定的。具有一定的示范性,融知识性、思想性、文学性为一体。所以在学习中,要引导学生抓文章中心,领会作者意图,分析写作思路,再引导学生写小练笔,帮助学生掌握写作方法。例如教学《翠鸟》一课后,学生理清了作者的写作思路,我就让学生回家后写小练笔: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你熟悉的一种鸟类(燕子、老鹰、喜鹊、大雁等)要求写前认真观察,按一定顺序写,抓住动物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二、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培养积累素材的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就意味着书读得多,积累的素材就丰富。写作的素材就犹如海洋的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若学生缺乏写作的素材,要写好作文是不可能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素材的积累要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培养素材积累的习惯十分重要。将课外閱读中有价值的内容摘录下来,以待将来使用很重要。
  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捕捉写作信息的能力
  要写好文章,取才是关键。有些学生,平时不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有些学生不善于捕捉周围的信息,而是“闭门造车”、苦思冥想。结果文章显得枯燥、空洞。原因何在?就是没有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我在教学中反复强调观察的重要性,并向学生介绍观察的方法和要点,给学生创造观察环境,激发学生观察兴趣。例如写观察日记时,我在生物角养了几条金鱼,让学生观察:看看金鱼的形状,瞧瞧它怎样觅食,比一比金鱼的不同动作......明确了观察的目标和任务,使学生观察有方向有目的。只要教师多引导,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且捕捉到有用信息的能力并不难。要写好文章,取才是关键。
  四、激发学生主体意识
  写作,是学生将“物”(知识、生活)转化为“意”(思想、意旨),再将“意”转化为“文”的过程。在转化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是转化的内因,在作文教学中落实以人为本思想,就是培养作文能力,激发学生作文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五、作文教学中要处理好审题、说作文、修改作文 评改作文等几个环节
  审题分教师讲题和学生探题两步,重点是学生探题。教师讲题让学生弄清作文题的意思、要求,而小组教学中审题教师的讲解就到此为止,至于中心是什么、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等工作应放到后一步去进行,让学生自主发现,自主领悟。粗略讲完作文题后,便应组织学生探题,方法是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小组讨论来确定主题、选材和注意事项。如,在“我_____的一个人”这一命题作文中,教师只要粗略讲完要求后,就应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自主思考和讨论以下几个问题:(1)写人还是写事?(2)写一个什么样的人?(3)题眼是什么?(4)可以选哪些材料?(5)这些材料能否表现中心?要注意的是,这些问题要在学生们的讨论中得出,教师只是一个清醒的参与者,适时提出一些建议。作文类型不同讨论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尽相同。半命题作文,还要讨论可以填哪些词。不同题目选哪些材料、目的是表现什么?材料作文讨论的就是现有材料能表现什么样的主题、应选取一个什么题目、还可以补充什么材料?
  说作文是指学生在弄懂作文题后,大胆地把自主构思的作文说出来供大家讨论敲定的一种方法。分两项进行,第一项讨论材料。看材料能否表现中心、说说能与不能的理由、哪些内容应着重写、怎样着重写。这样做即能丰富作文内容,又能锻炼学生的说话能力。第二项是讨论。在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记得在一次题为“难忘的一件事”的小组教学活动中,经过初步探题,在学习委员的主持下,每个同学都畅所欲言。有的说:“本次作文可用倒叙的方法。”有的说:“这是一篇写事的文章,可以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来写。”更有爱动脑的学生说:“我们也可以运用总分结构来安排内容。”半节课的讨论过去了,学生们不但找到了组织内容最好的形式,口头表达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写起来自然就得心应手。
  小组修改的方法是看和读。看是着重寻找错字、错标点进行修改;读则是着重修改语句不通顺的地方。应该趁着作文还未上交,对作文来一次浅层的修改。当然,具体谁先谁后没有明确规定,由各小组自行决定。
  教师评改是一个重要一环。它既是小组活动开展成功与否的信息反馈,也是小组作文再修改的一个参照标准。这一步和平时的修改略有不同。教师只消集中精力评改内容(如,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得当)。另外,我们对内容上的修改也只需用激励性的语言指出这样、那样的毛病就可,而不必告诉学生怎么改,怎样改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在修改讨论中去领悟。
  总之,我们要不断实践总结,努力提高教学水平,为教育事业做贡献。
其他文献
我国最早的教育家孔子在两千多年前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学习的情感动力,是求知欲的源泉。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寻幽探胜。所以,它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能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也是学生学好语文课的入门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自由活动”,“注入式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孩子们知识,更要教给孩子们掌握知识的方法,打造适合自己的高效课堂,让数学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我们要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让学生有个充分发挥创造思维的舞台,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强化和提高,创造性思维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就会逐步形成,也就能
苦楝(Melia azedaeach L.)是我国优良的乡土树种,在我国分布广泛。作为一种植物源农药原料树种,其提取物具有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对靶标生物具有强力选择性等特点,具有独特杀虫作用,而对环境几乎没有污染。在我国苦楝资源丰富,但大多数散生,天然林较少,保护苦楝现有资源,开发和利用以苦楝为原料的植物源农药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从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变异两方面分别对我国南方苦楝的遗传多
小蓬竹作为贵州喀斯特山地适生性竹种,在IUCN红色名录中,被定为极危种,对喀斯特地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养分平衡等生态功能的实现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以罗甸县小蓬竹根际土
在小学教学的这几年里,根据教学的方法和教学的经验,总结出这些教学的经验希望能够对其他数学教师有所帮助,  对利用生活中的具体情景开展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浅析,对小学数学的有力开展做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第一,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
期刊
【摘 要】问题导学是经典的课堂模式,理答是教师基于学生回答前后所作出的反应,它是课堂教学调整的重要技巧。在问题导学课堂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有些教师并没有根据学生的问答的情况进行有效处理,以简单的对或错来判断学生的思维,导致问题导学中的思维元素没有被激发出来。教师如何智慧理答,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本文从紧扣学生实际,在有效理答中激发思维;把握课堂契机,在有效理答中点拨思维;适时追问学生,在有效理
随着课堂教学不断改革,高效课堂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是高效课堂的重要一环。作为高效课堂的实施者,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高效课堂是学生生命活力焕发、生命价值不断体现的生活过程。在高效课堂实施中,学生在自主的学习,理解感悟中获得独特的感受,这极大地满足了学生自身的需求。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把权力让给孩子。  第一,妙导巧引,激发兴趣。所谓“
期刊
对合肥市城郊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各类绿地植物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物种多样性及生态位特征等进行了系统研究,应用量化方法对各类绿地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地带性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对象感兴趣,他们的学习态度才会积极、主动,并且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愉快教学可以使学生身心放松,缓解学生对数学的消极情绪,从而保持旺盛的精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愉快教学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关键词】小学数学 愉快教学 主体性 现代科技 评价方式  教学活动是知识和情感相互交融的过程,情感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学生的精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