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负荷卧推抗阻训练结合不同加压刺激对健美运动员上肢肌肉激活程度的影响

来源 :雷国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讨论、分析不同加压模式的高强度(70%1RM)卧推训练对健美运动员上肢肌群肌肉激活特征和主观疲劳度(RPE)的影响。研究方法:招募武汉体育学院健美运动员10名,在三种不同加压模式下进行相同运动干预(运动强度为70%1RM、持续3组、每组8次、组间歇2min)的卧推训练。T1组(低压高阻模式):以持续加压的加压方式和100mm Hg的加压闭塞压力;T2组(高压高阻):以运动期泄压,组间歇期间加压的加压方式和180mm Hg的加压闭塞压力;C组(不加压模式):在非加压模式下进行传统卧推训练。采用Theratools BFR加压设备进行加压干预,加压袖带捆绑位置为大臂上端,捆绑压为30mm Hg。加压训练前进行卧推1RM测试和目标肌群(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MVIC测试,并在MVIC测试同时采用3通道Delsys Trigno无线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记录表面肌电信号。加压卧推训练中同步进行表面肌电信号采集。在各组加压卧推训练完成后即刻进行主观疲劳度测试。所有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M±SD)的形式表示,对处理后的肌电数据进行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当交互作用显著时,组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进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最后对每组训练后主观疲劳度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上述分析的差异性检验显著水平均取P<0.05。研究结果:(1)经双因素(加压模式×运动组别)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加压模式对胸大肌、三角肌和肱三头肌激活程度值的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运动组别对三角肌和肱三头肌激活程度值的变化有显著影响(P<0.05),加压模式和运动组别对所有肌肉激活程度值变化的交互作用均无显著影响(P>0.05)。(2)胸大肌:T1组胸大肌激活程度值均显著高于C组(P<0.05);T2组前两组显著高于C组(P<0.05);T2组第一组显著高于T1组(P<0.05)。(3)三角肌:组内比较发现,T2组第三组的三角肌激活程度值显著小于第一组和第二组(P<0.05)。组间比较,T1组和T2组三角肌激活程度均显著高于C组(P<0.05);T2组第二组显著高于T1组(P<0.05)。(4)肱三头肌:组内比较发现,T1组第三组的肱三头肌激活程度值显著小于第二组(P<0.05),T2组第三组显著小于前两组(P<0.05)。组间比较发现:T1组和T2组前两组肱三头肌激活程度显著高于C组(P<0.05),而第三组均显著小于C组(P<0.05)。(5)所有组别RPE指标值均显著增加(P<0.05);T1组RPE值均显著高于C组(P<0.05),T1组第三组RPE值显著高于T2组(P<0.05);T2组与C组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论:(1)加压组上肢肌肉激活程度高于非加压组,且高强度加压卧推训练要比低强度加压卧推训练肌肉激活程度更高。(2)加压模式下肱三头肌随着每组卧推的进行肌肉激活程度逐渐减小,证明加压训练和非加压相比,加压可以使肱三头肌快速产生疲劳。(3)在70%1RM卧推训练中以180mm Hg的闭塞压力进行训练期不加压,组间间歇期加压的高压高阻训练模式比100mm Hg的持续低压高阻训练模式作用效果更佳。(4)与非加压和间歇加压相比,持续加低压的加压模式会让受试者疲劳程度更高。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运动训练专业是体育高校体育学科核心专业之一,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是全国体育学一流本科专业,根据《武汉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年修订版)》,运动训练专业旨在培养适应新时期体育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教育实习是高等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付诸实践的关键一步。对体育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实习
学位
研究目的: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员间技术水平的差异很难通过直观的运动学差异分辨出制约冲刺能力的作用因素,因而研究机体内在神经控制下的肌肉协同特征逐渐成为进一步了解运动员冲刺技术发展影响因素的新方向。本研究通过采集男子短跑大学生运动员50m冲刺跑的下肢肌肉表面肌电数据,分析并对比大学生运动员冲刺跑的下肢各肌肉激活强度、关节共激活水平、肌肉协同元组合等肌肉协同状况,揭示大学生运动员冲刺跑的下肢肌
