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ben83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们知道:能有独立的处事能力、拥有自主的学习精神是当代人才的最低标准,也是当代人要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而这一些能力的培养要从学生小的时候开始做起。《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我们应该按照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本文就笔者数年来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简要谈一下我的一些思考。
  【关键字】小学数学 学生 自主 学习 教学 经验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1.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数学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对于学习方法的教育,而非单单的知识的教育。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例如自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2.教师要引导学生试着看懂例题
  尝试告诉自己例题讲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 “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
  3.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二、运用多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指导学生课堂合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创设合作的机会
  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一正一反,便于阅读。这些做法都可以激励学生合作的兴趣。
  2.形成合作的习惯
  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3.提高合作的效果
  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对操作错误的及时给予纠正,对表现优秀的更要给予肯定,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已经不再像初始阶段那样只是随便看看书,而是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在计算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即三角形的面积=底€赘還?。自学检测表明学生的自学是有效的。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定法,贵在得法”,本文也只是笔者从自身的教学经验出发得出的相关心得,在此略述,希望能为小学数学的教学贡献一份自己的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江凤钗.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实施自主性学习的四个关键点《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 2008 第5期
  [2]唐祝红.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学习概述《青海教育》 2007 第6期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施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性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就是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书本内容的局限,掌握知识运用的技巧和方法。与此同时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思维深度,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
人文班集体: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班级每个个体的存在和精神发展的需要出发,用班级文化引领班集体健康成长,通过班级群体性活动培养每个个体的健康人格和健全的个性。最终是否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是衡量人文班集体的重要标准。对于有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班级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好学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负责精神、宽容精神。  作为人文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群体特征:1、具有为大多数人
[摘要]本文具体地阐述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后,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容量,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题,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 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课堂教学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要提高课堂教学,发挥它最大的有效性就要明确买堂课的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课堂结构,注重教师导学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换而言之,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
写字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近年中高考试卷加了卷面分,甚至还设置了书写题,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从中看出命题者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摘要]语言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反应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方面。重视早期的语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幼教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结合教师的日常教学经验,分析了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存在现状,并罗列了一系列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 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幼儿期是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培养 兴趣 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阅读课教学可探讨的问题很多,笔者仅当前最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认
1——对话  笔者赞成课堂对话。只是课堂教学中,要对话得流畅愉快,是有条件的。这里估且悬置教师的条件,单说学生。首先,学生要思维敏捷,大胆言说;其次,课堂上学生能静心倾听,也就是说课堂要有一定的安静度。这两点对学生来说,要求并不是太低;但要對话,也确实必要。尤其是,课堂不安静,几乎不可能有对话存在的空间——要么是众声嘈杂,要么是一片沉寂。嘈杂和沉寂,都不可能有课堂对话。尤其是嘈杂的课堂,连教师唱独
回望历史,当唐朝从繁盛走向衰亡,李白见证了它的辉煌,杜甫目睹了它的悲怆,而骆宾王让人们想起了武则天,想起了她多面的人生。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死,其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永微六年(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从此政权逐渐为武则天所掌握。  武则天名星,曾被尊称为“则天皇后”和“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历史上称其为“武则天”。她是山西文水人,其父武士荨为木材商人,因随李渊起兵太原,以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各学科的课改活动都在积极、有序地进行着。语文课改是高中课改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改 必要性  0引言  新课改思想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被动式教学而设的,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