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设问善用激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课堂定然是学生热情参与的课堂,在此类课堂中,学生善于发问、提问、质问。要构建此类理想的课堂,教师的信赖与激励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巧妙设问留给学生足够的自由思考空间,并激励学生,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关键词]乘法口诀;高效课堂;设问;激励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5-0049-01
  乘法是加数相同的加法的简算升级形式。乘法的要诀是学会运用加数和加数的个数来计算和值。而背记乘法口诀是乘法计算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学“6的乘法口诀”伊始,笔者就让学生熟记一些简单的口诀,让其在此基础上追问乘法的意义,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深刻理解乘法的意义,而且能够正确运用它来简算加法。
  一、因势利导,将错就错
  【教学片段1】
  师:刚刚学完了6的乘法口诀,谁会背?
  生1:我会背。六七四十二。五六三十。
  师:谁能根据“六七四十二”这句口诀推算出五六的积?
  生2:42里减去2个6就可以了。即42减去6等于36,36……
  師:停!(做出暂停手势)生1,你能接着说下去吗?
  生1:36减去6等于30,“五六三十”。
  师:很棒,一点就透。
  上述教学中,当学生口误背错时,教师并没有粗暴、武断地否定,而是因势利导,把改错的机会交还给犯错的学生。这样的启示与协助浑然天成,效果奇佳。
  二、解除禁锢,启发思维
  【教学片段2】
  师:看到6×5,会勾起你对哪些知识的联想?
  生3:6×5与5×6的积相同。
  生4:既能代表6个5连加,又能代表5个6连加。
  生5:它能写成2×12 6。因为2个12相当于4个6,再追加1个6刚好得5个6。
  生6:也能写成12×3-6。3个12相当于6个6,去掉1个6正好是5个6。
  生7:我认为“6×5”还可变式为2×5 4×5,2个5和4个5合起来刚好是6个5。
  生(齐):不对!
  生7:怎么不对?别忘了“6×5”还可以表示6个5,这不就是6个5吗?
  师:说得好!生7从另一个角度来变形,很有创意!除了变形,我们还想到什么?
  生8:还可以创设情境赋予数据实际意义,便于我们理解。譬如,一件啤酒有6瓶,5件啤酒一共有多少瓶?
  (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学生纷纷创编题目,赋予数据实际意义)
  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引发相关知识的爆发式增长,学生的思路被打开,思维的禁锢被解除,发散性思维得到锻炼。而这般精彩绝伦的课堂讨论与教师开放、睿智的提问是分不开的。
  三、发掘亮点,以点带面
  在“6的乘法口诀“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掘学生回答问题中的闪光点,并予以肯定。教师的评语应巧妙自然,“他首先想到了……”“他的想法具有合理性,并非全无道理……”这种评语既是嘉许又是点拨,使学生不断突破思维障碍,发散思维,深度思考。在学生的相互交流与借鉴下,新方法层出不穷,有些明显超出本学段学生的学习范围,但教师应秉持赞许的态度。在这种没有束缚感的探究氛围中,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在上述追问的思维程序中,学生经历了联想、思索、归纳、发觉等诸多学习心理活动。更可贵的是,这些心理活动是自主、自发、自由的,而非教师勒令强求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由一个追随者变成一个引领者,才能“乐学”。
  总之,教师教学时要凸显知识本源,不拘泥于文本教条,给学生创设有活力、有弹性的问题,并能激励学生积极投入,深度思考,使其自发、独立地建构知识。只有这样,课堂才会充满生机,真正高效。
  (责编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摘 要]核心问题的把握是否精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以“小数乘法”一课为例,从多方教学实践与课后分析、思考,明确剖析核心问题的重要性,找寻有效任务驱动,建构探索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调研 核心 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2-015  “好”的课堂教学除了传授知
[摘 要]学习素材的选择和呈现方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通过开门见山的导入、丰富的活动体验、自主的估测估量环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时,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熟到生,帮助学生建立1千克和1克的表象认知。  [关键词]人教版;克与千克;学习素材;对比感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8-0042-01  “克与千
[摘 要]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思维特征逐步由具体过渡到抽象,抽象的概括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都在不断提高,但其思维的灵活性、自主性和严密性仍缺乏整体统一性。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注意学生的这一特征,合理把握教学的基本原则,无痕渗透数学抽象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特点;基本原则;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一种好的“烹饪”方法,令食物色香形味俱佳,不但让人在食用时感到满足,而且能让食物的营养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从激发需要、巧设冲突、对比优化、感受价值四个方面入手,让数学课堂成为有色有香,味形兼备,令学生终身受益的数学美餐。  [关键词]需要;冲突;优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26-02  题记:治大国,
[摘 要]“认识厘米”是“图形与几何 ”领域的内容,也是学生认识长度单位的开始。通过让“长度”可视化的探究活动,变抽象为具体,学生充分地让动手操作,并在测量学习中渗透度量意识,使学生得以循序渐进地理解“测量”的概念。  [关键词]厘米;长度;测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4-0017-02  “认识厘米”是青岛版教材一年级下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前苏联心理学家赞可夫也提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笔者经常反问自己:学生的学习愉快吗?学生喜欢这节课吗?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
[摘 要]从学生角度研读教材,即教师把自己“矮化”成学生,思维“弱化”成学生,带着“?”来研读,边读边问,边算边想,边操作边想。它遵循教育心理学理论,成为教师践行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思想的一把“钥匙”,促使教师对知识理解、学生把握更深刻。它能够有效解决“教”与“学”脱节的问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教师转变观念,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关键词]研读 教材 学生角度 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摘 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目标,然而当前很多学生在运用计算方法进行运算时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数缺形时少直观”,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为例,借助直观图形,从形的角度刻画描述数运算的意义,能够把计算背后的道理以一种清晰简洁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轻松理解算理。  [关键词]以形助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多样化;算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摘 要]推理是数学学习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这两种推理的功能虽各不相同,但相辅相成: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数学推理反映的是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主要的数学方法。不管是在《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还是修订稿中,推理都是核心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渗透演绎推理思想,培养学生的合情
[摘 要]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教师应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不断探究如何设计课堂提问的策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关键词]提问 追问 插问 设问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27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问,激活学生的思维,并发挥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