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论重离子碰撞中净质子,质子和反质子数分布的高阶矩和关联函数测量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cade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相互作用力(也被称为核力),是自然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之一,它将核子(质子与中子)束缚形成原子核并支配着自然界中90%以上的可见物质。量子色动力学(Quantum Chromodynamics,QCD)是描述强作用力的现代理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夸克与胶子,被强作用力禁闭在核子中,因此在自然界没有发现自由的夸克与胶子。高温高密核物质相图是核物理研究领域的前沿和热点。格点QCD预言在高温低重子密度区域,强子物质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之间发生的相变是平滑穿越,而基于量子色动力学(QCD)有效模型计算表明在高重子密度区域,他们之间是—阶相变。因此,如果平滑穿越和—阶相变边界真的如理论所预言,那么在—阶相变边界延伸到平滑穿越区—定会存在—个终结点,被称为QCD相变临界点。QCD临界点的实验确认将是探索强相互作用物质相结构的里程碑,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了在这一具有潜在重大发现的研究方向上占据领先地位、取得突破,各个国家纷纷建造大型粒子探测器、开展重离子碰撞实验(包括:美国RHIC-STAR能量扫描实验,德国CBM实验、俄罗斯NICA实验、日本J-PARC实验以及中国兰州CSR外靶CEE实验),其主要物理目标就是研究高温高密核物质相图结构、寻找QCD相变临界点。在束流能量扫描(BES)项目的第一阶段,位于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使用STAR探测器,通过加速重离子完成了金金每核子对的质心碰撞能量为7.7,11.5,14.5,19.6,27,39,54.4,62.4和200 GeV的数据采集。这就使我们能够探索相图中比较宽广的区域,有利于临界点的寻找。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完成了在金金对撞中质心碰撞能量为(?)=7.7-200GeV,在中心快度区间(|y|<0.5)和横动量区间为0.4<pT<2.0 GeV/c内,质子,反质子和净质子数分布的直到四阶累积矩以及它们的比值和(反)质子的关联函数的测量:铜铜碰撞中,质心碰撞能量为(?)=22.4,62.4和200 GeV下,在中心快度区间(|y|<0.5)和横动量区间为0.4<pT<0.8 GeV/c内,质子,反质子和净质子数分布的直到四阶累积矩以及它们的比值:金金碰撞固定靶实验中碰撞能量为(?)=4.5 GeV下,在快度区间为-2<y<0和横动量区间为0.4<pT<2.0 GeV/c内,(反)质子数分布的直到四阶累积矩以及它们的比值。各阶累积矩和它们的比值可以表示为碰撞中心度,快度和横动量和能量的函数。我们观察到在最中心(0-5%)金金碰撞中,C4/C2这一比值随着能量呈现出非单调变化的趋势,其偏离值为3.1σ。为了理解横动量接受度,净重子与净质子和净重子数守恒的影响,在STAR接受度范围中进行了输运模型UrQMD和强子共振气体(HRG)模型计算。金金碰撞中C3/C2和C4/C2的UrQMD和HRG模型计算显示出随着能量的单调变化。我们也与具有QCD相变临界点的模型相比较,发现实验测量得到的C4/C2,其碰撞能量的依赖性符合理论模型的预期结果。此外,从测得的累积量中,我们提取出质子和反质子的的关联函数,发现质心能量在7.7 GeV时中心碰撞中质子分布的C4/C2值增大是由于四粒子关联。我们在RHIC第一阶段能量扫描的守恒荷涨落测量中,首次观测到净质子数四阶涨落对碰撞能量的非单调依赖(3.1σ显著性),该实验测量为寻找QCD相变临界点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也为RHIC第二阶段能量扫描以及STAR固定靶实验中守恒荷涨落的高精度测量奠定了基础。这篇文章组织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分析的目的和实验中所需要的观测量,以及这些量在统计与概率中的表示。在第二章中,我们简单介绍了 RHIC上的STAR探测器及其子探测器的结构和功能。第三章中主要介绍了在实验分析中的细节,数据选择,事件选择,粒子鉴别,中心度的定义,以及净质子数的分布和模型简介。第四章主要研究了一些效应对于结果的影响,例如中心度宽度修正和有限探测器效率修正。最后一章中我们将会呈现实验的计算结果,包括在金金对撞中的质心系模式和固定靶模式以及铜铜对撞,并进行讨论和实验的发展前景。
其他文献
学位
