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纳米塑料对斑马鱼的毒性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z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生产和使用,塑料污染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中的塑料垃圾在物理、化学及生物的作用下,被分解成小于5 mm的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和直径在1-100 nm之间纳米塑料(Nanoplastics,NPs)。纳米塑料不仅可以吸附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还可以穿过细胞膜进入生物体内并在组织和器官中蓄积,进而产生一系列毒性效应。目前对纳米塑料在环境中的分布、生物蓄积潜力和毒性效应仍知之甚少。因此本研究以斑马鱼胚胎和成鱼作为实验对象,选择50 nm荧光聚苯乙烯(Polystyrene,PS)纳米塑料,对斑马鱼胚胎采用浸泡法染毒,分别暴露于浓度为0、0.1、1、10 mg/L纳米塑料溶液中,成年斑马鱼采用腹腔注射染毒,暴露剂量为0和250μg/kg。本文从纳米塑料的分布、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和生长影响、氧化应激、炎症反应等方面,研究了不同浓度纳米塑料的毒性效应。主要结果如下:(1)不同浓度纳米塑料暴露胚胎后,纳米塑料可穿过绒毛膜和皮肤进入斑马鱼胚胎及幼鱼体内,从处理24 h开始便可观察到斑马鱼胚胎中存在荧光纳米塑料,并且在同一时期内,高浓度处理组胚胎荧光强度高于低浓度处理组。另外,在同一浓度不同发育时期,随着胚胎发育,斑马鱼体内荧光强度逐渐增强。(2)不同浓度纳米塑料暴露后,胚胎死亡率和畸形率无显著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48 h处理组1 mg/L和10 mg/L孵化率显著下降,但96 h孵化率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另外,与对照组相比,72 h各处理组斑马鱼心率显著下降。(3)斑马鱼胚胎经不同浓度纳米塑料暴露后,对斑马鱼胚胎抗氧化相关基因的表达和酶活力有一定的影响。处理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基因相对表达量及活性均增加。与对照组相比,10 mg/L处理组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在72 h和96 h均显著增加。(4)斑马鱼胚胎经不同浓度纳米塑料暴露后,q PCR检测了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主要包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肿瘤免疫因子ɑ(TNF-ɑ)。结果表明,处理组IL-1β、IL-6、TNF-ɑ、INF-γ表达量显著上调,IL-10表达量先降低再升高。同时,ELISA检测结果表明,IL-1β、IL-6和TNF-ɑ的含量变化与其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一致。(5)成鱼腹腔注射纳米塑料后,通过组织切片,在24 h和48 h时,250μg/kg处理组肝脏组织出现了肝血窦变大、炎性细胞浸润等现象,表明纳米塑料对斑马鱼肝脏细胞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影响。(6)成鱼腹腔注射纳米塑料后,q PCR检测了斑马鱼肝脏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 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样环氧氯丙烷相关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SOD和CAT的基因表达。结果显示,Nrf2表达量显著升高、Keap1表达量显著降低、SOD和CAT表达量出现相应升高。(7)成鱼腹腔注射纳米塑料后,q PCR检测肝脏中免疫相关因子基因表达情况,同时采用ELISA技术检测了IL-1β、IL-6和TNF-ɑ的含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IL-1β、IL-6、IL-8含量与表达量情况基本一致,均呈现出升高趋势;IL-10和TNF-ɑ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而INF-γ表达量先上调、后下调。以上结果表明,纳米塑料能够进入斑马鱼胚胎及成鱼组织细胞,造成斑马鱼肝脏细胞组织结构发生改变、诱导产生氧化应激以及炎性反应等,导致斑马鱼胚胎发育和生长受到影响。本研究初步探究了纳米塑料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为进一步研究纳米塑料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提供了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自噬是一种发生在所有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降解途径,通过该途径它可以降解细胞质成分以产生大分子物质进行能量代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营养条件。细胞自噬还可以清除多余和受损的细胞器从而维持细胞内稳态,在细胞生长和死亡过程中具有双重调节作用。另外,自噬还被认为是细胞迁移的调节因子,可促进细胞运动。细胞自噬蛋白ATG1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它与ATG13组成的激酶复合物在细胞自噬的启动阶段发挥重要作用。A
学位
约3.5亿年前,两栖动物的祖先由水登陆,并逐渐进化出一系列适应陆生生境的改变和特征,因此,两栖动物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具有特殊和十分重要意义的一个类群,受到进化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广泛关注。两栖动物在起源和分化过程中,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而两栖类皮肤裸露、缺乏皮肤角质层的保护,因此,免疫适应是两栖动物适应辐射过程中面对环境病原微生物变化首先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研究表明两栖动物获得性免疫系统进
