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仪用大口径平面波扩束装置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光学仪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光学系统及光学元件面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加工精度的保障,对面形精度的检测已成为研究的重点之一。激光干涉测量法具有非接触测量、响应速度快、稳定性好、检测精度高等优点,是现有的几种检测方法中最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激光干涉仪口径通常较小,难以直接应用于大口径光学元件及系统的检测。为解决大口径元件及系统检测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干涉仪用大口径平面波扩束装置,主要对该装置的光学设计、光学元件的研制以及总体装调等方面展开研究。该装置扩束倍率为4倍,出射光束直径400mm。在文中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首先对国内外大口径平面波干涉仪研究现状及扩束系统的研究状况展开调研,并根据设计要求,比较分析几种扩束系统后采用离轴反射式扩束系统。根据两镜系统计算扩束系统的初始结构,利用ZEMAX软件优化结构得到符合技术要求的设计结果,并对系统进行误差分析,给出各项公差范围。(2)研究离轴凹抛物面及凸抛物面的起始球面的计算方法,分别给出加工方法和各带的修磨量参数。对两镜的检测方法,分别采用无像差点检测法检测离轴凹抛物面镜及工艺球面补偿法与离轴Hindle球法结合检测离轴凸抛物面,结合干涉仪检测各个镜面的干涉图显示镜面面形精度RMS≤λ/40(λ=0.6328μm)。(3)干涉仪用大口径平面波扩束装置的总体装调包括机械件的拼装及主次镜的安装与调试。研究分析环境温度对装置精度的影响较大,采用殷钢制成的温度补偿结构可以减小这种不良影响。主次镜的装调要先确定主光轴,再利用干涉仪与标准平面镜进行主次镜的安装与调试,测得系统波像差满足RMS≤λ/20(λ=0.6328μm)的要求。
其他文献
安全风险应对是提高安全风险管理绩效的关键。但是目前有关安全风险应对的研究多是以措施之间相互独立为假设,并对措施进行单个排序,并未考虑到一个风险可以由多种措施来控制
索菲·汉娜(1971-)是当代英国杰出的犯罪小说女作家,诗人。她的三部心理悬疑小说《失婴疑云》、《伤害的距离》和《营救时分》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其中,第二部小说《伤害的距离》入围2008年度犯罪小说奖。小说《伤害的距离》围绕着两位现代都市女性展开,在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路上,尽管她们饱受着来自男性行为及精神上的双重摧残,但最终实现了自我意识的觉醒,全书共分为两大部分,以女性意识的觉醒作为小说的分界点,按
研究背景:脑小血管病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疾病,其波及人口众多,近年来受到国际关注。除了少数急性发病者呈现急性脑卒中样的表现外,大多数脑小血管病患者都呈慢性病程,隐
在处理数据缺失问题时,可将该问题转化为矩阵填充问题来研究。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的丰富程度超过人们的想象,矩阵数据形式可能无法完整的表现出高维数据的本质特征。在这种形势下,用张量表示高阶数据成为了数据表达的发展趋势。对张量结构的高阶数据,通过张量分解方法进行降维,以此在保留原始数据的信息和特征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数据的损失并降低计算的复杂度。针对高阶张量数据缺失,低秩张量填充问题是常用
船舶推进轴系是船舶动力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运转过程中承受着复杂的动态负荷和应力,因而轴系动态校中质量对船舶推进轴系及船舶的正常工作,以及保证船舶航行的安全性有重
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是维持国家稳定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战略任务,是切实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的时代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从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角度出发,针对意识形态领域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新观点、新要求、新举措,切实维护了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稳定发展。本文以意识形态理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钢桁梁桥被广泛运用在高速铁路桥梁建设中。大跨度高速铁路桥梁在架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较长距离的悬臂架设阶段,为减弱主梁大悬臂施工所引起
正则性理论是偏微分方程的一个重要方向,上世纪以来获得飞速发展。近年来,随着非线性问题的不断出现,非标准增长的微分方程引起越来越多数学家的关注,而正则性问题是众多学者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棉红铃虫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是其主要害虫之一。其性信息素结构为(Z,Z)-7,11-十六碳二烯醇乙酸酯(Z7,Z11-16:OAc)(1a)和(Z,E)-7,1
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单核趋化蛋白-1(MCP-1)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人血清中MCP-1水平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塞和支架内再狭窄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关系可指导疾病的分子诊断。因此,测定血清中的MCP-1含量对于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诊断和预防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传统检测方法虽然准确灵敏有效,但是存在着耗时,费用较高和样品处理相对复杂的缺点。而近年来电化学传感器由于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