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大词典》“糸”部订补举隅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20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大词典》是我国独立编纂的、规模最大的一部汉语专业性词典,是汉语语词的“通史”。它本着“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纂方针,搜集语料的范围包括各个领域的古今文献,是世界上搜集汉语词语最多、语料最为丰富的大型语文词典,对具有中等文化水平的读者的学习与研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中国辞书的编纂与发展起到了里程碑式的影响。
  《汉语大词典》正文共十二卷,共收单字2.27万,复词37.5万,共计五千多万字,涉及古今社会的各个方面,语料的丰富在众多词典中也是独树一帜。《汉语大词典》在我国辞书事业和文化发展的历程中之所以备受关注与推崇,不仅仅因其规模无人能及、语料极为丰富,更是因为它的出版与发行是时代的需要,对我国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词典编纂“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自1975年起,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和上海的专家和学者,前后一千多人参加了编纂。在信息发展不完备、编写条件艰苦的时代,积累了约一千万张资料卡片。这些卡片从原书上直接抄录,力求掌握第一手资料。《汉语大词典》自1975年开始编纂,到1993年11月全部出齐,耗时十八年。《汉语大词典》被学术界称为古今汉语词汇的“档案库”亦被称为汉语语词的“通史”,这体现出了“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编纂原则。法国《小拉鲁斯插图新词典》的格言是:“一部没有例句的词典只是一堆枯骨。”一部词典最为关键和有价值的部分必定是其准确的释义和完备的义顼,而丰富的书证无疑是解释词义最强有力的支撑。《说文解字》开创了运用例句的先河,之后的《玉篇》也使用了例句,但都是无意而运用。《康熙字典》中例句数量大幅增加,所涉范围包含经、史、子、集。《汉语大词典》对例句的选择遵从“举例有体现源流、提示用法、辅助释义、提供知识的作用”。虽然其编纂盍可能追求完美,但因所处时代的特殊及客观条件等的限制,编纂仍有缺憾。书证滞后、书证篇目有误、义顼不完备等问题都是需要重新核对和补正的。《汉语大词典》以“收词宏富”、“义项齐全”、“源流清切”、“释义精当”、“书证丰富”等特点备受推崇,自1986年第一卷出版后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我们是踩在巨人的肩膀上对《汉语大词典》进行再次的订正和补充,对书证及释义等问题做出更加准确和完善的订补,使其再版时能够精益求精,向完美再迈进一步。
  笔者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根据自身的能力对《汉语大词典》“糸”部中所涉及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研究。对需要改正和补充的词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本着“原原本本,有据可查”的原则对词条进行考证,将所有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力求准确,以供读者参考,同时希望对《汉语大词典》的再版有所助益。因自身能力有限,不足之处亦请大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气排球是我国自主研发的运动项目,其最先只是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锻炼老年人的身体。经过30年的发展,气排球运动已遍布全国各个省市,参与人群也逐渐由老年人渗透到中年人和青少年。随着众多体育项目的兴起,体育课程项目的开设应不断创新,面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学生们既可以在课堂中学习新的技能又可以锻炼身体素质,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据调查,现阶段气排球还未曾作为一项内容出现在初级中学体育课中,也没有完整的、系统的教学文件作为支撑,因此,本论文主要为了构建一套适合初中生的气排球体育课程实施方案,为以后
“快乐体操”作为新兴项目,在全国范围的推广中存在诸多机遇与挑战,在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和号召下,北京市于2014年9月开始,通过高校、社会力量参与并支持中小学特色发展工作(此工作简称为“高参小”),将快乐体操纳入小学校本课程,随后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开设快乐体操课程,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与参与的运动项目密切相关,因此有必要对参与快乐体操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快乐体操运动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效果,让更多的小学更加全面地认识快乐体操,从而为小学体育特色发展工作有效地进行提供理论
随着物质条件、女性健身意识的提高,以及生育政策的调整,促进着女性产后恢复期的运动参与率。为提高女性对产后运动恢复的认知程度,更好地通过运动方式调理产后问题,丰富女性产后运动的理论知识结构。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产后恢复期女性的运动参与现状,分析女性参与产后恢复的运动动机,挖掘其中主要的影响因素。通过个案分析法收集数据资料并结合自身的产后运动经历,分析产后恢复期运动参与取得的阶段性效果,归纳总结出
