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 直肠癌经肛内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是2009年以后始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其可行性及安全性、根治性已经得到相关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初步证实。但目前尚无专文评估该术式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更缺乏与传统开腹及腹腔镜直肠癌TME的对照研究,进而阻碍该术式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本研究采用肛门失禁评分量表评估经肛内镜TME对肛门功能的影响,并与传统开腹及腹腔镜TME作对比研究,以进一步全面评估该新术式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间行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术的7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采用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术式的作为A组,采用传统开腹术式的作为B组,采用传统腹腔镜术式的作为C组。通过Wexner和徐忠法评分表评估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肛门功能的情况,探讨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肛门功能的差异及恢复情况。 结果: 1.75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A组23例,B组20例,C组32例。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后TNM分期、病理学类型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2.A、B、C三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是4.1±0.5h、3.7±0.5h和3.8±0.4h;中位术中出血量是80ml、150ml和100ml;平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是1.8±0.7d、2.8±0.9d、和2.5±0.5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是9.0±1.3d、11.9±2.8d和10.8±2.4d。三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A组手术时间略长,但术中出血量最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最短。A组无切口感染,B组及C组均有2例切口感染。 3.Wexner评分:术后1个月,A组10.4±2.3、B组8.9±2.4、C组8.5±2.6;术后3个月,A组6.7±2.0、B组5.8±1.8、C组5.7±1.8(P<0.05);术后6个月,A组4.5±2.0、B组4.0±1.5、C组3.8±1.4(P>0.05);术后12个月,A组2.7±1.7,B组2.2±1.2,C组2.2±1.2(P>0.05)。 4.徐忠法评分:术后1个月,肛门功能恢复达优良率为A组26.1%,B组55%,C组56.3%(P<0.05);术后3个月,肛门功能恢复达优良率为A组60.9%,B组75%,C组75%(P>0.05);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恢复达优良率为A组78.3%,B组85%,C组87.5%(P>0.05);术后12个月,肛门功能恢复达优良率为A组87%,B组90%,C组93.8%(P>0.05)。 结论: 与开腹及腹腔镜TME比较,腹腔镜辅助经肛内镜TME后1个月肛门功能恢复差,但3个月后无明显差别,且更微创、恢复快,12个月后三者肛门功能基本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