学位
随着电力系统互联以及智能电网的发展,电网覆盖率不断扩大,变电规模和输送功率不断增长,使得电力系统中短路阻抗逐渐变小,从而导致短路电流飙升。特别在用电集中区,电网中呈现的短路电流值直逼甚至超越电网一次侧的最大容许遮断容量,因此超导限流技术就被得到了高度重视。2016年,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启动“自触发磁偏置超导限流器原理研究与样机研制”科技项目,完成了超导故障限流器样机的研制,但受限于实验条件,仅获得
学位
运动技能等级是以个人在运动项目中掌握技术规范和实际运用能力为衡量标准的一种评价体系,以运动素质、运动技战术等方面为核心内容,通过从易到难、从基础到高级、从单一动作到组合动作的标准体系,对个人的运动技能水平进行评定和分类。该等级体系的建立,为提高个人的运动技能水平、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与指导。摔跤是一项身体接触、需要克服瞬间变化阻力、具有高度应变性的对抗性运动,其本质在于技术和
学位
校园网球教师培训是开展校园网球活动的先决基础,对其培训成效进行评价是保证我国校园网球事业循环向好发展的必要措施。我国校园网球教师培训正在由局部向全国发展,但对其培训成效评价的研究稍有不足,相关机构或项目的评价不完善和难操作问题屡见不鲜,难以客观有效地监督与评价其培训成效,导致培训水平参差不齐,培训效果难以保证。为此,本研究以现代系统科学理论为价值取向,结合教育学、管理学相关理论,制订出科学可行的校
学位
弓箭步不仅是常见的身体下肢训练的热门动作,也是经典的单侧下肢训练动作,并且需要全身肌肉参与,多关节协同配合才能完成的复合动作。在完成弓箭步的过程中,不仅对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要求较高,而且神经系统也会被更好的激活。前后腿之间的步长、不同的前脚高度等都是影响弓步蹲动作的生物力学因素,但不同的步长、不同的前脚高度对下肢肌群激活程度是否存在差异性,发展下肢肌肉力量,改善下肢稳定性的最佳
学位
武汉市跆拳道馆在武汉市跆拳道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探析武汉市跆拳道馆发展水平影响因素旨在丰富武汉市跆拳道内涵,有利于武汉市跆拳道馆管理水平、自身治理和核心竞争力水平的提升,对推进跆拳道运动普及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对武汉市跆拳道馆发展主体环境和影响道馆发展水平的因素进行探究,厘清武汉市跆拳道馆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主要问题及对策,得出以下结论:(1)在
学位
摔跤作为一项无氧供能的高强度对抗性竞技体育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是完成训练及比赛的基础,也是实战中运动员身体对抗的基石,更是运动员熟练的应用技术战术的力量支持。而女子摔跤项目因其技术变化多端,躯干转体和翻转动作更加复杂多样,该项目对运动员的专项力量、速度力量、核心力量、身体协调、柔韧与平衡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运动员在实战对抗中时刻需要核心力量来稳定身体的重心,以保证个人攻防技术的有效完
学位
足球教师是决定校园足球开展质量的关键。系列校园足球相关政策文件发布以来,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特别是足球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现阶段中小学足球教师未能达到相关要求,对此高校需提高对足球教师的培养。国家对中小学学生的培养是多方位协同育人,因此未来所需教师应具备一定合作能力。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是中小学足球教师的储备力量,足球普修课是其必修课,当前足球普修教学中出现学生学习、练习兴趣不高,学生处于被动地位
学位
本研究以国家下发的有关学校体育方面政策文件为指导,力求创新体育课形式、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以发展高质量学校体育为研究目标。跆拳道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公共体育选修课中的一个体育项目,是一项集演练、技击、竞赛等多种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运动项目,受到大学生群体的广泛欢迎。但目前体育课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老套、陈旧,学生在体育课堂普遍表现出过于依赖体育教师、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学习力差等现象。基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