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时代,大众传媒在人类政治、文化、经济生活中都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民主社会中,大众传媒更是连结政府与民众的桥梁。政府从事公共行政能否坚持公共利益取向实现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不是仅凭政府自觉便能得到保证的。传媒的全程参与是保证公权的施行遵循公共利益原则的前提和关键。随着大众媒介作用的日渐增强,其参与公共行政过程已成为政府公共行政机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众传媒更加深入地参与公正行政过程是民主政治形式不断发展必然的趋势。公共行政因为大众传媒的参与而使程序变得更规范和科学,结果更公允而更具权威性。传媒也在参与公共行政的过程中更充分地实现其功能。作为学者,也认识到,学科的融合是学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传媒在公共行政过程中承担哪些功能,怎样实现其价值,都是以往很少研究又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其中很多理论问题目前尚处模糊状态。本文将公共行政引入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并结合审议民主理论,力求为拓展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丰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做出努力。 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以“番禺垃圾门”事件为例,介绍了广东省“番禺垃圾焚烧”事件的全过程,以及大众传媒对事件的参与和影响。从传媒参与公共行政过程的始末,体现传媒参与公共行政过程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沟通、舆论监督和进行议程设置的功能,对传媒参与公共行政过程从功能上进行学理性的思考和探索,从而举一反三,发现中国传媒参与公共行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本文还尝试涉猎当今国际政治哲学的研究焦点——审议民主理论。认为现代公共行政能够通过借鉴审议民主理论获得更好的实践效果;而大众传媒也应当从审议民主的角度进行新闻报道,正确引导公众以平等协商的形式解决各种利益冲突,促进社会的平稳和谐。本文希望通过多个角度的探讨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新闻事件的发展,使中国大众传媒在参与公共行政过程中发挥强大的功能,力求达到参与政治,服务公众,团结政府和百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