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来源 :常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dead1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新技术企业仍然面临研发融资约束的现状,而目前的研究未能找到彻底解决此问题的方法,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如何缓解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融资约束作进一步的研究。国内的相关研究大都用实证考察政府补贴对企业自身的研发投入是互补效应还是挤占效应,本文以融资约束为视角考察政府补贴对研发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实际上,研发融资约束的缓解可能不仅仅只是得益于政府补贴资金的投入,还可能得益于政府补贴的信号传递作用,由此减少了企业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从而使企业的R&D活动更易筹集外部资金,继而缓解研发融资约束。  鉴于国内这一领域的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使用沪深高新技术上市公司2009-2013的数据,借助Stat12.0,运用改进的Fazzari et al.模型,着重研究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信号传递作用,同时分别考虑金融市场化和政治关联对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效应的影响。最后得出本文的结论和政策启示。  实证结果显示:中国的高新技术上市公司研发融资约束问题普遍存在;政府补贴缓解研发融资约束的直接效应显著,间接效应——信号传递作用也显著;政府补贴在金融市场化程度高的区域,有显著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而金融市场化程度低的区域,不存在显著的间接效应;无政治关联的企业政府补贴的间接效应显著,而有政治关联的企业政府补贴的间接效应反而不显著。  本文有以下两个创新之处:  第一,视角新颖。本文以融资约束为视角,研究了政府补贴在缓解研发融资约束上发挥的作用,有别于以往单纯地研究政府对研发投入的影响。  第二,内容创新。首先,本文重点研究政府补贴的间接效应——信号传递作用,由于目前国内研究这方面的文献较少,因此本文有一定的创新。其次,本文还研究了影响政府补贴效应的因素,分别对金融市场化程度和政治关联进行考察,考虑了金融市场化地区差异和非正式制度对微观经济的影响,符合国情。
其他文献
后作文教学有三个发力点:(1)作后的发表;(2)作后的指导;(3)后读写结合。对应第一点,我们在班上办《班级作文周报》,学生作文变“作业”为“投稿”,变“分数”为“发表”,从而产生真实的读者群,获得写作的自信与光荣。对应第二点,我们提出了“先写后教、以写定教”的作文教学理念,学生写出作文后,老师认真研读,才会真正明白学生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当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对应第三点,我们推出了“指向写作
智慧城市是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最高级阶段的产物,其发展模式是遵循生态学理论的循环再生、协调共生、持续自生的原则,智慧城市发展将引发城市运行模式、管理和生产,以至于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特别是加入WTO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跨国并购寻求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从现有跨国并购案例来看,中国企业并非都能成功地与国外目标企业达成
2005年,有三只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在香港上市,其中包括大陆概念的越秀房托,同时国内市场也推出了第一只准REITs产品——“联信·宝利”9号,这些都标志着中国开始积极探索
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信息来源在不断的产生与变化,形成了大量分布的数据集。如何将这些数据加以有效的利用,是当前信息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数据库是管理数据的一种有效方式
随着我国开放式基金业的不断发展和开放式基金规模的不断壮大,分析基金规模与其业绩之间是否存在关系,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便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在此研究背景下,本文通过借鉴西
加入WTO后,随着市场的逐步开放和竞争的加剧,我国企业外部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给企业带来大量机遇的同时也放大了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风险。在我国,随着大量国企和私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程度愈来愈高,技术更新及客户需求的变化越来越快,加之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作为企业运营管理的决策者,企业经营者也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