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ezheng12345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活动的进一步推进,各学科的课改活动都在积极、有序地进行着。语文课改是高中课改的重要部分。新课改后的语文课程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改 必要性
  0引言
  新课改思想的提出是相对于传统被动式教学而设的,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求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发挥其学习自主性、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及终身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笔者通过新课程改革给高中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途径,供大家参考。
  1高中语文课改的必要性
  在积极推动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需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坚定“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全面平衡发展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人生规划的能力”。由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与特殊性,它对语文教学提出很高的要求。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才能进一步学习,况且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这种环境下,老师更应该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发现语言的魅力。此外,老师也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督促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因此,新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再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而是转变为以人文教育为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合作意识,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
  2课堂教学的变革
  2.1教育理念的转变
  新课标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以化学学科来说,强调化学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从化学视角看待物质世界,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的学习方式,重视化学学习方法的启迪,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就意味着学生不再仅仅是单纯的接受知识的容器,他们应该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而我们教师的主要工作则是了解学习需要和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变传授为引导。
  2.2把握学习语文应遵循的规律,为教学与教改提供正确的导向
  2.2.1把握语文的科学性与人文性
  我们的汉语言文字有强烈的人文意识,蕴涵着浓厚的民族情感,语文教学要通过语文实践、语文训练激发学生对母语的炽热感情,在学生心灵上建构起牢不可破、永不遗忘的“母语情结”。在主张加强人文性的时候,不要忘了语文教学的科学性。语文教学中有这种现象:往往一个内容不可能一次学好,而是要反复学,循环学,由浅入深,螺旋式上升。这个特点应该考虑到。语文教学要总结历史的经验,立足于现实的需要,建立既是民族的又是现代的语文教学新体系。
  2.2.2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言能力
  提倡大语文教育,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规律,能促进学生言语活动的丰富化、个性化,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克服语文教学过于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实际语言能力培养的倾向,而不是否定语文知识的作用,排斥语文知识的教学。学习语文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语文知识和语言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相辅相成但不能互相代替。应当以语言能力为主导,使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和谐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
  2.2.3正确把握“语”与“文”的联系
  正如吕叔湘先生指出的:“语文教学应该语言和文字并举,以语言为基础,以文字为主导,就是说,文字的教学应该从语言出发,又反过来影响语言,提高语言。”语言和文字是语文教学的两条腿,缺一不可。因此,语文课要加强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全面训练,纠正“重文轻语”的偏向,使学生真正掌握好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同归本体,也包含着把“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回归为文语并举、全面发展的语文教学,使学生具有既能下笔成文又能出口成章的语言应用能力。
  2.3重视教学中的情感因素,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
  2.3.1创设开放性的教学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坚持学生的本位观,遵循民主的教学原则,尊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都有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尝到成功的滋味,使课堂成为学生展示才能的地方。
  2.3.2鼓励每一位学生,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
  世界上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只是谁在哪一方面更聪明的问题,即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因此作为教师应善于抓住时机,不轻易放弃每一个机会,用心去关注学生,引导每一位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帮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优点,重新认识自己,肯定自己,这对培养学生的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2.3.3采取幽默风趣的讲解方式
  高三学生大都习惯于埋头苦读,很多人连课间休息也懒得走出教室。课上学生更是低沉不语,此时教师的幽默讲解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开场白是可以预先设计,讲课中做到幽默风趣,让学生充满上课的兴趣,这个过程,既不用低级廉价的笑料或过于夸张的滑稽动作、语调来引发笑声,也注意保护了师表形象随和而不失端庄,幽默所引发的笑应是会心的微笑。
  2.3.4培养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兴趣是行为驱动系统中最现实、最活跃、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通过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来激发,因此,教师要善于抓住教学环节的一切机会来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总结
  有人说“,新课改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想这是对的。语文老师应该把握正确的新课改方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断吸取经验,设计更好更符合素质教学的课程计划。老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倡导自由、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课题氛围,设计多种教学方式,为语文教学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加强学生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塑造学生人文精神,让学生学会人生规划。我们作为语文新课改的实践者,应该勇敢面对新课改可能会面临的困难,积极寻求解决方法,推动新课改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论当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
  [2]李辉.课程改革需要教师心中有“度”[J].吉林教育,2006(6)
  [3]王玉红.走出新课程改革的“浅滩”[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7(9)
其他文献
对于普通初中生源素质不高的情况,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真正能学到知识,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显得比较重要。下面以七年级下册 澳大利亚 为例来说明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粗浅认识。  一、教师要把学生作为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对知识的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变通的利用新教材。更可以和历史,政治学科的相关知识融合起来。  如:澳
[摘要]在高中的地理课堂教学中,施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实践性教学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性,最为关键的就是实践性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书本内容的局限,掌握知识运用的技巧和方法。与此同时在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思维深度,帮助学生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为学生地理成绩的提高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
人文班集体:是指在班集体建设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班级每个个体的存在和精神发展的需要出发,用班级文化引领班集体健康成长,通过班级群体性活动培养每个个体的健康人格和健全的个性。最终是否形成良好的班级精神是衡量人文班集体的重要标准。对于有利于人文素养培养的班级精神可以概括为以下内容:好学精神、质疑精神、创新精神、求实精神、负责精神、宽容精神。  作为人文班集体应该具有以下群体特征:1、具有为大多数人
[摘要]本文具体地阐述了多媒体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整合后,加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课堂容量,突破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解题,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传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数学 教学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在课堂教学
[摘要]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要提高课堂教学,发挥它最大的有效性就要明确买堂课的教学目标,构建合理的课堂结构,注重教师导学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优化作业设计。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有效性  “有效教学”主要是指教师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进步或发展。换而言之,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老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的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
写字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明确要求:“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近年中高考试卷加了卷面分,甚至还设置了书写题,要求学生能正确、规范地书写,从中看出命题者对写字教学的重视,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提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话题:
[摘要]语言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反应一个人素质的最重要方面。重视早期的语言教育是十分必要的,3—4岁是幼儿语言发展最关键的时期,如何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成为幼教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本文结合教师的日常教学经验,分析了小班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存在现状,并罗列了一系列培养小班幼儿口语能力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班幼儿 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策略  幼儿期是
[摘要]阅读是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课型,它在整个初中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课堂,一定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也会得到很大提高。  [关键词]培养 兴趣 习惯  新课程改革的许多新理念给语文阅读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阅读课堂开始走向自主、人文、活跃、开放。新课程改革理念下的阅读课教学可探讨的问题很多,笔者仅当前最容易忽视的几个问题谈一点认
1——对话  笔者赞成课堂对话。只是课堂教学中,要对话得流畅愉快,是有条件的。这里估且悬置教师的条件,单说学生。首先,学生要思维敏捷,大胆言说;其次,课堂上学生能静心倾听,也就是说课堂要有一定的安静度。这两点对学生来说,要求并不是太低;但要對话,也确实必要。尤其是,课堂不安静,几乎不可能有对话存在的空间——要么是众声嘈杂,要么是一片沉寂。嘈杂和沉寂,都不可能有课堂对话。尤其是嘈杂的课堂,连教师唱独
回望历史,当唐朝从繁盛走向衰亡,李白见证了它的辉煌,杜甫目睹了它的悲怆,而骆宾王让人们想起了武则天,想起了她多面的人生。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死,其子李治即位,是为高宗。永微六年(655年)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从此政权逐渐为武则天所掌握。  武则天名星,曾被尊称为“则天皇后”和“则天大圣皇帝”,所以历史上称其为“武则天”。她是山西文水人,其父武士荨为木材商人,因随李渊起兵太原,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