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龙湖水环境变迁背景下龙井村村民生计实践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uitto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异龙湖是云南省八大高原湖泊之一,异龙湖的水环境使居住于沿岸的村民发展出与之相适应的生计模式,而龙井村特殊的地理条件表现出生计模式对水环境极大的依赖性。作为一个在异龙湖上往来捕鱼的渔民定居而形成的村落,村民的构成主体主要是渔民,捕鱼是村民们最主要的生计方式,沿湖定居的居住模式使捕鱼技艺传承并沿用至今。除了捕鱼外,村民也利用有限的土地从事农业生产。水环境变迁之前,村民的生活都围绕着异龙湖展开,无论是渔业、农业生产技艺还是居住格局、劳动分工都无法忽视水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两次较大的人为活动对水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使得村民不断调整生计方式以适应水环境的变迁:1971年青鱼湾隧洞的建成使得在村民生计模式中占主体地位的渔业捕捞让位于农业种植;而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水污染以及政府的治理行为又限制了村民的生计活动,村民面临新的生存危机。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作为小型社区的龙井村和反映出大规模社会特征的地方政府行为在调整和适应异龙湖水环境的实践中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别:龙井村村民在水环境变迁过程中能够较早地认识到变迁的特征并迅速地做出调适。地方政府对改造水环境所产生的后果无法形成充分地认识,而为恢复水环境所采取的措施也表现出了滞后性和片面性。最终在政府的水环境治理实践和村民的调适行为之间产生对立,作为被管理对象的村民只能牺牲自身利益来迎合政府的实践。本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导言,介绍了本选题目前的研究现状,描述了生态环境和生计方式的互动关系。第二部分对龙井村、异龙湖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三、第四部分围绕青鱼湾隧洞来写作,以隧洞的建成为时间点。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隧洞建成前龙井村村民对异龙湖水环境的认知情况和与水环境相联系的传统生计方式,第四部分着重介绍青鱼湾隧洞的建成所带来的水环境变迁以及村民对水环境变迁的生计调适。第五部分介绍了水污染问题产生后政府的治理规范与村民的实践和妥协,关注了政府与村民实践行为之间的矛盾和对立。第六部分是结论,包含了作者对大规模社会和小型社区在环境调适问题上的思考。第七部分则是对小型社区与大规模社会在适应实践上的讨论。通过对龙井村村民生计实践的全面描述,力图展现异龙湖水环境变迁与村民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也试图阐述在应对水环境变迁问题时,处于不同群体和不同层级的人群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由此产生的实践行为也存在着差异甚至对立。一方面,本研究成果不仅为龙井村独有,也适用于受相同水环境影响的其他异龙湖沿湖村落,而具有区域性的普适价值。
其他文献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清末民国时期,具体来说,从1874到1949间,台湾“原住民”从“化外之民”到“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文化史,也即近代中华民族认同中台湾“原住民”少数民族身份的形成过程,可以通过
设F为代数数域,φ为其秩为1的非平凡、非阿基米德赋值,R为与其相对应的赋值环,P为R的极大理想(亦称为F中素理想,简称为素理想),本文用扩张平移的方法讨论了素理想P在域F的7次
芦笙节是黄平苗族的传统节日,是一种活态文化,它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芦笙节的起源有多种民间传说,《雷公龙王》和《开亲》两个故事以及抬神仪式印证了“芦笙场文
自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的电力产业经济依托资源和地缘优势得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内蒙古电力产业的发展不仅促成了自治区经济的繁荣,也保障了中国东部
在越南,京族也称越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中国和越南(总称为中越)沿海地区的京族大都以海洋渔业为生,他们都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中越京族文化中的宗教信仰大都与海洋渔业生产生
摘要: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还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服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服装除了具有基本的功能外,还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因此,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服装行业的工作人员在对服装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将其中的装饰性和功能性实现有机的结合,提高服装的整体效果。  关键词:服装;结构设计;装饰性;功能性  引言
民族志是民族学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成果载体。自从马林诺斯基开创了民族志的新时代——“科学民族志”,民族学人类学学者不断探索,在田野调查作业、民族志的创作视角、民族志的写
普米族史称“西番”、又名“巴苴”,散居在滇西北的丽江、宁蒗、兰坪、永胜、维西五县,是一个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在其分布区域还居住着摩梭人、彝、白、傈僳、藏、汉、纳西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