为了改善日益拥挤的交通条件,出现了车联网(IoV)技术。在车联网技术中,智能车辆应用的爆炸性增长催生许多计算任务量大以及延时敏感的任务,例如自动驾驶,实时路况等,其最终目的是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便利。然而,那些有前途的应用通常都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需要很高的计算能力,但是,由于每一辆车的计算能力有限,车辆自身很难完全满足任务所需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现有的文章提出了车辆到所有(V2X)通信是一种
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搜索成了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背后支撑的信息检索技术尤为重要。传统的信息检索模型通过匹配文档和查询中词项返回相关文本,其中关键之一在于统计显式的词频特征,但词频规范化通常含有超参数需要优化。基于传统检索模型的词项关联(或依赖)模型以及传统的伪相关反馈模型绝大部也是在统计显式的词项特征,这样容易导致匹配失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们开始在信息检索中使用主题模型来挖掘文档和词项的
忆阻器是一种表示磁通与电荷关系的电路器件,与电阻、电容和电感并称为电路的四个基本元件。由于它具有记忆功能、非易失性、纳米结构、速度快及非线性等特性,在人工神经网络、智能计算机系统、非易失性存储以及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等领域有非常好的应用价值。非线性电路系统中动力学特征复杂的混沌信号(或者超混沌信号)的获取与混沌同步控制理论一直是研究热点。在电路设计中加入忆阻器有益于产生更为复杂的动态特性的混沌信号,忆
图G的书嵌入就是将图G中的点按照线性顺序排列到书脊上,然后把边分配到不同的页里,使得每一页中的边互不相交.在点的线性排序f下,图G中边的页划分的最少的子集个数被称为在此线性排序f下的书页数.我们将其定义为pn(G,f).而图G的书页数是指考虑过所有的点的线性排序f后G能嵌入书的最少页数.即pn(G)=min pn(G,f).书嵌入是拓扑图论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在数据传输,网络设计,交通流等领域都有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对神经元的各种电生理现象的研究,是人类认识和探索大脑奥秘的基础。当神经元处在电磁场环境中时,细胞内的各种带电离子的输运和分布会发生改变,并产生时变的感应场和电流,这对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和放电模态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磁通量能够有效地表达电磁场变化的某些效应,基于磁控忆阻器的物理特征和量纲一致原理,在神经元模型中增加磁通量和感应电流刺激则可以很好表达外场刺激下神经元电活动
为开发出适用于煤化工高盐废水的高效臭氧催化剂,采用混合法制备催化剂,研究载体、活性组分、黏结剂、催化助剂等对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臭氧催化剂;开展催化剂物性表征,研究催化剂表观形貌及活性组分形态;开展煤化工高盐废水臭氧催化氧化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最后对催化剂开展连续实验,评价催化剂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最佳催化剂的制备条件为活性氧化铝为载体,锰为活性组分,硅酸钠为黏结剂,陶土为催化助剂;
社会分类(分类)是群体认知和印象评价的依据,它帮助人类认识世界,也带来了人类认识的“黑暗面”——群际偏见。交叉分类(crossed categorization)作为一种干预群际偏见的策略,是指在进行群体相关的社会判断(group-relevant social judgments)时,同时在两个或多个类别维度上进行社会分类,形成在多个类别维度上内外群体身份的交叉。刻板印象作为群际偏见的认知基础,
在自杀研究领域,学者面临的众多挑战中,最重要的便是能够敏锐、准确预测的能力,这种预测不仅是谁会/不会发展出自杀想法,还有谁会在何时将这种自杀想法付诸行动。而导致自杀预防进展受限的一个主要原因便在于,目前学术界对于自杀想法(suicidal thoughts)向自杀行动(suicidal actions)的转变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数思考自杀的人并不会进一步采取自杀行动。相对较高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和较低
极端相对论能标下的重离子碰撞实验的根本目标是探测极端条件下的核物质。多粒子关联的研究已经被证明是探测和推进构成高能碰撞的粒子产生的潜在机制的有力工具之一。该论文一方面研究了在色玻璃凝聚框架和MV模型下的质子-原子核碰撞中的两粒子角关联。我们用威尔逊线表示与靶核中致密胶子散射的入射质子中的部分子的多重散射。在计算结果中,我们看到这些多重散射会产生有趣的关联,这些关联与我们的研究动机相吻合,并且可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