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和人民币加速化背景下,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投资持续扩大。近年来,本着友好互助和合作共赢的原则,2013年,习近平主席率先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对我国企业“走出去”表示鼓励和支持,大力倡导企业进行全球化定位,加大国际投资和跨国贸易力度。然而,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时面临诸多的困难,其中以融资约束为甚。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相比于发达国家仍处于落后,创新机制动力不足,企业的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渠道都受到很大的阻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受到严重制约,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受到很大影响。在当前“一带一路”建设逐步落实的关键时期,融资约束已成为制约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有关融资约束相关理论进行归纳总结,分析了我国企业融资约束成因以及融资约束影响企业OFDI的机制,并在寡头垄断竞争的理论框架下,考察企业在面临融资约束时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决策,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我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OFDI的影响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以期找出影响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因素,并提出有效化解我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OFDI进程中融资困境的对策建议,促进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实践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以我国沪深两地1997年至2015年非ST企业的所有上市公司与商务部《中国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相匹配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首先采用stata软件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描绘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年度、行业和规模分布情况,并通过计算SA指数来作为衡量企业相对融资约束的基准指标;然后通过SA指数与全要素生产率、企业规模、企业年龄、负债水平的相关性分析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因素,以及建立混合横截面数据Logit模型和面板数据随机效应、固定效应估计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进行OFDI的影响;最后利用WW指数代替SA指数作为融资约束代理变量做稳健性检验,验证本文的结论比较稳健,并且通过融资约束对我国企业向“一带一路”国家OFDI的影响的研究结果,提出当前本国支持对“一带一路”国家进行OFDI的主体的特征以及应当考虑的因素,并为国家和地区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