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期辩证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u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脑梗死(CI),又称脑梗塞,是缺血性卒中的总称,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栓塞等,约占全部脑卒中的70%,是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缺血,缺氧,导致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1]。卒中的病死率和致残率仍很高,其治疗十分复杂和困难,尤其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缺血性卒中(脑梗死),神经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影像、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的应用,使脑血管病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获得巨大进展,加深了对卒中病理机的认识,大大提高了诊断水平,并拓宽了治疗的探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结果。我们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西医明确诊断的脑梗死进行分期辨证治疗,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有效治疗脑梗死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方法:脑梗死病例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共10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6例。治疗组采用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草药,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不加用同类中药,观察四周。四周后评定疗效,观察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氏指数评分,纤维蛋白原的变化情况,及中医辨证要素的变化情况。   结果:⑴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疗效比较:治疗组共53例其中痊愈13例(24.53%),显效31例(58.49%),进步6例(11.32%),无变化2例(3.77%),恶化1例(1.89%)。总有效率94.34%。对照组共56例其中痊愈10例(17.86%),显效24例(42.86%),进步12例(21.42%),无变化8例(14.29%),恶化2例(3.57%)。总有效率82.1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⑵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X±s):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491±8.534,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830±7.60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339±8.795,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2.179±9.506,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⑶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arthel氏指数比较(X±s):治疗组治疗前Barthel氏指数31.42±18.69,治疗后Barthel氏指数66.60±18.6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Barthel氏指数31.70±18.81,治疗后Barthel氏指数52.68±22.92,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前Barthel氏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前Barthel氏指数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Barthel氏指数与对照组治疗后Barthel氏指数比较差异显著P<0.01。⑷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纤维蛋白原比较(X±s)治疗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数值6.14±1.10,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数值5.11±0.72,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数值5.998±0.98,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数值5.77±0.87,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数值与对照组治疗前纤维蛋白原数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数值与对照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1。⑸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辨证要素的变化。风证的出现率在治疗前各组均处于较高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治疗组治疗前风证的出现率92.45%,治疗后32.075%,对照组治疗前风证的出现率91.07%,治疗后32.14%,两组均呈逐渐下降趋势,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火热证的出现率各组治疗前后均处于较高水平,治疗组在治疗后稍微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前火热证出现率64.15%,治疗后41.51%;对照组在治疗后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在治疗前火热证出现率57.14%,治疗后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证的出现率在两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治疗组在治疗后稍微下降,治疗组在治疗前痰证的出现率56.60%,治疗后45.28%,对照组在治疗后呈上升趋势,对照组在治疗前痰证的出现率48.21%,治疗后80.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瘀证的出现率变化不明显,治疗组在治疗后虽有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在治疗前瘀证的出现率30.19%,治疗后24.53%,对照组在治疗前瘀证的出现率26.79%,治疗后32.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虚证的出现率两组治疗前后均呈较低水平,治疗组在治疗前气虚证的出现率16.98%,治疗后22.64%;对照组治疗前气虚证的出现率17.86%,治疗后26.7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虚阳亢证出现率两组治疗前后均处于较低水平,治疗组在治疗前阴虚阳亢证的出现率13.21%,治疗后15.09%;对照组在治疗前阴虚阳亢证的出现率14.29%,治疗后17.8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①分期辩证治疗脑梗死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14%(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氏指数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分期辨证治疗脑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②经过分期辩证治疗脑梗死,血液纤维蛋白原的水平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分期治疗脑梗死所用中药能够降低血中纤维蛋白原的水平。③分期辨证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降低患者痰证和火热证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机能状态,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的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课堂学习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一些理性思考,用类似科研的方式去探究问题,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本文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能力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能力的发展又促进知识的学习和积累.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是思维以及其他各
所谓求异思维指的是一种逆向性的创造思维,其特征是用不同于常规的角度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客观事物而得出全新形式的思维成果.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课文有机结合,真情演绎课文
口语是一种利用语言表达思想、进行口头交际的能力.英语口语教学则是加强培养学生把所获取的语言知识、语言信息转换成口头交际的过程.
健美操融体操、舞蹈和音乐为一体,是以身体训练为内容,以艺术创造为手段,以塑造形体美为目标的体育活动.我们应根据健美操的特点为大学生选择合理的教学模式.
突破学生思维定势的研究以多元智力等理论为依据,着眼于学生从接受性学习向创造性的转变,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自觉探索历史知识,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学习精神,突破学生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怎样才能做到既不禁锢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才智得以发挥,又能使阅读教学不架空文本?就此谈一点个人看法.
教育,具有滋养人性的功能.数学课堂,也需要我们教师用心关怀去关怀人性.营造绿色课堂氛围,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设计开放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去积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