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测度的比较,周期β展式与高维周期词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三个相对独立的问题,即由量纲函数诱导的测度与通常的分形测度间的比较,数的β展式周期的确定以及用一种新的复杂度给出的高维周期词的刻画。它们分别是分形几何,数论和组合领域的很有意义的问题。在第一章,我们分别给出三个问题的背景,意义以及相关领域研究的概况。同时介绍了问题是如何引入的。在第二章,我们讨论量纲函数诱导的测度与通常的分形测度间的关系。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当量纲函数和幂函数td等价,其中d为空间维数时,所有讨论的测度之间只相差一个常数倍。这个倍数由量纲函数与幂函数td之比在t趋于零时的上下极限确定。而当量纲函数和幂函数ts等价,其中s小于空间维数时,一般没有相应的结论。我们也给出了相应的反例。证明中主要使用了分析中关于测度的密度的相关理论,并将这些理论推广到由量纲函数诱导的测度上。在第三章,我们给出了数的β展式周期的刻画。结论如下:设x∈Q(β)有严格周期的β展式,这里β是一个二次Pisot单位。则此展式的周期可由一个与β和x都相关的线性递归序列来决定。更具体的说,x的β展式的周期与相关线性递归序列模特定的整数后所得序列的周期重合,而此整数由x与β唯一决定。特别的,当β= (√5+1)/2为黄金数时,β展式的周期将由著名的Fibonacci序列来决定。在这个纯数论的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我们使用了动力系统以及Tiling理论这两个重要工具。在第四章,我们用[59,60]发展的极大模式复杂度理论给出了高维周期词的一个刻画。这个结论是[63]二维周期词相关结果的推广。其中对单调词情形的证明是一个主要难点,原文的思想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过引入解析型的概念,并使用拓扑的工具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
其他文献
钽酸锂(LiTaO3)和铌酸锂(LiNbO3)拥有出色的各项性能,例如热释电、光电、压电等,从而具有很大的科研价值和广泛的应用空间。人们对于由LiTaO3和LiNbO3制成的各种器件的精确度、体积大小与探测器的功能要求在逐渐变高,除了制备优良的LiTaO3和LiNbO3材料以外,其微图形化也成为关键技术之一,因此,研究LiTaO3和LiNbO3的微图形化对于器件的制备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
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假想的Higgs粒子至今没有在实验中被发现,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仍然是一个未解之谜。作为对电弱对称性破缺机制进行一般性探索的平台,电弱手征拉氏量是对电弱对称性破缺部分的一个既一般又经济的低能描述,特别是有效适用于那些强动力学电弱对称性破缺模型。电弱手征拉氏量的所有系数原则上都可以由实验固定。而因为强动力学的非微扰性质,人们很难把实验测定的电弱手征拉氏量系数与潜在的强动力学模型联系起
生物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各个尺度上都有许多独特的现象有待于人们去揭示其本质。在本文中,我们通过研究生物单分子、亚细胞和细胞尺度上的几个典型现象,包括单分子酶促反应过程中出现的等待时间呈多指数分布,在外力的作用下单分子酶促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呈现多种力的依赖形式,转录起始过程中发生的异常起始终止,细菌的温度趋向性,以及生物细胞群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生存的适应性,发现这些现象表面上看似千差万别,但实质上
本博士论文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1)直线上两个单位区间的并Uλ是否是满足开集条件的自相似集?本文给出了Uλ是满足开集条件的自相似集的充要条件:λ∈Λ:=∪n≥1Λn,Λn的定义见第3章第1节。进一步,我们对Λ的结构有如下刻画,集合Λ∩[0,2]由下面这些元素组成,0,1,2,以及下列词的谱:123132,12313424,wn = w1...w2n(n = 3,4,···),其中,wn定义为
随着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和人类行为识别等概念相继提出,固态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 DAR)技术不再局限于导弹制导和地质勘探等军用和民用领域,并逐步进入商业消费品视野,这使得相关应用与需求更加广泛。基于雪崩光电二极管阵列(Avalanche Photon Diode,APD)的面阵激光雷达三维成像系统可以实现对单光子的接收与识别,表现出高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多目标跟踪是当今备受关注的课题,虽然当前已经有许多优秀的算法踊跃出来以解决多目标跟踪中的各种问题(遮挡、检测不精确、外观相似等),但是复杂场景下的多目标跟踪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几个方法以有效地处理复杂场景下的多目标跟踪问题。本文梳理了多目标跟踪当中的评测指标、多目标跟踪常用的数据集。由于当前多目标跟踪大多都是基于检测的跟踪,因此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目标检测的两个主流算法(R-CNN系列和Y
栅驱动电路(Gate Driver)主要用于对功率半导体器件的开关控制,目前应用的主流对象是Si材料器件,但随着GaN、SiC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功率开关器件领域的逐步应用,对相应栅极驱动电路的需求将大大增加,因此对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在充分发挥功率半导体器件的独特优势、降低电路功耗、节约成本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课题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重点研究600V半桥式高压栅驱动芯片,对其中自举以及电平位移等
传统的硅基晶体管制造工艺,通常要经过涂胶、曝光、显影及刻蚀等工序加工而成,不仅工序流程复杂,且成本昂贵浪费耗材。近年来,柔性印刷电子技术因其高速大面积、低成本、耗材少、绿色环保的优势,使得其应用在薄膜晶体管器件的工业制造领域具有潜在的价值。半导体性碳纳米管由于具有极高的载流子迁移率、优异的导热性和理化特性以及易于与柔性印刷工艺相互兼容等优势,使其成为制备柔性晶体管的理想半导体沟道材料。本文提出了一
本论文用第一原理方法对若干低维体系的性质进行了计算模拟,并对一些低维电子器件的设计提出了构想。首先,本论文研究了通过外界磁性掺杂和自身结构缺陷在III-V族半导体纳米管(GaN、BN纳米管)中引入局域磁性的两种模式:顶端Mn原子掺杂的GaN纳米管和开口的BN纳米管。对于第一种模式,用单个Mn原子替位Ga原子会在体系中引入4μB磁矩,这主要是Mn原子的3d轨道和其最近邻N原子的2p轨道的贡献。对于第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5G)在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而应用于该领域的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在高频信号传输方面的传输频段、传输时间和传输损耗等方面都具有较常规PCB产品更高的技术要求。就PCB制造而言,在印制电路制造过程中实现对铜箔表面粗糙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