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以来,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国外商业银行纷纷进入调整时期不同,我国商业银行却表现得非常强势。为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强势表现背后的支撑力量将变得很有意义。本文首次采用Hicks-Moorsteen TFP指数测度中国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1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该方法可以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同时测度商业银行的规模效率、范围效率、技术进步等指标,从而有效解决现有文献在研究商业银行效率中存在的割裂以及非完整性问题。研究发现,第一,静态效率分析中,宁波银行在大部分年份都扮演了“最佳实践”银行的角色,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与其所处的环境或者地区因素具有很强的关联度;第二,动态生产率变化分析发现,中国上市商业银行TFP发生了年均0.65%的下降,进一步分解分析发现,技术进步缓慢是主要原因,剩余混合效率则有年均12.3%的提高;第三,基于效率—生产率对比分析发现,没有一家商业银行是“全能银行”;商业银行的发展可能会落入“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困境。本文研究对评价中国商业银行改革成效,认清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启动新一轮商业银行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