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临床研究
1.1目的通过对比两组难治性哮喘患儿组间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苏葶平喘汤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今后临床使用本方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提供参考依据。
1.2方法选取2017年03月~2018年0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及协作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哮喘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各15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联合西医治疗(苏葶平喘汤+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程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ACT)评分、肺功能包括治疗前后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的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性检验及方差齐性者,采用t检验,反之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结果
1.3.1治疗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8.73±3.76,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7.60±2.56;对照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为20.53±5.08,治疗后为10.07±2.74;显示苏葶平喘汤加西药治疗与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能降低难治性哮喘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组间独立样本t检,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1.3.2治疗组14例患儿治疗3月后,临床控制0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13例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控制0例,显效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2%,可见苏葶平喘汤联合西医治疗和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在治疗本病上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3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VC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FEV1、FEV1/FVC、PEF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1.3.4治疗前治疗组C-ACT评分为15.13±2.16,对照组为15.53±2.16;治疗后治组C-ACT评分为21.93±2.46,对照组为20.93±2.86。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提高C-ACT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结论
苏葶平喘汤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难治性哮喘患儿的不适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实验研究
2.1目的基于不同剂量激素对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的影响探讨苏葶平喘汤对难治性哮喘模型小鼠AP1表达的调控作用,通过探讨本方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可能作用靶点,为探寻儿童难治性哮喘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2.2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难治性哮喘组、低剂量激素干预组、中剂量激素干预组及高剂量激素干预组,采用卵蛋白诱发过敏及激发,并联合地塞米松中断性干预建立难治性哮喘的模型,并在建立成功后予药物干预,通过测定血清中不同剂量激素对AP1含量的影响,得出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最佳激素剂量,在此基础上将50只健康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难治性哮喘组、最佳激素剂量组、中药干预组及中药+最佳激素剂量组,造模方法同前,通过血清和肺组织检测,分别测定血清AP1及肺组织AP1mRNA的表达量。
2.3结果
2.3.1难治性哮喘模型组小鼠出现进食减少,皮毛失泽,体重减轻,行雾化激发时出现点头样呼吸、挠腮抓耳、口唇发绀、毛发竖立、腹肌收缩明显、烦躁撞笼等行为学表现。
2.3.2肺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后正常对照组小鼠肺组织未见炎性改变,难治性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厚度增加,支气管管壁及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管腔狭窄,形状不规则,管腔内大量粘液分泌。
2.3.3与空白组相比,难治性哮喘组血清中AP1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难治性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AP1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组与低、高剂量激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组可明显降低AP1的表达。2.3.4与空白组相比,难治性哮喘组血清中AP1的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难治性哮喘组相比,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及苏葶平喘汤+中剂量激素组三组的AP1值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苏葶平喘汤组与地塞米松组、苏葶平喘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可明显降低AP1的表达。
2.3.5与空白组相比,难治性哮喘组c-JunmRNA及c-FosmRNA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哮喘组与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组及中剂量激素联合苏葶平喘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组及中剂量激素联合苏葶平喘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2.4结论
2.4.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难治性哮喘小鼠AP1表达,在不同剂量的表达中,中剂量激素对AP1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2.4.2苏葶平喘汤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P1的活性有关。
1.1目的通过对比两组难治性哮喘患儿组间及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苏葶平喘汤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今后临床使用本方治疗儿童难治性哮喘提供参考依据。
1.2方法选取2017年03月~2018年08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二病区及协作单位(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难治性哮喘患儿符合纳入标准各15例。治疗组给予中医联合西医治疗(苏葶平喘汤+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糖皮质激素吸入剂+β2受体激动剂+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疗程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儿童哮喘控制问卷(C-ACT)评分、肺功能包括治疗前后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的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性检验及方差齐性者,采用t检验,反之则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标准α=0.05,以P<0.05代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1.3结果
1.3.1治疗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为18.73±3.76,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为7.60±2.56;对照组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为20.53±5.08,治疗后为10.07±2.74;显示苏葶平喘汤加西药治疗与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能降低难治性哮喘的中医证候积分,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均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采用组间独立样本t检,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
1.3.2治疗组14例患儿治疗3月后,临床控制0例,显效4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13例患儿,采用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控制0例,显效1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4.62%,可见苏葶平喘汤联合西医治疗和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在治疗本病上均有一定的疗效,但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P>0.0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3.3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的呼气峰流速(PEF)、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一秒率(FEV1/FVC)百分比均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FVC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FEV1、FEV1/FVC、PEF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
1.3.4治疗前治疗组C-ACT评分为15.13±2.16,对照组为15.53±2.16;治疗后治组C-ACT评分为21.93±2.46,对照组为20.93±2.86。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提高C-ACT评分,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1.4结论
苏葶平喘汤能有效改善难治性哮喘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难治性哮喘患儿的不适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2实验研究
2.1目的基于不同剂量激素对核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AP1)的影响探讨苏葶平喘汤对难治性哮喘模型小鼠AP1表达的调控作用,通过探讨本方治疗难治性哮喘的可能作用靶点,为探寻儿童难治性哮喘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
2.2方法将50只健康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难治性哮喘组、低剂量激素干预组、中剂量激素干预组及高剂量激素干预组,采用卵蛋白诱发过敏及激发,并联合地塞米松中断性干预建立难治性哮喘的模型,并在建立成功后予药物干预,通过测定血清中不同剂量激素对AP1含量的影响,得出治疗难治性哮喘的最佳激素剂量,在此基础上将50只健康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难治性哮喘组、最佳激素剂量组、中药干预组及中药+最佳激素剂量组,造模方法同前,通过血清和肺组织检测,分别测定血清AP1及肺组织AP1mRNA的表达量。
2.3结果
2.3.1难治性哮喘模型组小鼠出现进食减少,皮毛失泽,体重减轻,行雾化激发时出现点头样呼吸、挠腮抓耳、口唇发绀、毛发竖立、腹肌收缩明显、烦躁撞笼等行为学表现。
2.3.2肺组织病理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HE)后正常对照组小鼠肺组织未见炎性改变,难治性哮喘组支气管管壁厚度增加,支气管管壁及周围可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管腔狭窄,形状不规则,管腔内大量粘液分泌。
2.3.3与空白组相比,难治性哮喘组血清中AP1的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难治性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AP1表达量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组与低、高剂量激素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组可明显降低AP1的表达。2.3.4与空白组相比,难治性哮喘组血清中AP1的值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难治性哮喘组相比,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及苏葶平喘汤+中剂量激素组三组的AP1值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苏葶平喘汤组与地塞米松组、苏葶平喘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可明显降低AP1的表达。
2.3.5与空白组相比,难治性哮喘组c-JunmRNA及c-FosmRNA浓度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难治性哮喘组与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组及中剂量激素联合苏葶平喘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中剂量激素组、苏葶平喘汤组及中剂量激素联合苏葶平喘汤组相比无明显差异。
2.4结论
2.4.1糖皮质激素可抑制难治性哮喘小鼠AP1表达,在不同剂量的表达中,中剂量激素对AP1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
2.4.2苏葶平喘汤治疗难治性哮喘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P1的活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