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思想品德教师如何迎接挑战,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支撑自己的教学行为,为祖国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首先,教学中要尊重学生。
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进行互相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学生是有差异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状况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教学中要关心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班级多,面对的学生多。除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打动每个学生外,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家庭环境等,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位学生考试成绩总在班上前几名,可就是上课好动,讲话是家常便饭,经常挨老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常要他请家长来校,回到家中又常受到父母打骂,久而久之,该生萌发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迅速下滑。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首先想到的是关心学生,从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到关心这位学生的成长,先个别指出他的缺点,再对他提出了希望要求。虽然这个学生上课仍有违纪行为,但我不是批评,而是表扬,表扬他的进步。有个别班干部对我提意见,说违犯纪律还给表扬,老师做法不对。在我给他说明道理后,他也认识到应该关心每个同学,大家一起共同成长。结果这位学生又找回了自信。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第一,以民主的方式,平等的态度,亲和的语调,展开互动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这就是说教师应将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地位。因为只有和学生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才会给学生一种信任感,而非居高临下的感觉。如果我们老师没有从内心上把学生摆上平等的地位,那学生就会远离我们,甚至惧怕我们。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令人生畏的感觉。在教学中,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们一般不会接受,如果和学生共同探讨一种观点,就会取得好效果。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待整个世界,共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活泼互动课堂。
第二,学生需要鼓励。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学中也是一样,教给学生的知识越容易,学生越能掌握。其实把难的知识教容易了,学生认识到学习不难,就会增强学习信心。对待学生也是一样,在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少用责备性的语言,如果经常骂学生“笨蛋”、“猪头”、“怎么这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会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因为这样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等语言,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常规教学凸现艺术性。
新课程教学应打破条条框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谈话、课堂讨论、课堂读书指导、课堂演示、参观、练习处理等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品德课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创新,对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要从抓创新基本功入手,力求使他们达到初级创新的要求,然后循序渐进,使他们形成独特个性,成为合格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学生探讨中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搞“一言堂”,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风格,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存储,应用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定势,增强师生间探索意识。比如:我在讲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时,剪下了《湖北日报》2006年10月9日的一张图片:我国面临三大人口高峰。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题型,整合课本知识点,自己归纳答案要点。结果学生设计题型数十种,创意也很多。这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这一活动的开展一并完成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也使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
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为本
首先,教学中要尊重学生。
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主要行动者,随着他们自我意识的形成和不断增强,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尊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进行互相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二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学生是有差异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学习状况开展教学工作。
其次,教学中要关心每个学生,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班级多,面对的学生多。除了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能打动每个学生外,还必须深入到学生中间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家庭环境等,用实际行动关心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有位学生考试成绩总在班上前几名,可就是上课好动,讲话是家常便饭,经常挨老师的批评,有的老师还常要他请家长来校,回到家中又常受到父母打骂,久而久之,该生萌发了厌学情绪,学习成绩迅速下滑。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怎么办呢?首先想到的是关心学生,从我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做到关心这位学生的成长,先个别指出他的缺点,再对他提出了希望要求。虽然这个学生上课仍有违纪行为,但我不是批评,而是表扬,表扬他的进步。有个别班干部对我提意见,说违犯纪律还给表扬,老师做法不对。在我给他说明道理后,他也认识到应该关心每个同学,大家一起共同成长。结果这位学生又找回了自信。
二、思想品德课教学要讲究方法和艺术
第一,以民主的方式,平等的态度,亲和的语调,展开互动教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这就是说教师应将自己与学生摆在平等的地位。因为只有和学生处在一种平等的地位,才会给学生一种信任感,而非居高临下的感觉。如果我们老师没有从内心上把学生摆上平等的地位,那学生就会远离我们,甚至惧怕我们。我们给学生留下的只能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令人生畏的感觉。在教学中,把教师的观点强加给学生,他们一般不会接受,如果和学生共同探讨一种观点,就会取得好效果。所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一定要把握好与学生的平等地位,在同一水平线上看待整个世界,共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思想认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展开活泼互动课堂。
第二,学生需要鼓励。
人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教学中也是一样,教给学生的知识越容易,学生越能掌握。其实把难的知识教容易了,学生认识到学习不难,就会增强学习信心。对待学生也是一样,在教学中多用鼓励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少用责备性的语言,如果经常骂学生“笨蛋”、“猪头”、“怎么这笨”、“连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等,时间长了,这位学生就会真的成了你所说的“笨蛋”了。因为这样的语言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上进心,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所以,老师们必须力戒嘲笑羞辱、歧视绝情、责怪抱怨、威胁恐吓、敷衍欺骗等语言,多用鼓励性的语言。
第三,创新教学方法,常规教学凸现艺术性。
新课程教学应打破条条框框,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借助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通过课堂讲授、课堂谈话、课堂讨论、课堂读书指导、课堂演示、参观、练习处理等手段,以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思想品德课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不同水平的学生,对有创新能力的学生要引导他们创新,对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要从抓创新基本功入手,力求使他们达到初级创新的要求,然后循序渐进,使他们形成独特个性,成为合格人才。
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教师在学生探讨中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搞“一言堂”,要有激情,敢于独立思考,努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和风格,敢于创新,要善于吸收加工、存储,应用信息,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有推陈出新的资本,才能打破教师滔滔不绝、学生被动学习的思维定势,增强师生间探索意识。比如:我在讲授《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一课时,剪下了《湖北日报》2006年10月9日的一张图片:我国面临三大人口高峰。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题型,整合课本知识点,自己归纳答案要点。结果学生设计题型数十种,创意也很多。这设计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探究学习的能力。这一活动的开展一并完成了本课教学的“三维”目标,也使课堂教学增加了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