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投资管理与筹资管理、资产管理共同构成财务管理理论的三大核心问题,投资行为是企业价值增加的根源所在。投资决策的质量体现着企业的财务决策,投资效率的高低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企业配置社会资源能力的强弱。理想的资本市场中不存在各种市场经济的摩擦,也不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委托代理问题,使投资项目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企业保持着较高的投资效率。然而现实的资本市场并不是那么理想,信息不对称问题与委托代理问题并存,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多发。在这种非理想资本市场环境中,企业也处在一种非合理的投资规划中,或者选择将资金投放于对企业来说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或者对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投资项目采取放弃的态度,这些投资过度和投资不足行为导致企业的投资效率下降,既会严重地影响企业自身的价值最大化与长远发展,更会影响资本市场的资本流动效率。因此,考虑到可以通过内外部因素双管齐下的方式来缓解非理想资本市场环境中的非效率投资问题,以此达到提高企业投资效率的目的。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机制中重要的内部组成部分,国内外理论界、实务界以及监管部门也越来越关注它在公司投资行为中所担当的角色;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信息技术的巨大飞跃,媒体监督作为一支迅速崛起的外部社会力量,开始登上上市公司监督治理的政治舞台。基于公司缓解信息不对称的视角,本文从内外部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媒体监督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文献回顾与整理,对内部控制、媒体监督、非效率投资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委托代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为基础,对非效率投资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分别分析内部控制、媒体监督及内外部监督相互作用时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提出了本文的假设;基于以往的文献研究和中国2011-2015年间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在内部控制和媒体监督内外部双重监督机制的作用下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内部控制与媒体监督两者之间是否存在相互补充的关系;最后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与多元回归分析,得出结论:内部控制、媒体监督与企业投资效率存在正向关系,并且得出在提高投资效率上内部控制和媒体监督存在一定的互补作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更能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上市公司选择合适的治理机制是治理完善的表现之一,本文在拓宽现在已有研究范围和理论视角的基础上,为上市公司合理选择内外部监督治理机制提供了参考。加深了文献对外部媒体在转型国家发挥治理作用机制的认识,为企业对内加强内部控制对外完善媒体监督,完善公司的内外部治理机制和提高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提供了理论支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必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局限之处,希望能给其他学者的研究带来一些启示和指引作用。并且对未来的研究与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希望能够继续深入细致地研究和解决企业的投资效率问题。