学位
Sox(Sry-related HMG-box)基因家族是一类与哺乳动物睾丸决定基因Sry基因保守区具有高度序列相似性的转录因子家族,在性别决定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在硬骨鱼类中,很多物种经历了一次甚至多次基因组加倍,使得鱼类中Sox基因数目众多,是研究基因家族起源与功能分化的良好材料。黄河鲤作为河南省名优水产经济品种,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学界公认其基因组经历了多次加倍,对其Sox基因
学位
日本三角涡虫是世界上涡虫再生与发育研究的模式动物,也是我国分布广、数量多的一个淡水涡虫物种。该物种扩散能力弱,是种群遗传及谱系地理研究的好材料。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及大别山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宝库,同时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点地区。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COI、Cytb以及核基因ITS-1,采用单基因分析与多基因联合分析的方法,对河南四大山系以及太行山区日本三角涡虫种
学位
目的 通过《超声诊断学》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设计与探索实践,制定思政建设的具体步骤,探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效果。方法 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医学技术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超声诊断学》课程的114名2018级医学影像学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案例教学、翻转课堂,技能培养等教学方法,将专业知识培养和思政教育自然融合,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超声诊断学教学全过程,在课程结束后以调查问卷和技能考
期刊
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是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藤本植物,金银花是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自古就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在医药、保健品及日用化工产业等多个产业具有广泛用途,在此次防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研究团队选育并通过省级鉴定‘豫金1号’、‘豫金2号’和‘特蕾1号’3个忍冬新品种,与对照主栽品种‘封金1号’比较分别具有表皮毛又密又长、花蕾(花)为红色和开花
学位
鲤具有营养丰富、肉质鲜美等特点,是中国最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水质恶化、饲料变质及环境胁迫等情况下,以鲤为代表的养殖鱼类易引发细菌性肠道疾病,从而阻碍了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探究鲤细菌性肠道疾病的致病机制,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与方法,是近年来养殖鱼类疾病防控的研究重点。由于益生菌具有安全、环保、易获取和成本低等优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究复合益生菌对鲤肠道健康、生长性能及肉品
学位
木材是树木次生生长的产物,它的产生源于维管形成层的分裂和分化。维管形成层的活性对木材的产量和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为了理解维管形成层的活动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人们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然而却很少有研究致力于树木年龄对维管形成层活动的影响。在本次实验中以我国重要的速生树种——泡桐为研究对象,构建了 1年生和20年生两个树龄泡桐维管形成层的cDNA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 TM2000对两个年龄
学位
铝毒害是限制酸性土壤中农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铝胁迫诱导的根尖细胞程序性死亡(PCD)被认为是铝毒害的一个重要原因。然而,对于铝胁迫下植物根尖PCD发生的信号调控机制尚不明确。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是戊糖磷酸途径的限速酶,可催化NADPH的产生,为生物合成提供还原力。研究表明,G6PDH参与了植物对多种环境胁迫的响应,但其在铝胁迫响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还不清楚。脱落酸(ABA)作为一
学位
在新一轮教育教学优化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幼儿教育改革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幼儿教师应注重大班生活区的创设工作,在其中融入“生活即教育”理念,丰富幼儿生活经验的同时,促进幼儿综合能力与素养的发展。本文针对大班生活区创设的现存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立足于幼儿最近发展区、满足幼儿生活需求的角度上,提出创设大班生活区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