2010年5月在国家体育总局成立了青少年体育司。我国青少年体育的发展建立了专门的分管机构,并在关于体育的“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要不断完善青少年体育竞赛制度,探索和建立体育、教育部门共同举办青少年体育赛事的协商机制。“十三五”时期,国家制定出了体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促进了青少年体育事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青少年武术赛事的运作模式应该结合这些变化做出相对应调整,从而使我国青少年武术赛事更科学、健康的发展,为青少年创造更完整的展示自己的平台。
  本文以北京市举办的青少年武术赛事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建立
赛事品牌建设对赛事可持续发展、形成良好赛事品牌基因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综合格斗类赛事在赛事品牌建设方面与国际知名赛事存在明显差距。而“我就是拳王”赛事采用功夫全能技的技法,将综合格斗运动本土化,旨在打造出本土原创性赛事。本文以功夫全能技赛事品牌建设——以“我就是拳王”为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我就是拳王”赛事品牌建设进行分析研究,认为该赛事之所以无法形成知名品牌的主要原因是对赛事品牌建设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形成完善的品牌建设机制,采用方法相对简单,仍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可以更为细致、生动和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兼具强大的教育功能和艺术魅力。以教材中小说作品的筛选、增删以及编排组合方式为切入点,从典型与个案、编选来源、创作方法等角度深入探究高中语文教材中小说作品的遴选标准和尺度,可以更为全面地呈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中语文教材的发展流变,探寻教学大纲指导下的语文教材发展内在机制,从而更为全面地、系统地、多角度地构建高中语文教材小说作品的结构化图谱,推进现代化语文学科教材体系的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无数优秀诗歌流传千古,闻名遐迩。诗歌因其语言含蓄凝练,情感丰富饱满,韵律和谐优美,有着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教材是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重要场域,即使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播工具出现,但教科书在时代进程中仍旧发挥着润物细无声的重要作用,对诗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意义重大,所以研究语文教科书中的诗歌作品选编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以新时期来的人教版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科书为研究对象,研寻教材中诗歌作品的变化趋向与规律,旨在为诗歌选编构建一个结构化图谱,为今后的语
《周礼》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如先秦时期的名物、典章、文化、风俗、制度等,且多有史料可采,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宝库。《周礼》名物词研究是先秦两汉词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与汉语词源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选取《周礼》中的建筑类名物词作为研究对象,用归纳和比较互证的方法,考辨名物本体,并对建筑类名物词的词源义进行探索,总结其命名理据及所蕴涵的建筑文化。
  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周礼》的基本概况,梳理名物词及《周礼》词汇的研究概况,并对研究意义和方法作出了详细说明。
钱陈群(1686-1774)字主敬,一字集斋,号香树、修亭,又号柘南居士,浙江嘉兴人,康熙辛丑六十年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加刑部尚书衔太子太傅,谧号文端。作为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老臣,其诗、其文、其害、其画都颇为世人所倚重,其诗才尤为乾隆所称赞,与沈德潜并称为“馆合二词臣”,由此可见统治者对钱陈群诗文的推崇力度。
  同样是清中期的重要人物,学界对沈德潜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对钱陈群的关注却非常少,尽管后世对钱陈群的诗歌创作水准褒贬不一,作为有清一代词臣,钱陈群创作出大量的诗歌作品,无疑是充盈了清代
选本是文学作品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由于承载文学批评的特殊使命,近年来学界对选本关注颇多,研究成果丰硕。明末清初是重要的社会历史转型期,政局的不稳定、社会风气的改变、传统思想道德遭受到冲击等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文化品格与诗学发展。特别是入清以后,许多知识分子更加倾向于选诗活动,试图通过选诗排解仕途的苦闷、躲避政局的纷争,并委婉地宣扬自己的诗学主张。因此明清两代是诗歌选本产出的高峰期,选本种类繁多。明末清初人选诗绝大多数都在委婉地表现自己的诗学思想,通过具体地选诗,诗人们在反思与批判地同时建立起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