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性超声在治疗女性盆腔结核中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z123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入性超声(interventional ultrasound)即超声引导下的各种穿刺诊断和引流技术。从超声技术发展的新概念意义讲,各种超声引导下的诊断与治疗、术中超声、侵入性超声、腔内超声、超声造影显像,以及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等,也属于介入超声范畴。超声显像的可视性使其成为引导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理想方法之一,在临床上已经广泛开展,并且成效显著。女性盆腔结核(Female genital tuberculosis)又称结核性盆腔炎,在结核病高发国家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生育期妇女占80-90%。女性盆腔从解剖上讲包括盆腔生殖器官及盆腔腹膜与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内各生殖器官相邻又相通,其中一个发生炎症,即可影响到邻近器官和组织。盆腔结核病变常累及卵巢、输卵管、子宫内膜等。过去,因为盆腔结核临床表现不典型,多种检查方法的敏感性都不高,使早期盆腔结核性包块常常误诊为肿瘤开腹,后期对结核性不孕认识不足,盲目治疗,使受孕率低下。由于治疗不及时及沿用传统结核治疗方法,盆腔结核治疗疗程长,效果差,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难题。近年来,国内学者虽有部分治疗盆腔结核的病例报道,但系统研究不多。本课题选用异烟肼、左氟氧沙星,氟美松、尿激酶进行不同分组观察,比较超声介入局部注药与单纯全身应用化疗药疗效。   目的:探讨超声对女性盆腔结核的诊断价值。对其不同分型分别进行随机分组,超声引导介入治疗,观察异烟肼200mg、左氟氧沙星100mg,氟美松5mg、尿激酶10万u联合应用对治疗各种类型女性盆腔结核的价值。以期望对此病得到切实可行的治疗新方法。   方法:选取132例女性盆腔结核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单纯抽液并全身应用化疗药。治疗组1:抽液并全身应用化疗药,抽液后局部注入药物异烟肼200mg+氟美松5 m g。治疗组2:抽液并全身应用化疗药,抽液后局部注入药物异烟肼200mg+氟美松5 m g+氧氟沙星100 mg。   将132例盆腔结核患者分为五型:单纯积液型、包裹积液型、囊实包块型、囊肿型、包块型,针对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治疗,针具采用18G PTC一次性穿刺针。   首诊第一周行彩超引导,穿刺抽液,注入药物保留,治疗2次。后每周复查,有积液时补充治疗抽液,直至积液量减少无需介入抽液。以后在2个月、6个月、12个月复查。   结果:所有治疗者治疗期间未见明显腹痛,出血及感染等症状。治疗患者均抽出深黄色或暗红色液体,液体量在5~800ml不等。   治疗组1有效率75.00%,治疗组2有效率78.26%,对照组有效率52.38%。治疗组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1和治疗组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显示超声介入局部注药治疗较单纯抽液治疗好,治疗组加入左氧氟沙星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结论:   1.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女性盆腔结核中实时、无创、安全,可作为诊断女性盆腔结核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   2.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入异烟肼或异烟肼+左氧氟沙星可有利于病变吸收好转,促进疾病愈合,但此两种治疗方案疗效无明显差异,提示左氧氟沙星抗结核治疗中无明显效果。   3.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入药物疗效优于常规全身抗结核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脑MRI在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及苍白球T1加权高信号发生的高危因素。 方法:对101例患有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足月新生儿在生后(10±6)d进行头部MRI检查,M
目的:随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发病率大幅上升,脂肪组织作为重要的内分泌器官被重新认识。其分泌的促炎脂肪因子的增多,抑炎脂肪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结果,探讨肾活检诊断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的意义。 方法: 根据2005年AmericanDiabeticAssociat
目的:观察垂体中叶素(Intermedin,IMD)及其受体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alcitoninreceptor-like receptor,CRLR)在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I)损伤(IRI)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对缺血
目的:比较肌钙蛋白Ⅰ(cTnⅠ)、激酸肌酶同工酶(CK-MB)、和钠尿肽(BNP)联合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更为简便、快捷、准确的AMI早期诊断方法,以期尽早对AMI患者进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也逐年增加,DN已成为导致终末期肾衰竭
Klotho基因是一种抗衰老基因,在体内有广泛表达,具有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作用。近年研究显示Klotho表达水平下降与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病理进展相关,过表达Klotho基因或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检测SOD、MDA、TNF-α、SP-A在术中的变化,观察经左侧开胸入路的食管癌下段根治性切除术患者术中氧化应激水平、炎性反应及肺组织受损程度,评价食管癌根治性切
目的:脓毒症、严重脓毒症、脓毒症休克以及相继出现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是危重病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多篇文献报道危重病患者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总体发病率为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